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2023-10-02高昌
高昌
九月,看见美丽的菊花尽情盛开,就会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著名诗句。这两句诗,出自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全诗是这样写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说,正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悠然自得地一抬头,忽然看见远方高高耸立的南山。“东篱”本来只是陶家的一道普通篱笆,可自从写进这两句诗中,就被后人当作典故,用来专指种菊花的地方,成了菊圃的代称。诗中的“见”字,很准确地显示出了一种悠然忘情的境界,用得非常精彩。
可是流传到宋朝,忽然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写错了,应该是“悠然望南山”。诗人苏东坡听到这种论调,摇摇头,反驳说:“既采菊又望山,意尽于此,无余蕴矣,非渊明意也。”也就是说,他认为“悠然见南山”描述的是采菊时偶尔一抬头,恰好看见了南山的风景,这种情境才更有陶然风雅的感觉。如果把“见”字改成“望”字,描述的情态就成了在同一时间又采菊、又看山,这就太刻意了,不符合陶渊明那种自然闲适的性情。我们当然无法穿越到东晋向陶先生核实,到底应该是“望”还是“见”。然而从宋代一直到现在,读者们还是大都同意苏东坡的意见,把这两句诗写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字元亮,名潜,浔阳柴桑人,即今江西九江人。他性格耿直,品格清廉,与东晋官场上那种看重门第、热衷清谈、讲究形式、习惯逢迎拍马的环境格格不入,所以经历了好多坎坷。为了勉强维持生活,他也先后做过一些很小的官职,但都没有长久过。
公元405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担任了彭泽县令。那时候的官员工资不是发钱,而是按照米的斗数来计算。县令的月薪大概是五斗米。陶渊明当了大约八十天县令之后,忽然有一天,上边派来了一个督邮,说是要到彭泽检查工作。手底下人告诉陶渊明:“这个督邮是大人物王右军的二公子,名叫王凝之。他的夫人是另一个大人物谢安石的侄女、有名的才女谢道韫。人家来头儿可不小,招待不好怎么能行啊。”接着,就一套一套地告诉他该怎样怎样,还特别叮嘱说:“一定要穿戴整齐,满脸堆笑,哈着腰去迎接督邮大人。”
陶渊明听他唠叨完,朗声说道:“不为五斗米折腰。”意思是说,我可不能为了这五斗米的工资,就弯着腰去讨好那些大官。说完,他把县令大印挂在公堂上,就大摇大摆地辞官回家了。随后,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一开头就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意思是说,快回来吧,家里的田地都荒芜了,你怎么还不回来?
陶渊明在门前种了五棵柳树,就自称五柳先生,过起了隐居生活。十三年后,朝廷又来请他去做“著作佐郎”,他还是不肯前去赴任。就这样,陶渊明一边读书作诗,一边饮酒采菊,一边参加劳动,日子过得艰苦而又安闲。他很喜欢这种生活状态,写了好多表现田园生活的诗句,最著名的是组诗《归园田居》。其中的第三首诗这样写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从一大早便开始劳作,一直忙到晚上。这种田园生活和之前做官的待遇差距很大,那么他会不会后悔呢?诗的最后一句给了我们答案:“但使愿无违”。诗人的“愿”,其实就是在那喧嚣的世路上保持清醒的自我,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里的一个“但使”,道尽了诗人的义无反顾和对质朴自然生活的由衷自豪。
陶渊明安心过起清贫的日子,而他的朋友们并没有忘记他。有一年重阳节,他正愁家贫没酒喝,在篱笆边采了一大把菊花独自观赏,忽然来了一个穿着白衣的客人,远远地向他打招呼,说是奉了刺史王弘的命令,前来给他送酒。陶渊明心中大喜,立即邀请白衣客人进家,一起开坛畅饮,还即兴吟诵了一首《杂诗》: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時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诗的最后四句也非常著名,意思是青春不会重来,一天之内,不会再有第二个早晨。应当珍惜和珍重这些好时光,因为光阴一去不复返,绝不会停下来把人等待。陶渊明和客人相谈甚欢,尽兴而散。后来王弘给陶渊明送酒的这个故事,也演变成一个成语典故,叫“白衣送酒”,常用来表示心想事成、雪中送炭等美好寓意。
陶渊明隐居的地方叫栗里,离着庐山不远。庐山下有个东林寺,寺前有一条溪水,叫虎溪。当时的名僧慧远在东林寺修行。他为了表示一心向佛的志向,就用寺前的虎溪发誓:“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也就是决心不再踏出虎溪桥,只在寺庙中专心研究佛法。据说只要脚步越过了虎溪,看守溪水的老虎就会大叫着发出警告。
有一天,陶渊明约了道士陆修静来拜访慧远。慧远劝陶渊明参加寺庙的莲社,跟自己一起学佛。陶渊明说:“我最爱喝酒,你们的莲社不允许饮酒啊。”他本意是想用这个理由婉拒慧远的邀请。不料慧远欣赏他的才华,竟然愿意为他破例,热情地说了八个字:“一觞一咏,沽酒何妨。”意思是说,诗酒不分家,喝点酒也不打紧。言外之意是,只要你来参加莲社,我们可以特许你饮酒。为了说服陶渊明,慧远继续说道:“东林寺多么清净啊。你跟村民们在栗里村生活,不怕车马喧嚣吗?”
陶渊明摇摇头,轻轻念了几句自己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慧远一听,立刻明白了陶渊明的心迹,就不再劝他学佛。
朋友们越谈越高兴,不知不觉太阳就落到了西山后边。晚风习习吹来,寺中的苍松发出哗哗的声响,好像在为他们鼓掌。慧远依依不舍地把陶渊明和陆修静送出山门,好像还有许多话要说,就继续和他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越过了虎溪上的小石桥。这时候忽然听到一阵虎啸,慧远这才发现,已经越过虎溪的界限了。三人互相对视了一下,会心地哈哈大笑起来。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虎溪三笑”。
慧远是佛教净土宗创始人,陆修静是道教南天师道的开创者,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们既坚持自己,又互相敬重、互相学习,都成了各自领域的代表人物,受到了人们的敬重。
陶渊明六十三岁时在家中安然去世。人们钦佩他那“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就私下送他一个谥号,叫“靖节”。“靖”就是“安闲”,“节”就是“操守”。后人因而也称陶渊明为“靖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