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2023-10-02王芝芸

今天 2023年1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学生语文

王芝芸

(白银市景泰县红水镇西坝小学 甘肃 白银 730400)

1.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概论

合作学习最早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的美国,是对教育模式的一大创新,一经问世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行业的关注,目前国际普遍公认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中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由学生组成3-6 人的学习小组,通过相互提问、表演、探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等。在我国20 世纪90 年代也开始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国内专家学者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有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引、合理的教学形式、适当的教学时机。综合上述解释,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科学的将学生按照差异分为小组,人数以3-6 人为最佳,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取得学习成果的过程,在这期间,教师主要起辅导、监督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2.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意义

2.1 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氛围

新课改要求学生要作为语文课堂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大多数教师的授课方式都是坚持一言堂,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导致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如果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新颖,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自主的选择讨论方式,教师做好引导作用帮助小学生完成课堂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探索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课堂轻松愉悦,从而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的教学不能仅仅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要目标,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目前农村小学生主要以留守儿童为主,与父母缺乏沟通,导致性格孤僻,个人主义意识强烈,缺乏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农村地区的知识水平整体不高,知识面相对较窄,更需要多次参与团队协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在是独立的个体,解决问题时可以相互讨论取长补短,感受到团队合作所带来的魅力。通过交流学习,学生的思想碰撞,能够激发全新的思考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2.3 有助于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化被动为主动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由于这一特殊性,导致小学生认为语文知识主要以死记硬背,大量抄写为主,学习成就感不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以讲答案为主,小学生往往被动的接受语文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解放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化被动为主动。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3.1 分组方式不科学

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分组,其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新课改以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受到了大量小学语文教师的青睐,然而却没有仔细研究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小组分组时过于敷衍,往往是按照座位的前后顺序简单的划分小组,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方便,在短时间内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不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状态。这种分组方式完全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差异性分组原则,容易出现由优生的一言堂现象,性格内向、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参与度不高,全程只是充当听众的角色,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灰色地带。

3.2 课堂纪律难以保证

小学生思维活跃,体力充沛,但是自制力却相对较差,在语文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容易转移注意力,借助小组讨论的机会交头接耳,看似在激烈讨论,但是到最后总结发言时却哑口无言。教师在小组的讨论时间上分配也不合理,时间较短学生还没有充分讨论就被迫结束,浪费课堂时间,时间较长又会出现打闹玩耍的现象,导致整体课堂纪律混乱,教学效率不高。

3.3 农村小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包括三大部分:第一,课前的教学目标制定,第二,科学化分组及讨论,第三,课后的评价反馈。农村教师很容易忽略评价反馈,在语文课堂中认为,为学生制定目标,把讨论交流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就算结束,但是缺乏课后评价,就会导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下降,反而影响课堂效率,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长期推广。

4.农村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上述问题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集中于教师和学生,教师方面:对于新课改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没有深入研究学习,只是片面的将全部问题交给学生,在课堂中缺乏引导,并且没有及时的为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评价;学生方面:在农村地区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部分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抵触心理较大,参与积极度较低,不能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部分学生恰恰相反,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但是自制力较差,往往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玩耍嬉闹,对于课堂纪律遵守不严,影响整体的教学进度。客观原因,教学仪器、学习场所、群体性差异都会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农村地区教学场地有限,小组合作学习主要集中于封闭的教室,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更倾向于室外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仪器的缺乏也是导致农村地区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5.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5.1 尊重学生差异,科学合理分组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为科学合理分组,其决定着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教师在划分小组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综合成绩,性格特点,性别等因素。这就的要求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充分掌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小组成员要不定期的轮换,防止在班级中形成小团体。教师在划分小组时人数以3-6 人为主,其中一个小组包含优、良、差三个阶段的学生,这样一来能够最大程度的便于学生相互提携共同进步,优等生主要负责小组的发展方向,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其他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中等生可以不断的完善小组讨论的结果,差等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向其他学学生学习,有任何问题随时提问,吸取别人的长处补齐自我的短板。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也要及时关注性格内向,成绩不佳的学生,及时调整小组成员,帮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5.2 完善管理制度,维持课堂秩序

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运行得益于奖罚分明的课堂秩序,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不完善管理制度,容易造成课堂混乱、纪律涣散整体教学效率下降。语文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制定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将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纳入到期中期末的考核评价中,对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言积极的学生、讨论效率高的小组予以奖励。在小组内由学生自己选举小组长,制定小组纪律规范,例如,不能交头接耳、玩耍嬉闹、不能讨论与教师设置任务无关的内容等。小组长在小组内定期轮换,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讨论与教学目标一致的内容,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负责维持课堂纪律。

5.3 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评价机制

农村地区小学语文小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仍然在探索中试行,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小学生的接受范围,课前多次模拟研判,确保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教师要将传统的“讲解式”与新课改的“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语文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例如,在期末的优秀评选中,不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依据,而是将考核按照百分比的形式综合考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平时表现占比30%,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比40%,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堂纪律表现占比30%,综合考量进行排名,这样一来可以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突破自我,更好的推行小组合作学习。

结语

新课改施行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逐渐成熟,得到了家长与学校的肯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探讨,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的热爱语文,起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但是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分组不合理、课堂纪律涣散、教学目标不明确、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就需要农村教师积极探索,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寻找一条真正适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之路。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小学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