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2023-10-02徐正平
徐正平
(临夏县井沟乡西南庄小学 甘肃 临夏 731801)
引言
新课标理念主要要求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获得全方位发展。结合新课标理念对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展开革新,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融入更加多元化和趣味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让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和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正确培养,并且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1.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1.1 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强调教师的重要性。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授课模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来讲授基本知识,然后学生做练习题,老师纠正错题。通过多次实践之后,学生在面对常见题型可以有效的解决,但是遇到发生部分变化的题型时,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忽略了问题的差异化而导致错误,甚至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从而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1.2 单一的教学模式
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也是较大的,一方面不利于学生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模式固定、记忆习惯不佳等现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模式的单一也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同时也导致了教学手段的单一,极大地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1]。
1.3 教学目标不清晰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大水平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然而大多数小学数学老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小学生的可持续性全面发展目的,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够重视。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对教学内容起着支配作用,教学目的不清晰会导致教学失去方向,因此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突出目标的重难点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2.1 更新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适应新课标贯彻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理念,教师的主要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如何去学,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提升学生的兴趣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模式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如同一根无形的管道,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通过无形的管道由教师输送给学生,学生就如同储存知识的容器,缺乏主动探究学习知识的能力,日后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将有着极大的难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更新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通过探究式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2]。
在四年册下册学习《观察物体》的内容时,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老师给出的几何体多角度视图,以及根据侧面、前面、上面看到的图形还原出几何体,这种情况下,如果仅通过老师的讲授,学生很难掌握画多角度视图和还原几何体基本技能,但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探究等一系列活动能够加深对多角度视图的理解和应用,在提高小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之后的成就感,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2.2 改善教学模式,变“单一”为“多元”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注意力集中具有不稳定性,数学课堂中公式文字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难集中注意力学习,因此丰富教学模式,将单一的教学模式多元化,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能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使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趣味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方式[3]。
2.2.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图片、动画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的学中,学生虽然在之前对直线和角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事物的空间想象力还不够丰富,仅依靠教材中对平行和相交的定义无法做到真正理解,此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分别制作相交直线和平行直线的无限延伸动态图,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直线相交和平行的含义。
2.2.2 趣味教学法
趣味教学法是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利用幽默诙谐的表达形式或者有意思的小游戏来进行教学,创建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进行表内乘法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逢6 过”的小游戏进行教学,在念到6 的倍数或者带有6 的数字时喊过,如果错了就需要背一个数的乘法口诀,通过这种小游戏的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能有效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2.2.3 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思考讨论。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堂中,老师提出猜一猜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分成前后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认识到平行四边形以及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优化教学手段,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助益,能够在拓宽课外知识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相比于传统的黑板板书来说不仅能有效节省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还可以更为直观地表现一些具有抽象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小学三年级在学习《时、分、秒》这一单元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模拟时钟,利用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动态和音效,让学生对于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和含义能理解得更加透彻,同时能够让学生建立起时间观念,懂得珍惜时间。现代化教学这种利用动态图像和音效结合进行教学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推崇使用,需要遵循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考虑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避免适得其反[4]。
2.4 整合教师资源,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资源,因此,塑造和培养具有优秀素质的教师队伍也是必不可少的。培养优秀教师队伍需要整合教师培养资源,加强教师业务素质质量培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外派交流学习、在校日常考核评选优秀教师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定期外派交流学习一方面可以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能够让教师开拓视野,增强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例如两校进行合作交流,互相观摩彼此新课改典型经验、教育实践活动等,相互进取,共同进步;日常考核评选优秀教师能充分调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日常考核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况、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情况、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等方面,结合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2.5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制度
教学质量检测和评估是了解教学情况,获取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平时、定期、专题性的教学质量检测评估,掌握情况,收集信息,为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依据[5]。教学质量检测可以分为平时检测、定期检测和专题性检测,由学校教务处、数学教研室安排和组织人员进行检测和评估考核工作。检测和评估的内容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方面,通过期中、期末定期检测并结合学生日常学习情况进行综合素质评定;教师综合素质、履行职责和教学绩效方面,通过公开课、听课等形式对各个教学环节、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等进行检测和评估;学校教学日常管理和校本教研方面[5]。教学质量的检测与评估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才能得以完善,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的来说,想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要塑造和培养具有优秀素质的教师队伍,贯彻新课标教育理念,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同时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检测和评估制度,使学生在全新的教学体系中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更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