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

2023-10-02陈万龙

今天 2023年15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历史

陈万龙

(永靖县刘家峡中学 甘肃 临夏 731600)

引言

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课程的目标有了明确的规定,其已经由传统的教育教学目标向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转变方向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无法响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所以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突出历史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是当下必然的选择。而项目化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将教学内容与现实联合的一种学习方法,其不仅有助于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而且在教育的过程中还能够兼具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进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新的教学模式并非直接拿来用,而是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摸索和研究,才能够形成属于教师自己的辅助工具,因此历史教师也需要加大对项目化教学方式的研究。

1.项目化学习的相关内容概述

项目化学习又被称为项目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其可以将教学知识与现实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借助真实的问题和挑战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使其在解决、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该种学习方式在我国应用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在西方国家却拥有着悠久的运用历史,当下学术界并没有对项目化学习形成统一的权威解释,目前西方国家对项目化学习的解释主要集中于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方法以及一种教学策略的三个方面。近些年来我国也不断加大对项目化学习的重视程度,所以有关对项目化学习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杜威对项目化教学的解释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问题解答和处理中,进而实现对教学的升华。所以当下虽然项目化教学的解释并未形成统一的定论,但总的来说其都是将项目化学习与教学联系在一起,明确了项目化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

2.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2.1 加强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

中华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历史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过去著名的人和事,其更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借助过去的事件来思考当下,借助引古博今来达到增强学生责任感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做到以史为鉴,进而达到“明得失”的目的。作为承载着古往今来经验和教训的学科,其不仅包含着人类代代相传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当下许多人对历史都有错误的理解,其局限的将历史认为是昨天的积累以及往日的回忆,但实际上历史与当下社会也有许多契合点,例如借助中国近代史可以让学生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进而为实现社会主义强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通过将项目化教学应用于初中历史学习中,不仅有助于发挥历史的育人作用,而且还可以实现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实现将历史与当前环境资源充分融合,借助社会资源来实现现实生活与历史的有机结合,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对知识迁移应用水平的目的。

2.2 掌握历史核心概念与知识

在进行历史课文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概念也是历史课文中常见的重要内容,其是实现对历史事件的归纳总结,因此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极大地增加了记忆的难度。而概念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所以具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学习概念的难度。而将项目化教学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其能够实现将特定的概念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概念理解和认识的同时,也能够真正掌握历史教学的核心。例如在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当下我国所采用的土地政策也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可以结合概念来对学生实现课本知识点的迁移应用,通过结合当下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够掌握历史教学的核心[2]。

2.3 帮助学生养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政策下教学的重点,所以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当前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这门课程是对我国几千年来有关的历史事件进行教学,所以其涉及的时间较多且事件较为繁杂,而历史课本是对所发生的事件的再次提取,所以知识间的轮廓明显增强,这也极大增加了历史教学的难度。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知识扩展来强化知识间的联系,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同时,也为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保障。

3.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策略

3.1 以兴趣为基础,确定项目主题

历史中的内容都是以当时的文化背景、环境背景为基础所产生的相关内容,所以自然发展规律也是历史产生的核心,因此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涉及古今中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对初中学生的历史进行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历史内容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融入日常生活实例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构建出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由于初中历史中的部分内容概念性相对较强,所以教师也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二次构建,通过有指向性的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化,从而使历史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百家争鸣局面”教学的过程中,该篇文章讲述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说活跃的时代,各个思想派所产生的活动,进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景象,这也与我国当下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相类似。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于不同学派的兴趣来进行项目目标的制定。通过让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学派理论,并将相同理论的学生划分成小组,让学生对相关学派的资料进行整理与收集。借助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开展比赛等方式来模拟古代百家争鸣的景象,进而维持学生对历史内容学习的热情。与此同时,在对文章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积极利用学生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从资料的角度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了解旧社会制度废除以及新社会制度确立的原因,帮助学生了解单元教学重点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2 丰富课程呈现形式

初中历史的内容相对较为繁杂,所以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历史教师就不能仅将教育的重点着眼于知识教学本身,更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借助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来达到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加深对问题点理解和认识的同时,也能够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消化。而初中历史课的占比相对较少,所以这也造成历史教学课程的节奏较快,所以这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就需要将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课堂中,通过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接受和感知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鸦片战争”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寻找与鸦片战争相关的照片,并抛出问题“英国人向中国输出鸦片的原因是什么?”进而达到刺激学生视觉和思维的目的,培养学生对历史信息进行自觉归纳和总结的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架构,借助历史现象来培养学生透过问题看本质的能力[3]。

3.3 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思辨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存在差异性,所以学生本身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也不同。在这种环境下,为了保证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教师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项目化学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而这种教学方法也是以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与此同时,初中的学习内容本身也只是一种引导教学方向的工具,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需要将课外和课内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借助丰富的教学知识,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点的目的。能够进入史书记载的资料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而进入历史课本的则更是精华中的精华,所以这也造成历史课本中内容的连续性较差,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知识架构的完善,而且也影响了学生知识的利用。而将项目化教学应用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其可以借助丰富的教学内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进而实现知识的连贯性。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的过程中,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发生了大大小小许多重要的战役,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课余时间去查找相关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事件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讲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对思维能力的强化。

3.4 完善授课流程,提高课堂效率

在运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保证素材与教学内容的紧密贴合,而且也需要确保教学活动能够与实际环境相关联,增强教学可操作性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需求。在进行项目规划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按照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借助宏观的角度帮助学生了解教学的大致方向,并借助微观的教学方式实现对教学方式的优化。使学生在学习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对自身知识框架的梳理和完善[4]。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历史的感知能力不断下降。因此,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改理念的落实和实施,教师也需要严格按照教育标准的要求,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良和优化。利用项目式教学方式为学生制定恰当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进而使学生对历史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历史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新历史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