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英语写作方法与研究
2023-10-02孟娜
孟 娜
(华池县柔远初级中学 甘肃 庆阳 74560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语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主要体现,是学生在具体的学科学习中逐步产生的重要能力与思想观念等。通过英语写作能对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运用能力进行考察,并检测学生的英语词汇、句型、语法等综合水平,还能检验初中阶段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认知程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老师应巧妙融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制定教学的目标,实施针对策略,有利于其学习效果的提高,更加有助于学生日后的综合学习以及发展。迎接教师的认真设计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活动将取得良好效果,而学生也将在写作训练参与中逐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分析
语言能力提高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好英语的基础,以理论知识讲解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指导,且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锻炼,使得学生虽然能掌握英语单词、语法,但是无法巧妙地应用在语言表达中。如此,既不符合英语教学目标,更不利于学生自身的英语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体现在多方面,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不断发展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如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思维素养成为了热点话题,而这也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思维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之中自主思考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智力特点。英语与汉语语法表达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思维素养、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实现语言思维方式的转换,从而提高其英语知识学习的效果。
文化品格是指学生对于各种文化的理解,不同地区、语言的文化思想有所不同,学生参与英语课程学习的过程也能不断了解国外习俗、文化、历史等。如今全球化背景之下,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品格对于其综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学生文化品格方面,教师应以引导其树立正确文化观念为主,强化学生自身的人文修养,提高学生文化自信,使其形成世界意识。
学习能力是学生应自主具备的能力,是一种应用有效方式展开学习的能力,具备学习能力是提高其综合素养的基础与前提,教师需以学生为主,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习能力在初中英语核心素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其他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才能使其提高英语学习自信心,强化英语课程学习的质量。
2.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2.1 学生英语基础不牢固
写作一直是初中阶段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由于传统应试教学思想影响,广大教师过于重视学生考试成绩,所以大多数学生将重点放在了记忆单词、语法方面,但是缺乏对知识的自主输出练习,限制了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许多学生在参与英语写作时缺乏丰富的素材,且由于词汇量的匮乏,导致他们无法实现精准、正确的表述。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们难免会对英语写作产生畏难情绪,且逐渐丧失写作的兴趣与信心。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班级中学生的英语基础不牢固,无法在日常学习中妥善应对写作练习。
2.2 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
作为英语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环节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所采取的方式缺乏有效性,无法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在学生参与考试结束之后,教师对作文进行讲解是普遍的一种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为学生深入详细讲解,且用时较短,致使学生难以掌握正确的写作方式。此外,学生自主拓展思维展开创作被忽视,无法有效的落实英语写作教学对策,导致学生在遇到不同的写作题目时,容易出现手足无策、无从下笔的情况,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质量。又如,部分英语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通常以范文背诵的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记忆,并希望通过这种形式逐步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够在写作练习中“下笔如有神”。但是,这种枯燥乏味的被动式引导不仅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教学引导,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2.3 缺乏英语文化的融入
英语是一种语言,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如果学生在学习这门语言时无法理解人文习惯以及文化背景,则难以真正的理解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但是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时,大多数教师只是机械的进行讲解,并不注重融入有关的文化背景与社会习俗等内容,使学生的写作表达理解不够深入,难以提高其英语写作水平,更无法落实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缺乏对于英语文化的融入,不仅无法使学生在一场英语写作时使用对应的文化底蕴去思考和分析,还有可能使得学生因为对于英语文化背景不了解而出现贻笑大方的情况。
2.4 没有形成写作自主性
在当前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写作教学总是以教学任务的形式出现,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是把英语写作当成了学习任务,而不是学生记录生活、抒发情绪的重要途径,这就和英语学科的工具属性相背离,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不利的。甚至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很强的功利性,那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背诵和记忆英语写作模板,在考试当中获得非常好的分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学生对于英语写作教学的错误认知。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自主性,让学生能够在进行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开发英语写作的工具属性,利用英语写作记录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情绪,让英语写作和语文作文一样成为自己记录生活的工具,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核心素养下的英语写作方法实施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方向,以提升写作教学效率为手段,积极结合班级中学生的英语写作基础进行合理设计和实践。凭借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配合,每一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活动都将取得良好效果,而学生也将在强化写作能力的同时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3.1 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强化英语写作能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初中英语教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学习水平等。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收入是模式为主,忽略了学生知识输出能力的训练,为学生的综合学习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教师应结合核心素养目标要求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使其在英语写作时灵活运用,使学生达到强化写作表达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My name's Gina”教学时,笔者首先以课文中的重点词汇为基础,展开了详细讲解,使学生了解每一个词汇的词义、词性以及运用方式等,要求学生结合例句自主运用有关词汇进行表达、描写。在学生能熟练应用本文的词汇、词组之后,笔者再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文章中的表达技巧,为其布置写作的主题,要求其进行内容仿写,将所学词汇应用起来,自由变换不同的表达手法。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在扎实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英语写作练习活动,进而强化了其学习能力。
3.2 结合现实生活情境,构建良好写作氛围
教师只有针对教学方式与教学艺术进行考究,才能不断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的环节,优化教学的方式,适当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生活化英语写作情境,令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英语写作训练,力求达到互动、生动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进行“Sad movies make me cry” 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学生分组,并提出:“Everyone has lucky and unfortunate times, and in your memory, what was the worst day you experienced?”通过这一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导,将学生们积极表达的欲望激发。笔者要求学生们应用英语语言在小组中分享自己有关的经历,从而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构建了生活化的情境氛围。之后,笔者鼓励学生展开英语写作,使其将分享的内容以文字形式表达,学生们积极根据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以及所学英语知识进行了写作,并且由于参与了小组分享活动,学生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加顺利、高效,使其“有话可写”。
3.3 传授英语写作技巧,开拓学生写作思维
初中英语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展示有关的范文,教给学生写作的要领与技巧,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写作入手点。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应以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为基础,使学生在参与英语写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强化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为学生们提供优质的英语作文范文,引导学生们掌握描写的顺序、段落的划分以及词汇句式的应用方式等。同时,笔者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文章结构、行文思路等,要求学生们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写作框架,把握写作技巧,使其在观察、总结优秀英语范文的基础之上学习写作方式。这样一来,英语写作教学活动形式更加有趣,能体现出学生主体性,更能拓展学生写作思维,使其思维品质得到明显提高。
3.4 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活动
结合教学内容展开分层教学能对不同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锻炼,使其学习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初中阶段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教师采取单一的训练模式,易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应按照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引导其学习,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落实分层教学对策。
例如,在进行“Do you like bananas?”教学之后,笔者为A 层次的学生制定了目标,要求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应用多种表现手法介绍自己喜欢的食物,达到拓展写作训练的目的。笔者要求B 层次的学生掌握课本上的语言与句式,准确默写出来,并进行仿写训练。要求C 层次的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这节课所学习的写作手法,并掌握重点句型,会仿写其中一种。在学生们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笔者耐心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并及时给予其表扬,增强了其英语写作自信。
3.5 重视拓展文化背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着重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感知文化背景,借助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掌握文化信息,从而深入了解国外的人文、习俗等,从而强化其文化素养。
例如,在进行“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播放了国内外的经典音乐,快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笔者一边为学生们讲解课本知识,一边结合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拓展国外的人文文化及音乐文化等,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学生们通过聆听对比国内外的音乐能很好地理解不同音乐的特点,笔者引导学生们应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接着,笔者趁机鼓励学生们进行了自由写作活动,要求学生们在课后积极搜集有关于国内外文化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写作训练。这样一来,既能推助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高,又能使学生文化意识得到培养。
3.6 引导学生自主写作,提升兴趣
在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写作教学,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但是是在教师的教学要求下进行的,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和写作素材的学习上,更要能够激发起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够和语文学科一样,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利用英语写作记录下自己的生活,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写作的习惯,这才是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写作。
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教师需要通过强制性的写作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写作的习惯,因为在日常的英语学习当中学生只是把英语学习和英语写作当成了学习任务,而不是像语文作文一样成为了自己记录心情、记录生活的工具,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强制性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写作的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日记的内容、种类、篇幅是不限的,但是学生需要每天坚持写日记,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利用英语记录生活的习惯。同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日记具有隐私性,教师只能够检查学生的日记,不对学生的日记内容做任何的评价,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自主的进行英语写作,从而利用英语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有着很强的好胜心和攀比心,那么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英语写作的引导。比如:有的学生在英语日记当中进行了大篇幅的写作,详细的记录了一件日常生活当中的事情,就像是语文写作一样,非常精彩和具体。那么教师就可以在班级当中进行重点的表扬,让学生能够知道自己每天坚持写英语日记是可以获得表扬和奖励的,那么出于受表扬的动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习惯能够进一步形成。最后,教师要能够持续的进行日常英语写作引导,直至学生的英语写作习惯形成,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现阶段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不难看出,许多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提高,主要是由于其知识基础不够牢固,且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引导。所以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教师想要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应从多角度入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文化意识等,使学生在灵活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