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策略

2023-10-02马丽芳

今天 2023年15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育人农村

马丽芳

(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初级中学 甘肃 白银 730700)

引言

中小学阶段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也是重点提高其文化水平的关键时期,中小学学生能够彰显祖国的未来,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情况,也对该阶段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人生导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此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关系我国整体的国民素质,对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前途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也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要将其放在首要位置。就当前来看,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高,这也是社会各界都关注的教育内容。所以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将此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前线,利用文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的方式来实现中小学阶段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国社会飞速发展,在社会中也存在着对中小学健康成长不利的因素,尤其是农村地区其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学生大部分都处于留守状态,所以会引发诸多的问题。此篇文章,针对新时代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策略展开深入分析,为农村地区中小学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有效地探究和思考。

1.新时代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素质有待提升,工作开展难度大

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的环境,很多学生的父母为了家庭的收入以及子女的未来发展远赴外地工作,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农村地区处于留守的状态。并且这部分学生并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导致学生养成了诸多的不良习惯。并且很多不正当的行为没有进行及时的调整和纠正,这些学生这文化水平有待提高,同时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学习产生了抵触的心理。自身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观念等都存在着不利因素,导致此部分学生的素质普遍偏低。

1.2 家庭教育不足,让学校道德教育难以入手

家庭是主要教育环境,父母是孩子重要的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关键的导向,但是很多父母为了谋求平稳的生活常年外出打工,这就导致子女必须跟谁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啊,此部分学生长时间缺少父母的管教和关爱为家老一辈人的思想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其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让学生养成了诸多的不良习惯,同时也让此部分学生的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长时间处于放养状态的学生自控能力非常的差,并且也没有勤恳乐观的精神,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也缺少端正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1.3 德育教育不够精准性,脱离正轨

1.3.1 道德教育不够重视。当下阶段学校开展教育工作时,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成绩以及整体的升学率。很多年来,德育教育这个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仍然处于比较弱化的地位,通常都是以可有可无的状态存在。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即便引入了德育教育也仅是浅表化的进行教育工作的开展,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也没有基于德育教育的角度,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忽略了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态度。在课堂上,德育教育也经常采用灌输式的学习模式,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同时也没有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让学生逐渐的对德育教育产生了抵触的心理。

1.3.2 德育工作与实际脱轨。农村地区中小学开展德育教育时,也应该基于当下实际生活以及学生当下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教育工作的设计,但是在现实开展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跟随教师的教育思路走,并且对于德育教育的内容也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掌握。学生认为只有跟随教师的思路,并且配合就是完成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够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如果与教师的意见相悖,那么出现的问题也并不能够得到有效地化解。部分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不能够很好地应对,有些教师并没有把学生的思想以及自身的意见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切入点[1]。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过程中,也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现状以及成长所需想脱轨,学生不能够将德育教育作为重点的学习内容来面对。并且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融合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德育教育中的知识,秉承的不重视的态度,也会导致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对其产生了厌倦心理,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2.新时代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策略

2.1 家校联合教育,共创成长环境

家庭和学校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基于家庭层面,家长也要和班主任就是以及学生的任课老师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关系,要及时地询问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近期的生活表现。其次,家长在假期或者工作之余,要多多给予孩子陪伴和交流,与孩子保持着良好的互动,掌握孩子当下的最新动态。最后,也要重视孩子的社交关系,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交往过程中给予孩子重要的指导意见[2]。此外,学校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当下学习情况,以及在课上的表现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及时掌握学生当下存在的问题,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谈以及深入的沟通。教师也可以利用班会的形式,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并且为学生拓展面对生活问题的有效途径。将学生作为自己的朋友,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并且带领学生共同找寻问题的答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树立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3]。

2.2 革新教育理念,构建全方面的育人思想

2.2.1 构建彰显德育内涵的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德育教育其本质的核心就是育人,当今时代教育不断发展,素质教育也是教育发展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开展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要与当下教育发展相适应。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拓宽德育教育的范围,并且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意识以及法律意识。不断地提高学生面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4]。

2.2.2 要开展全员德育教育的工作。又将德育教育工作的本质,彰显出来,并且要充分的认识的人的本性,基于人的认知规律,一定要调动全体的教育工作人员开展德育工作,并且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德育教育新局面。

2.2.3 构建理想与现实共同发展的观念。基于当今时代发展的情况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也要进行德育教育的调整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并且深层次的掌握学生当下的思想政治以及法律和道德观念现状。并且掌握学生当下思想价值观念的方向以及本质,在此条件下要进行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革新。

2.3 健全德育教育育人体系,强化教育队伍建设

德育教育工作一定要在学校内创设多部门,并且有层层递进的形式来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管理。所以,一定要调动教育工作者全员参与,并且有确保德育教育工作进行全程管理,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并且构建完善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德育教育相关的机制。一定要基于全员育人的态度有效地切入,并且一定要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构建,将常规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制定相应的德育制度和有关政策,构建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5]。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行为活动,并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保障学校德育教育真正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并且获得理想的教育成效。

2.4 实现活动模式的创新,落实活动育人

活动育人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的成效,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活动也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多样化的活动也能够让学生的心态被有效地提升,同时也能够使农村地区的学生知识视野被拓展,自身的能力被充分的激发。学校可以利用节日或者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德育教育的活动,也可以带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之间高效的交流互动[6]。同时,也能够彰显活动育人的目的,学校也可以在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强化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实现有效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定要强化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这也是有效的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工作。在新时代,要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同时也要为社会发展提供综合素质的人才。中小学生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根基,所以在中小学生阶段开展道德教育,也是学校和家庭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育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