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根基 补短板 求创新 谋发展
——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县域贡献档案力量
2023-10-02嵊州市档案馆
嵊州市档案馆
近年来,嵊州市档案馆坚持以档案工作“三个走向”为根本遵循,以“强根基、补短板、求创新、谋发展”主基调,全力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档案工作规范化,积极探索档案工作实践创新,有力地推动嵊州档案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迈出坚实步伐,为加快建设嵊州市现代化网络型山水城市、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新路子贡献档案力量。
1 夯实基础业务,高品质建设民生档案
嵊州市档案馆聚焦民生档案“收得齐、管得好、用得上”,积极构建多元化民生档案资源体系,不断扩大档案开放利用水平,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在档案领域的获得感、满意度。
为进一步优化档案资源结构,嵊州市档案馆大力开展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前期结合基层走访调研情况,制定《嵊州市档案馆2021年至2023年档案接收计划》,明确各年度档案接收时间、接收单位和接收范围;深入各移交单位实地开展接收工作,确保进馆档案质量。2021年以来,共计接收档案183775卷、378515件。重点抓好民生档案接收,以满足民生需求为标准,建立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2021年以来共计接收退伍军人、婚姻登记、出生医学证明、地籍、土地确权、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重要民生档案共计153949卷、176250件。积极开展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市级“两类”档案归集工作,举办扶贫攻坚档案和疫情防控档案归集工作暨档案工作业务培训会,明确“两类”档案归集工作要求,先后赴市场公司、文联、融媒体中心等重点单位开展专项档案上门征集。截至目前,共收集脱贫攻坚档案目录22250条、疫情防控档案目录5876条。
为进一步提升档案资源开放利用水平,嵊州市档案馆积极组织开展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推进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制定出台《嵊州市档案馆关于开展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的实施方案》,整合馆内人员力量组建3个工作小组,明确审核时间、审核范围、审核标准,确保每一件档案开放审核责任细化落实到人。强化培训指导,针对业务人员审核能力不足、开放审核中有些内容把握不准等情况,选派业务骨干2人赴省档案馆开展跟班学习,并以“集中培训+实操演练”模式,多次开展工作小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馆内干部审核水平。严格审核标准,制定出台《嵊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划分控制使用范围工作规则》,统一开放审核标准,形成开放审核流程。同时,结合档案数字化工作,由档案实体调卷开放审核过渡到全程使用馆藏系统数字化成果进行开放审核。截至目前,已完成1990—1996年馆藏档案开放审核332100件,其中开放71022件。
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是档案事业的立业之本。一直以来,嵊州市档案馆不断优化完善档案查阅服务,不断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一是巩固线下查档服务,2021年以来,共接待现场查阅利用者19329人次,提供档案37172卷、15894件,出具有效证明20791份。二是以乡镇(街道)结婚证补领为契机,切实强化“一网查档、百馆联动”、长三角区域“跨馆服务、便民查档”与电子出证的宣传推广,截至目前嵊州市档案馆已提供网上查档案1985次。三是全面推广“机关查档直通车”应用,加快档案数字资源向部门共享,截至目前嵊州共有9家单位实现部门间查档27条,实现部门间档案查阅“零出证”。
2 深化局馆协作,高效能建设基层档案
2019年档案局、馆分设后,为充分发挥“一盘棋、双加强”高效治理模式的作用,嵊州市档案局、档案馆实行局馆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全市档案工作,有效地畅通局馆沟通协作。建立健全档案网格化联系员制度,局馆整合业务骨干力量组建3个工作组,对全市乡镇(街道)、机关部门、重点企业划分3个网格区,采用“定员、定位、定责”的方式压实对下监督指导责任,以“提前介入、提前指导、提前监督”方式全面掌握基层档案工作最新动态;各网格组主动开展基层走访调研及档案业务督查指导,有效帮助基层单位解决档案工作中碰到的难点和堵点问题。
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应用“掌上执法”,积极开展机构改革、重点建设项目、档案服务中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强档案依法治理。近两年嵊州市档案馆协助档案局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20次,专项检查4次,即时检查1次。实施外包服务企业备案制度,持续加强对档案外包服务企业的工作监管,有效促进第三方档案服务的提质增效。2022年共计备案6家,有效保障我市乡镇(街道)、机关部门及重点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建设的质量。
为有效提升档案工作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嵊州市档案局、档案馆以镇、村两级档案工作标准化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基层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夯实基层档案工作基础。2021年,局馆联合对全市乡镇(街道)及行政村(社区)档案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摸底。2022年初,选定档案工作基础较好的三界镇及清水塘村为试点单位,全力推进镇村两级档案工作标准化试点建设。结合三界镇、村建设实际,嵊州市档案局、档案馆编制出台《嵊州市基层档案工作标准化建设操作手册》,明确标准化建设的验收标准、基本方法和工作要求;同时,借助档案网格化联系员制度,分批分次实地走访三界镇各行政村,及时解决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开展各行政村档案员业务培训,邀请绍兴市级专家进行现场业务指导教学,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标准化建设的质效。2022年5月底,三界镇全面完成镇、村两级试点建设;6月初,召开基层档案工作标准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进行经验介绍、全市推广;至当年年底全市15个乡镇(街道)及72个行政村(社区)完成档案工作标准化建设任务。预计至2025年底,所有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将全部完成档案工作标准化建设。
3 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建设活力档案
近年来,国家和浙江省数据战略相继出台,明确数据已演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并日益成为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石油”。基于上述国家数据战略背景及浙江省档案工作数字化改革总体要求,嵊州市档案馆认真梳理核心业务,坚持以数字化手段努力破解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堵点难点问题,从个人全生命周期数据档案化治理视角破题,联合嵊州市大数据中心打造“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综合之治应用。该应用于2022年9月获浙江省档案局批复列入“这里数字档案”重大应用场景目录,开展试点建设。至2023年3月底该项目已完成130类数据归集4114万条,数据治理808万条,场景建设5个,成效显著。2023年3月23日,浙江省公共数据档案化治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嵊举行,档案学者和数据治理专家共同围绕数据档案化治理的基础理论、法规依据、规范标准、实践经验等方面开展研讨,为档案接入公共数据档案化治理提供方法论和路线图。2023年4月,嵊州市档案馆、嵊州市大数据中心联合浙江省档案局、杭州安铂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向国家档案局申报了“基于个人全生命周期数据档案化治理和应用研究”科技项目,并经国家档案局公示。
主动服务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智慧档案馆建设。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嵊州市档案馆全面谋划项目前期工作,下半年完成智慧档案馆项目初步设计,并列入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分解任务,在2023年列入政府投资项目,主要完成馆藏档案智慧管理平台和区域数字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投资额540万元,在2023年底全面建成投运。加快数字档案系统一体化建设。从2021年开始,嵊州市档案馆落实年度档案整理和数字化项目资金167.5万元,常态化开展年度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文书档案规范化整理及数字化工作,为规范建设数字档案室打下基础。并逐步完成全市数字档案室的提质扩面,至目前已创建示范数字档案室78家,规范化数字档案室87家,规范化以上率达到88%。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电子化归档工作,至目前各部门审批办件数达14365件、预归档数14131件、正式归档数13900件,年度电子化归档率达到90%以上。全面推进OA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扩面做好全市党政机关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的扩面工作,至目前全市各单位已完成电子文件归档2665件。
为进一步增强档案工作创造性张力,提升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嵊州市档案馆不断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力度,扎实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提升工程。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档案编研、陈列展览等,充分彰显嵊州“红色根脉”档案文化,积极打造嵊州档案文化品牌。2022年提供丰富的“民情日记”馆藏档案,在石璜镇雅璜村建成“民情日记”实践中心,高标准打造“民情日记”参观交流基地、学习培训基地、研究实践基地。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建成绍兴市内第一家地方党史陈列馆,成为嵊州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教育基地,年接待参观4000余人次。积极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档案特色,先后完成《百年党史话嵊州》红色书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辑——《口述历史建档·重温峥嵘岁月》《援鄂医疗队采访记录》等资料的编研出版。抓好年度“6·9”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特别是2021年以“档案话百年”为主题,全面展现嵊州党史的发展脉络,重点突出任光、左克等嵊州籍烈士,嵊州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楼村党支部的建立、石璜缴枪等革命历史,同时展示在党的领导下嵊州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不断扩大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