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策略

2023-10-02张玉香

今天 2023年1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核心素养

张玉香

(靖远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甘肃 靖远 730699)

新时期,我国教育领域出现不小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为达到育人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对小学数学教师素养与能力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应该以核心素养作为关键要素,基于小学生培养需要,反推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在此要求下立足核心素养维度,研究小学数学教师课程建设工作。高校在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有必要通过对课程的合理设计,为高素质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1.数学核心素养维度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教育部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学校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在教育要求变更后,以往的教育形式存在问题,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不具有较好的效果。在国家大力推进育人工作时,向各学段提出核心素养培养的任务。在核心素养成为教育主题的背景下,应该在核心素养维度下,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成为教学改革的导向内容。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及时调整教育形式,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工作要求,对教育方式进行调整[1]。在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方面,教师一直发挥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国家新课程标准有足够的了解,同时自身具有数学核心素养,明确育人要求,带着目的学习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内容,弥补岗位领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缺失,利于其形成较好的岗位能力,可以做好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课程建设中,基于自身承担的教育任务,做好个人素养提升,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为课程教育良性开展提供重要保障,以便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获得较好的效果。

对全球范围内课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随着欧盟、OECD 等国际组织推动学生核心能力模型计划,国际领域中很多国家转变教育形式,以学生核心素养与能力作为关注事项,基于学生相应能力素养培养需求,打造新课程体系。我国在2013 年推进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工作,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当下已形成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角色,对学生能否形成较好的能力有不小的影响[2]。当下在核心素养维度下推进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构建,可以基于教师能力要求,给予课程体系建设正确的方向,打造科学的教师课程体系,为我国培养大量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2.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2.1 理论课程随意设置

小学数学教师肩负育人的职责,必须拥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做好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对小学阶段出现的各类概念均有清晰的认知,同时可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述,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知晓数学知识原理、定义、性质等内容,不会对学生学习构成过大的障碍。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作出正确的解释,不会对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误导。对于数学教材中的方法、程序与法则等,教师均可以从数学学科维度,作出正确的解释。对我国各类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计划进行分析,发现在数学领域,对知识点的设置没有提出具体的标准,也会因此在教学期间出现随意设置问题的情况[3]。教师在课程教学规划中,可能会使用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现成模板。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向学生提供的教材内容和小学数学内容存在较大差别,比如学校提供的《线性代数》,小学数学内容中并不涉及。由于师范类院校对专业课程设置过于随意,不能让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正确认识小学数学课程。在我国师范类院校开设的数学教育类专业课程中,没有及时提供课程设置的标准和依据,所以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在课程建设中,对于数学教育类理论与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仅凭经验进行设置。课程内容对专业学习者的影响较大,在课程内容随意设置下,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生的素养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2.2 实践课程规划不当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拥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其中不仅包含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也是教师必须拥有的能力,但是当下发现不少教师不具有任教的能力,在知识传导方面存在问题。不少小学数学教育的学生,在小学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学习理论相关的知识和教学的技巧,但是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会在教学中出现问题[4]。实习、见习等均为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方式,在学生教育信念与专业素养培养方面均有较好的作用。从目前得到的信息,很多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对学生见习与实习的重视程度䟔,也没有对实践课程作出合理的安排。此外,对于实践课程的随行教师,可能存在专业能力不足或时间不充裕的问题,所以不能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给出合理的指导意见。部分学校对实践课程,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允许部分学生联系单位。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在实习中没有他人进行监管,可能作出违规的举动,比如缩短实习时间。此类做法可以减轻学生在实习方面的压力,但是对学生无疑是一种缺失,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5]。

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

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中途放弃,核心素养的形成便成为空谈。在职前教育阶段,课程教学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对小学数学教师能力的发展有不小的影响力。在我国大力推进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学生能力发展需要,加快小学数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不仅需要对核心素养要求进行深入解读,还应该根据人才培养规律,给出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机制,在此过程中对课程体系的内容、结构、关系等要素进行把控。

3.1 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

我国很多师范类院校在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设置方面,因没有大量经验作为支撑,在数学方向课程设置方面随意性问题较为明显,将会对职前小学数学教师获取教学知识形成阻碍。在课程建设没有按照具体指标进行的情况下,不能保证为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设置的课程与小学教学内容高度契合,不利于学生对小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解读,会在日后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时遇到问题。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要从教师维度出发,对设置的标准进行科学调控,从而可以成为优秀小学数学教师培养的支撑。在培养标准设定时,可以组织数学教育研究者、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数学家等主体,集结数学领域较有影响力的一批人,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根据数学学科教学需要的重视和学科特点,给出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核心素养形成方面需要的信息。在培养标准设定时,需要整理我国过往师范教育类的成功经验。此外,师范类院校应该打开视野,多学习国际久负盛名学校的课程形式,寻找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性内容。在此基础上,编制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为优秀小学数学教师队伍构建提供助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标准,可以成为评估小学数学教师职前教育效果的指向标,基于教学效果保障需要,有必要对培养标准进行调整。在培养标准设定时,兼顾培养标准合理、可行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由此提高教师培养标准的合理性,便于高校专业课教师理解培养标准,可以按照教育要求落实具体的任务。在培养标准设定时,还需要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将数学核心素养与技能、知识有效的联系起来,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对培养标准进行细化,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在数学核心素养与具体技能、知识有效关联内容标准的维度下,围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设置、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相关教育资源、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等检验与评价的需求,给出相关的质量标准。

3.2 提高和小学数学课程的联系

在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方向培养课程设置时,因为在此方面没有成熟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对数学学科知识的考量过于缜密,可以为小学教育专业配置较多和小学数学联系不多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时有限,如果设置过多的和小学教学关联不大的课程,对学生毕业后在小学教学能力方面的发展,可能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小学数学专业教育中,课程内容的选择较为重要,应该将岗位需求作为导向,组织与小学数学教育相关的内容,提高课程内容选择的合理性。在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中,可以设置《高等数学》但是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限制,由此不会占用过多的课时。《高等数学》中有很多数学思想,这些对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启发性作用,便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成为其日后胜任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基础。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对数学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方向课程在设置时,需要与小学数学课程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有必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分析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对数学核心素养蕴含的思想方法英语核心内容进行探究。在小学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等要素的研究中,寻找关联小学数学和高等数学学科的关联形式,实现两者的紧密对接。比如,积分思想、圆面积公式、图论等,不能限定在对相关要素的基本解法和定义,知识体现的数学思想、问题产生背景、知识应用领域等,这些均应该在“高观点”层面分析,从而可以深层次理解思想方法、课程理论知识等概念性内容。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后会从事教育领域的工作,负责教授小学生知识,其必须根据岗位工作学习相关知识,可以为后期入职顺利工作提供较好的条件。此外,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基于得到的信息,有目的、有针对的发展自己。面对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师范类院校有必要激发其对教育职业的热爱之情,促使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参与专业领域的学习活动,可以从中学习大量与小学数学教学相关的知识。职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已有教育专业知识基础上,收集小学生心理方面的资料,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小学生认知规律有较好的把握,由此可以给出科学的教育引导方式。职前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分析学生代数思维,对其思维水平作出相对客观的判断,将其作为学生训练任务难度设定的标准。职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进行体验,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在小学生教育方面获得突出的效果。

3.3 设置合作性的实践课程

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如果过度依赖显性理论知识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在教师培养活动中提供实践活动,让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获得体验,从而深度思考知识的使用要点,在反思中得到经验,成为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良好使用理论知识、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在实践课程设置时,需要给予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工作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思考,由此能够在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学习中,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进行中,应该给予专业课程合理设计,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反思自身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情况,可以结合实践课程的体验,对教学工作进行新的思考。在此期间,研究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使用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选择亲身实践或观察等手段,指导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在互动交流中进行反思,由此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活动中的内容。职前小学教师对教学的基本策略、一般程序也会有一定的了解,利于其在实践与理论结合下,拥有良好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均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实施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专业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在教学期间,积极参与群体性合作,从而在各类活动的参与中获得丰富经验,成为教师工作良性开展的导引内容。在过往对于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将重点集中在个体层面,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在教师培养活动中,一般以课例研究作为教师教研活动的形式,同时课例研究也是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主要手段。教师在参与活动时,必须明确活动主题,带着目的进行讨论,在参与讨论前还需要旁听观摩其他教师的课程,反思课堂教学工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科学的手段进行调整,最终提升教学工作的合理性。核心素养的提出对院校在小学数学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有必要在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对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开展数学课堂观察、数学教学设计、数学概念教学等主题实践活动,对职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成员均可以在活动主题下进行合作与探究。在此期间,学习观察技巧、教学设计方法,对教学内容关键属性进行归纳。以小组形式开展实践类研讨课程,利于职前小学数学教师模拟教育实践过程,基于教育主题给出自己在实践方面的想法与观点,有助于参与活动成员专业素养的形成。在活动参与中,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获得较多的经验,这些均能成为其在日后参与教学活动的指导元素,使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就业后,快速融入教师教研活动,明确教研活动主题。对于师范类院校开设的小学数学教育专业,有必要在课程体系改革中适当提高实践类课程的占比,以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对职前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有不小的促进作用,使相关群体在日后参与教学工作时,能够在核心素养维度下做好教学工作。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将会影响到教学质量,也成为教师能否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向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已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任务能否落实的重要主体,有必要根据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推进小学数学教师课程建设工作,提高小学数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使教师具有良好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基于新课标在数学课程教学方面的要求,科学组织教学活动,给予学生科学指导,使学生在成长中形成较好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