APP下载

哪有什么“第十名现象”

2023-10-02李镇西

小读者·阅世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名次卡特现象

李镇西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经常有人喜欢总结归纳这样那样的“法则”“规律”,似乎教育只要遵循这些“法则”“规律”,任何难题就能迎刃而解,孩子未来就能无往不胜。

然而,任何一个孩子,我们都不可能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模式或技巧去“搞定”。教育孩子当然会有一些普遍的法则,但所有法则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现场性、临时性,甚至是一次性。一种教育方法,对这个孩子可能效果极佳,对那个孩子也许就不适用了。

十多年前有人提出一种所谓的“第十名现象”,据说是某市一位从教近20年的小学老师发现的。他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些在班级排名第十名前后,直至第二十名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长为栋梁型人才;相反,那些当年备受老师宠爱、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发展平平,甚至在升学、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

对此,许多专家分析说,排在第十名前后的学生虽然成绩普通,但他们大都性格活泼,灵活性强,读书也比较轻松,且兴趣广泛。老师平时不太注意这部分学生,反而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极强的创造能力。同时,由于他们没有争第一、第二的心理压力,读书心态更加健康,这也令他们拥有充足的后劲,进步和成才的概率也更高。

这也是把教育简单化的一种现象。我曾经先后在四川省乐山一中和成都石室中学任教,这两所学校都是文坛巨匠郭沫若的母校,而当年郭沫若在这两所学校都属于“差生”。我再说个大家都熟悉的:爱因斯坦读小学时,据说连简单的手工劳动都做不好。可是,这些并不妨碍他们后来都成了大器。如果按照“第十名现象”来分析,那么这是不是也可以称为“最后一名现象”呢?

同样,如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胡小鸥,在上学时论成绩只能算中等,根本排不上第十名;而国内著名销售大师杨嵩,当年在班上成绩总是第一。这些如果拿“第十名现象”来解释,也根本说不通。

我从教30多年,从来没有感受到什么“第十名现象”。有人可能会说,“第十名现象”说的不是某个个案,而是一个群体,是指“一般而言”。既然如此,如果我们到卫星发射基地去看一下,那里的科学家当年在中学时代的成绩“一般而言”是名列前茅,还是位于第十名前后呢?

实际上,我们做教师的都很清楚,所谓的第几名都是根据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排出来的名次而已,但很少有学生会固定在某一个名次左右,包括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学生。对那些居于第十名的学生来说,这个名次也不是他们追求的固定目标,他们的目标仍然很可能是第一名、第二名,所以并不存在他们“没有争第一、第二的心理压力”,或者是为了学得轻松而安居在第十名保持不变。这种观点根本说不通,我们完全不必当真。

“第十名现象”的发现者所持的观点依据之一,是他在参加某次学生聚会时,出席的32名学生中,有3名工程师、2名副教授、2名局级干部、3名副局级干部以及4名公司经理,他认为这些都是所谓的“人才”。

我并不这么认为。我们不能说工程师、副教授和局级干部不是人才,但是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和全国三八红旗手李素丽那样的劳动者就不算是人才吗?那些没有当上劳模,但同样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不算是人才吗?我认为,他们都是人才。

我们说教育要讲个性,这个“个性”也包括不同孩子的成才标准。即使孩子现在是第一名、第二名,长大后没有当上局长、经理,也不意味着他们就淡出了人才的行列。美国前总统卡特当选之日,有人向他的母亲表示祝贺,说她培养了一个杰出的儿子,而卡特的母亲却说:“我还有一个同样杰出的儿子呢,他就是卡特的弟弟,现在正在我家后面的院子里种地!”在这位母亲眼中,只要孩子做一件事能做得出色,那就是优秀,当总统和种地没有区别。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这里的“人”特指孩子,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教育的对象都是孩子。所以,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孩子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如果我们承认孩子才是教育的最高价值,那就意味着教育必须尊重孩子的天性、尊严、个性、精神世界、发展潜力,尊重孩子未来的无限可能性。而这一切所指向的都是孩子的幸福。

教育,说到底就是要给人以幸福。但是,很多家长和教育者却经常对孩子说:“你现在感觉辛苦,都是为了将来的幸福。”

好像孩子现在这段经历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可是,无论是陶行知还是苏霍姆林斯基,他们都认为,童年对孩子来说有着独立的价值,它本身就应該是幸福的。

教育,首先应该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什么是人才?就是拥有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人才是被人用的,具有工具属性,如果我们只盯着培养“人才”,而忽略了培养完整的“人”,那么在未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将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所以,我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人”的价值高于一切,而不是“才”的价值高于一切。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帮助他成为一个杰出的、幸福的人,要比让他成为一个所谓的人才意义更为重大。

猜你喜欢

名次卡特现象
卡特智讽记者
目眩神迷的色彩表达——贝尔纳·卡特林
安吉拉·卡特:重返灰姑娘的故事
把所有名次都考上
划船比赛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考试名次
勇于自嘲的美国总统卡特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