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相机调查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鸟兽多样性
2023-09-30林大雪欧永忠余海明李立新李芳华杨伟华谢梅英
林大雪,欧永忠,余海明,李立新,李芳华,杨伟华,谢梅英
1.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广东 韶关 512726;
2.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野生动物不仅是生物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评价和保护的重要指标[1]。中国作为全世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物种特有度高,而且遗传资源丰富[2]。野生动物群落组成、空间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等信息匮乏,不仅导致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降低,也必然限制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及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3]。
野生动物资源的调查与监测是濒危物种评估、保护及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传统的样线法和样方法等调查策略存在调查主观性强、难度大和数据质量差等问题,难以有效监测评估活动隐秘和数量稀少的物种。较传统调查方法,红外相机监测具有隐蔽性好和全天候工作等特点,使其在调查隐秘珍稀物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4]。目前,红外相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保护区鸟兽物种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工作中[5],在野生动物管理保护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该项目通过红外相机监测技术,于2021年8 月~12 月在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开展了野生鸟兽资源调查,初步分析森林公园内兽鸟资源多样性,基本摸清森林公园内珍稀鸟兽的分布情况;构建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外相机管理数据库和管理模块,为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鸟兽资源的管理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完整准确地基础资料。
1 材料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述
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天井山公园”)地处南岭支脉五岭的南麓,位于乳源县境内的西部,省属天井山林场内,东临乳源县乳城镇,南连乳源县洛阳镇,西、北与南岭自然保护区相邻,地理坐标为24°42′7″N~24°47′37″N,113°01′51″E~113°14″54″E,总面积5564.1hm2。天井山公园植被保存完好,珍稀物种丰富,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伯乐树、桫椤、台湾杉和福建柏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中华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和藏酋猴等。2009 年,在《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线路规划方案》中,公园被列入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精品,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基地”“韶关市学生德育基地”“森林科普示范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被选定为国家林业局的“生态监测站”和国家环保部的“空气背景监测站”的子站建设点之一。
1.2 样机布设和数据采集
如图1 所示,采用公里网格法将天井山公园划分为99 个1km×1km 公里网格,将40 台4G 回传红外相机和50 台触发式高清红外相机布设在森林公园公里网格内,形成红外相机监测网络。如图1 所示优先选择网格中动物水源地附近或有明显动物活动痕迹(卧迹、足迹或粪便等)的地点进行红外相机布设。红外相机布设需兼顾不同类型生物环境,所有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周边均不设置引诱剂,且相邻相机间距大于300m。
图1 2021 年8 月~12 月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外相机铺设Fig.1 In August 2021 to December 2021,the Distribution of Infrared Camera Traps in the Guangdong Tianji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记录每台相机编号、位置和生物环境信息,相机位置与动物预期出现位置间距控制在3m~5m 之间。相机固定在树干或其它牢固的固着物上,距离地面0.3m~1.2m。相机的镜头与拍摄地面呈平行或小角度夹角,朝向与兽径走向呈小于45°夹角。野生动物活动痕迹多的样区选择4G 回传红外相机,行实时传输,无4G 网络覆盖或数据量较小的网格每个月进行一次照片采集。
1.3 数据分析
通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6]和《中国兽类野外手册》[7],对红外相机数据中的鸟兽进行鉴定。鸟兽分类参考《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8]和《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二版)》[9]。鸟兽保护等级参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通过鸟兽物种的相对丰富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RAI)来衡量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鸟兽物种的相对种群数量:RAI=A×100/T。其中,A表示某种动物的独立记录次数;T 表示90 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拍到所有动物物种来统计物种的相对丰富度。
2 结果
2.1 监测情况
该次红外相机调查共获得有效照片20071 张,其中识别到野生动物12241 张,人类活动7830 张。该次红外相机监测,共记录到可识别陆生脊椎野生动物35 种,隶属于2 纲10 目21 科。其中,哺乳纲4目10 科15 种,鸟纲6 目11 科20 种,包括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嘴相思鸟(Myophonus caeruleus)、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等8 种(表1)。
表1 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外相机监测情况(2021.8~2021.12)Tab.1 The Summary of Infrared Camera Survey in the Guangdong Tianji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from August 2021 to December 2021
表2 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外相机监测鸟类统计(2021.4~2021.12)Tab.2 Summary of Birds Infrared by Camera Survey in the Guangdong Tianji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from August 2021 to December 2021
表3 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外相机监测兽类统计(2021.8~2021.12)Tab.3 The Summary of Mammal Infrared by Camera Survey in the Guangdong Tianji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from August 2021 to December 2021
2.2 鸟类物种组成
鸟类记录有20 种,隶属于6 目11 科。雀形目最多,有6 科13 种,鸡形目1 科3 种、鹰形目1 科1种、鸮形目1 科1 种、鸽形目1 科1 种、啄木鸟目1科1 种。在调查记录的鸟类中,国家I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红嘴相思鸟、白眉山鹧鸪、白鹇、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 和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有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小黑领噪鹛(Garrulax monileger)、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yncha)、 灰树鹊 (Dendrocitta formosae)、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和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
2.3 兽类物种组成
该次监测共记录野生兽类动物15 种,隶属于4目10 科。其中,食肉目最多,有4 科6 种,啮齿目3科6 种、偶蹄目2 科2 种、灵长目1 科1 种。在调查记录的兽类中,国家I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 Hodgson)、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有花面狸(Paguma larvata)、鼬獾(Melogale moschata)、黄腹鼬(Mustela kathiah)、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红颊长吻松鼠(Dremomys rufigenis)、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和野猪(Sus scrofa)。
2.4 珍稀鸟兽物种相对丰富度
该次红外相机调查共记录到8 种国家I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是红嘴相思鸟、白眉山鹧鸪、白鹇、凤头鹰、领鸺鹠、斑林狸、豹猫和藏酋猴。
从独立有效记录数来看(图2A),最高的是白鹇,独立有效记录数为918 条,远远高于第2 位的豹猫(201 次);独立有效记录数最低的是领鸺鹠,仅为3 次。从相对丰富度指数(RAI)来看(图2B),最高的是白鹇,其RAI 值达到7.50;最低的是领鸺鹠,其RAI 值仅为0.02。由此可见,白鹇是天井山公园种群数量最多的珍稀动物。
图2 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珍稀鸟兽相对丰富度指数Fig.2 The RAI of Rare Birds and Beasts in Guangdong Tianji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2.4 干扰因子丰富度
该次红外相机调查过程中,发现3 种干扰因子,分别是人类活动、狗和羊。从独立有效记录数来看(图3A),最高的是人类活动,独立有效记录数为156条;独立有效记录数最低的是羊,为57 次。从相对丰富度指数(RAI)来看(图3B),最高的是人类活动,其RAI 值达到1.99;最低的是羊,其RAI 值为0.73。由此可见,人类活动是天井山公园最主要的干扰因子。
图3 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干扰因子相对丰富度指数Fig.3 The RAI of Interference Factor in Guangdong Tianjing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该次红外相机调查已达到预期效果,共捕获到陆生脊椎野生动物35 种,隶属于2 纲10 目21 科。其中,哺乳纲4 目10 科15 种、鸟纲6 目11 科20种,包括国家I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嘴相思鸟、白眉山鹧鸪、白鹇、斑林狸、豹猫和藏酋猴等8 种,表明天井山公园野生动物较为丰富,并具有较高的珍稀性。该次红外相机调查获得的影像数据作为重要天井山公园的调查资料,结合天井山前期调查资料,将逐步完善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库及鸟兽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库,为后期有效的科学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3.2 讨论
在该次调查得到的20 种鸟类占森林公园记录鸟类物种数的16.9%,15 种兽类占森林公园记录哺乳物种数的28.84%,这可能是哺乳类动物多在林下地面活动,所以拍摄记录物种较多。此外,鸟类中国家II 级保护动物白鹇数量最多,且红外相机监测中未发现白鹇的天敌存在,提示天井山公园比较适合白鹇繁殖生存。而哺乳动物中国家II 级保护动物豹猫的种群数量多,种群得到了恢复,生态位占据宽,生境类型利用最高。以上监测数据表明天井山公园的管理成效有目共睹。
但是,监测数据中也发现天井山公园内的大量来往人员,主要为附近的村民活动(农作、放牧、钓鱼、采药等活动)。此外,由于天井山公园内仍有很多地方未建立巡护道,该次监测的难度及监测范围被大大压缩。建议天井山公园后期应组织规划全区域巡护道,有利于森林公园日常巡护及资源调查,在便于巡护的同时,增强对干扰因子的及时干预。此外,还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保护,并严厉打击非法捕猎和等开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