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进化和夯实教育评价 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2023-10-02石鹏飞
石鹏飞
(陇西县渭州九年制学校 甘肃 定西 748100)
引言
教育需要评价,就如同鱼需要水一样,评价是学生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教育评价可以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引领学生不断突破自我,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先锋人才。教育是一个需要双向交流的过程。学生需要教师的反应,而教师需要学生的反馈[1]。本质上来说,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中必然的环节,不可或缺,所以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是每位教师必不可少要掌握的技能,而这事关学生身心健康也事关教育教学发展走向。教育教学评价对教育教学具有决定性和导向性作用,因此,在教学教育构建合理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科学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教师不可轻视其重要作用。
教育教学评价就是教师日常工作生活中,利用各种方法,参照教学目标及学生情感,对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科学的判断,对进行中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一种合理科学的师生互动及反馈。只要教师拥有和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或技巧,一方面,学生会及时反馈对教育教学有用的信息,从而促进教师反思与改善教学找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教学的途径。另一方面,教师建立优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系统就能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良好的规划和引导,找出学生不足,指明改进的方向,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高效率干涉和调控,进而学生体验成功而获得进取的力量等等……,产生一系列良性循环,这对于建立足够的学习信心,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进而健全人格乃至对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构建属于教师自己的完整且实用的评价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教师对其作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进而不断完善和进化自己的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或技能[2]。在现阶段,评价手段单一,评价观念滞后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有其特定的科学规律,在面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时,要掌握一定技巧和心理学知识,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更加和谐,使其具有一种互生互助的微妙局面。
1.几种教师要掌握教育评价技能
教育评价在我们日常生活并不是空挂而高高在上的,其渗透于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运用。(2)及时性。(3)“静待花开”,不可操之过急。(4)细致入微地观察学生的变化(5)不可厚此薄彼,有失公允。
1.1 语言评价是最直接、最快捷,也最高效的方式
语言是不光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媒介和工具,运用得当而且其实我们教育最有力的助手。我们不能理解偏狭,认为语言作为我们教育的“助手”,就一定是阿谀奉承孩子。学生有进步了,一定要鼓励表扬;发现学生错了,一定及时指出来并帮助其改正。在此过程中,不管是语音还是文字,教师和家长要注意语言之美,要在日常里注重语言的力量,注意在实践里亲切、自然、真诚的语言评价有特殊的力量,发挥得当最产生无形的力量,对孩子产生积极向上的引导,可以使孩子走出低谷,勇敢面对困境,谦逊地面对当前的胜利……。总之,教师和家长要善于运用正能量的语音文字,时刻对学生有人文主义的包容与关怀。
课堂是教师的教育主阵地,而良好的课堂语言的运用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上情况千变万化、各种各样,教师要观察学生活动,控制好节奏,善于创造或抓住某个契机,运用所学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引导学生在评价中懂得学习目标及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对教与学双方效率提高大有裨益。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情感、态度及行为表现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密切注意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及时给出恰当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探究,帮助拓展其思维。
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语言评价要遵循如下必要原则:其一,要具体且有针对性。教师和家长不能只用“好”、“棒”,“真好”,……等泛泛之词就能说明一切的。评价孩子太笼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评价要具体,优点在哪里,“好”在哪里,教师评价必须“言之有理”,必要时还可让学生说说他的思考过程,让所有学生懂得“鱼”与“渔”好处及道理。其二,评价要兼顾技巧及艺术性。我们在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时候,批评语言要讲究艺术和技巧。我们既要帮助学生认识错误,也要注意说话方式及语言美。其三,科学地进行多层次多方位评价。即时评价不仅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对学生的评价、组群对组群的评价及当事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有经过这些评价,才能让学生全方位地认识自己。这样也事学生更客观,更合理,也更科学地认识自己,对将来发展打好良实的基础[3]。
1.2 运用肢体、表情或形体语言来“评价”
合格的教师必须善于做一个“表情管理大师”或“肢体语言大师”。面对学生,教师的每个肢体动作及表情都可以传达特定的意义。简简单单的一个的握手、眼神、鼓掌、手势、微笑或击掌等等肢体或表情语言都会鼓励学生在胆怯、紧张等负面情况下受到鼓舞、肯定及其他正能量含义,进而取得意想不到结果[4]。我们合理的肢体语言及形体语言运用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润物于无声”,让学生感到亲切,也让师生及亲子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如果孩子从这些无声而多姿多彩的评价中感受到关爱、激励、欣赏及其他正能量的含义,就会收到良好的正面效应。因此,善用形式多样的无声“肢体或表情语言”参与教育教学评价中来,既是个人成长必要技能,也是教师及家长个人魅力的无限发散;既有润物无声的益处,又会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评价效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在学校还是里,教师或家长的形体及表情是每天面对学生时要注意的必要的事项。举止有度,举手投足间或温文尔雅,或刚毅果敢,或敢爱敢恨……,都会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势能”,从而在孩子心里树立起高大伟岸的形象,引领孩子健康地成长。
1.3 才艺及优良品格等的多元化评价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我们在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时,也要尊重差异,不能只盯教育对象的某种特定的或一时的领先点而忽略其他方面。因此,成绩分数不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成才的道路不止一条,因而教育是“万紫千红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优点和长处,发现学生优点和长处时,教师应予以肯定,鼓励其继续发扬其优点和长处,让其坚持下去,并予以良好的宣传,树立为榜样,让其为班集体发光发热。每个学生都要与众不同的特质,教师要怀着仁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只因为成绩或者其他世俗因素而厚此薄彼,时时处处于细微处观察并挖掘每个学生,及时发现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智商”、“情商”等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单单是一种因素起决定因素的,因此在对待学生教育上,教师不可被学习成绩迷住双眼,只盯学习成绩了。为了改变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外,学校可以努力建设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多姿多彩地进行发展。比如,每周开展各种校园兴趣活动,让具有专长的学生聚集一起大展手脚或者在教师指导做“小老师”、“小师傅”传授自己专长、每年大张旗鼓地开展一次体育节、艺术节等等……,让每个学生身上的潜力得到最大发挥,让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存在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属于自己的自豪之处,让每个学生都留下自己在学生时代美好的回忆……。
另外,每学期固定日期举行技能比赛、交流展示、演讲比赛、辩论大赛等都是不错的展示机会,积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评价的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这些也可以反向促进学生学习,对学习有一定督促作用。
1.4 发挥考试或测验评价的导向和督促作用
考试和测验是检验现代教育成果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指标。我们不能过重在乎考试或测验,也不能完全忽视其作用。
(1)让学生明确考试和测验的目的及出发点,不能“分数论英雄”。
(2)考试命题及范围不可超出基础知识,对探究性、开放性、生活应用类试题可酌情增加,避免学生存在“死读书”,思维僵化,不敢创新,要做到基础和技能的平衡统一。
(3)协调教、学、测、考有机衔接并做好学生心理疏导等工作,做好全面诊断教与学的情况。
(4)最重要的一点保护好学生隐私和自信心,不要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和名次,其重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
1.5 利用电化手段等信息技术对学生评价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教育教学的评价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教室电子设备和各种教育教学APP 对学生各种学习动态、考勤、课堂表现等等……,进行阶段性的细化和量化,发现问题及不良苗头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学生有了进步,及时予以直观的显示出来并鼓励其继续努力。当然这些数据是冷冰冰的,电子是冷冰冰的,教师必须合理利用电子设备与APP,其与学生的交互只是一个辅助与参考,更多的是教师要利用好电子信息技术多给予学生温情互动,创造一个和谐友好师生关系[5]。
1.6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交流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立的思想和个性,也各有各的长处及缺点,让学生互相观察并发现对方身上的缺点和优点,互相学习优点并帮助改正缺点。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引导他们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互相结对帮助,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这样既可以活跃班级气氛也可以使班级更有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共同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班集体,使每个成员具有活力。这可以通过小作文对班级成员进行“文字画像”,或通过班会或主题队会发掘同伴身上优点并向他学习,引导学生不可以嘲笑班上同学的缺点,帮助该同学改掉。教师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文艺活动及其他学校组织的大型或小型活动发挥学生的长处,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这也是一个互相评价和互相学习的一个极好的历练过程,将会产生极好教育效果,进而增强学生友谊,对学生将来发展产生良好影响。
1.7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互生互助的平等关系
家长、教师或其他教育者在传统观念里是高高在上而具有说一不二的权威者形象,不由学生或被教育对象来评价。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知识的获得不再是奇货可居,而每个人都存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的盲区,每个人也是知识或情感的创造者和发布者,所以每个人都要“学到老,活到老”,学会善于倾听他人,终生保持一种谦虚谦逊的状态。回到教育评价上面,学生对教师或家长也会存在一种评价,教师家长必须时刻与学生保持流畅的沟通,保持和谐的双向交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生评师”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和教育的良好互动,教育者不能一听到教育对象对自己不好或负面的评价,就难以接受而总觉伤了面子,承认自己知识或技能的盲区,这并没有对教育者形象带来贬谪,积极改进不足,尽力完善自我,实现教学相长。及时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爱好,跟上学生的心理节奏,也是每个教育者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之余要做踏实的一件事情。教育者在对待教育时始终要放低姿态,沉下心去始终对教育存在敬畏。
2.教育评价要注意的事项
教育教学评价是各个因素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是一个完整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2.1 正确培养学生的“挫商”或“逆商”
教育评价会产生副产品,或许对某些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需引入“挫商(Adversity Quentient)”来规避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相关心理学及社会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起决定因素不只是“智商”或“情商”,而是“挫商(Adversity Quentient)”,或称“逆商”的。“逆商”或“挫商”指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失败或者挫折时的态度和能力,或消沉、一蹶不振,或积极面对寻找失败的原因,以期卷土重来。承受挫折或逆境的能力越大,挫商越高,更有“情商”大于“智商”,“挫商”大于“情商”的说法,因此,在教育评价之余,我们更应该科学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挫商”。人不经历挫折或者失败不会成熟,而人生处处存在挫折和失意,教会学生正确面对不如意的事情也是教师或者家长职责。说到教育评价上来,无论哪种评价不可能面面俱到。要让学生正确面对外界评价,也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剖析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不友好评价及逆境时,让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耐受度,胜时不娇,败时不馁。逆风时,要沉下心来,梳理好自己的“羽毛”,待顺风时一跃起。
2.2 评价内容要全面科学合理
学习成绩及技能掌握不是评价的唯一“准绳”。教师也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品格、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提高与改进。所有学生不可能都会学习成绩拔尖,虽然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突出,但他在品格、人生态度、三观等方面可能会有优秀的表现,教师在其评价过程中一定要给与学习成绩同等的重视,长此以往,这对他其它表现不好的方面也会有所促进或鞭策。
2.3 教师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对忽视过程
对学生只凭一个结果而进行评价,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显然是不科学而有失公允的。在教育日常活动中,教师应该观察记录学生的变化、绘制学生成长手册、举行作品展示或班会谈心等形式,学生学习是一个长期脑力、智力、心理等等因素综合的过程,教师应予以密切关注这个过程,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动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调节、激励和发展等功能,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变化要有科学的调控。
2.4 评价应该是长期连续的,需要耐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教学评价是一个长期系统机制,需要教师的耐心。只有在连续刺激下,学生在各方面方面才会提高,这需要教师“静待花开”。密切观察孩子的发展变化,发现并抓住一个微小而良好的契机,鼓励并精心呵护,让其发芽、生根、成长。
结束语
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科学合理立体的评价方式是每个教师在教师生涯里必备教学技能,也是摆在教师面前重大课题。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构建多元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是“双减”背景下教学的一个新的突出特征,作为具有人文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新型教师应该合理科学多元构建自己的教育评价机制,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