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写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新篇章

2023-09-30霍木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创文物

霍木

《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热播,云端博物馆蓬勃发展,海昏侯墓文物展等引发了人们的观展热情……近年来,越来越多承载中华优秀文化的文化产品受到人们的青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为青少年,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请阅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

在四川,开展 2023成都“非遗”年度盛典、成都“非遗”小运会等活动;在山东,通过情景剧、舞蹈等艺术形式,讲好文物故事;在上海,“非遗新体验”国潮文创大赛启动……6 月 10 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前后,各地区各部门推出精彩纷呈的活动,展示非遗魅力、呈现文物风采、凝聚文化力量,为人们奉上了一场场文化“大餐”。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是“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通过各类展演展示活动,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走进千家万户、走入人们的内心,才能让文物保护利用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贵资源,我们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在管理保护文物时要“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可以说,各地区各部门只有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切实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依法履行对文物资源的守护之责,才能更好地让文物保护利用融入现代生活,各类文化和自然遗产才能绽放新的光彩。

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是前提,挖掘价值、有效利用则是重点。对文化和自然遗产来说,只有充分提高文物的利用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滋润人心、文明互鉴的作用。从实践中看,策划推出主题展览、艺术化地展现文物故事、制作有创意的文化节目、依托文物设计相关的文创产品……一系列各具特色、形式丰富的活动,在全社会掀起一波波“博物馆热”“非遗热”“文创热”,人们不仅能近距离地与珍贵文物面对面,而且能通过“活”起来的文物感知文化的风采与魅力。这说明,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激发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是传承好历史文脉的题中之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书写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新篇章,是“大文章”,需要精心精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比如,在规划国土空间时,要落实文物保护空间管制措施;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时,要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的关系;在研究历史文化时,要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对文物的合理适度利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挖掘文物的价值,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任重道远。相信随着全社会积极投身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的事业中,不断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博活动,普及文物知识,传播保护理念,提升惠民服务水平,丰厚的历史文化必能滋养现代美好生活。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读后思考】

1.在新时期,我们该如何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023 年 6 月 10 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请你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需求,设计相关的活动。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文创文物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陶溪川文创街区
文物的栖息之地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不落灰”的文创
文物的逝去
铧芯文创
文物超有料
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