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重维度透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髓要义

2023-09-30蒋玉玺

政工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肖 楠 蒋玉玺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和目标定位进行了全面而科学的阐述,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缔结的丰硕果实。习主席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始终为中华民族寻觅、行稳、实现现代化之路而殚精竭虑、上下求索。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对这一内蕴极其丰厚的重大战略思想进行透视,对精准把握其精髓要义、推进其全面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维度——廓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脉络

实现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世界历史前行至近代以来各个国家都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梦想。近代以来,那探索现代化的一束光芒,始终追打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征途中,脉络日渐清晰、逻辑日益形成。风雨百年沧桑,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蕴不断丰富拓展、实践形式接踵推陈出新的历程。

(一)萌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代化”的探索。两个世纪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挟工业革命之力,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领域革故鼎新,推动了生产力和思想大解放。而中华民族则在长期农耕文明的巨大惯性之下,与第一次现代化进程失之交臂,从而被迫裹入现代化世界体系,在追寻现代化的曲折道路上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此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所尝试进行的现代化努力均遭败北。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其无与伦比的先进性、纯洁性、可靠性,在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一直将“实现现代化”作为革命目标和奋进力量,为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最为强大稳固的领导力量。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式的现代化不能与现代化简单画等号。从唯物辩证法来看,作为人类文明形态现代化的普遍性只有在与民族国家本土化特殊性的紧紧融合中才能得以彻底生成。1938 年5 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革新军制离不开现代化”的思想。1949 年3 月,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现代化”的概念。周恩来也在有关文章中使用了“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的说法。这一时期党的领导人对“现代化”的认识,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蜕变:新中国成立之后“四个现代化”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清晰。1964 年12 月,经毛泽东提议,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之后,邓小平又将“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的现代化”有机结合后提出,“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同时又结合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三步走”战略步骤,从而使实现现代化目标有路可走、有章可循。接下来,党的十五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对这一奋斗目标又进行了补充完善,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更是提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跃迁: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面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国际形势和巨大风险挑战,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明确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后,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全面安排。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规划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将未来30 年平均分成两个阶段,分步骤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紧紧围绕“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其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进行了深入阐述,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科学、可感可行。至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业已成熟。

二、理论维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内蕴

“现代化”一词,主要指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革,是社会形态从传统向现代各领域各方面的根本变迁。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唯物辩证法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深刻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征性的统一,既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又展现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新图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全面超越。

(一)“中国式现代化”五大表征。第一,人口规模巨大,反映了人口红利与人口体量的统一。中国14 亿多人口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实现现代化意味着世界进入现代化的人口翻一番,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意味着优势与压力并存。一方面,人口规模巨大带来的人力资源雄厚的红利,超大规模市场、技术容易带来规模效益,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另一方面,由于人口体量巨大,这也是一项复杂繁难的系统工程,不可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必须坚持稳中求胜循序渐进。第二,人民共同富裕,反映了创造主体与创造客体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深刻洞察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之间的天然联系,人民群众在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共同富裕得到自由解放和价值实现,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将其贯穿于社会主义各领域建设和社会主义各阶段发展之中。第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反映了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西方文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虽然实现了财富涌流和资本厚积,但人的精神世界却因日益遭受商品拜物教的腐蚀奴役,产生大批单向度的人和异化中的人。而中国式现代化则在国家民族崛起进程中,注重物质与精神齐头并进,将精神世界的丰裕建立在物质文明殷实的基础之上,尊重个体自由和集体意识建构,在物我高度和谐中实现个人自由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第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协调,反映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秉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华传统生态理念,舍弃西方现代化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科技发展的歧路,把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走和平发展道路,反映了独立自主和引领世界的统一。中国始终奉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指引下,必须跨越诸如“国强必霸”“零和博弈”之类的修昔底德陷阱,不断以现代化的成就影响世界。

(二)“中国式现代化”四层内涵。第一,从本质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和根本出发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活水。第二,从领导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现代化道路必须在先进政党的领导下才能保证正确政治方向,最大程度发挥制度优势。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行稳致远、乘风破浪。第三,从目标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为统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与实现民族复兴同向同行、相得益彰。第四,从价值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二者在原则立场上的根本区别。中国式现代化深刻体现人民与江山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基础,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落脚点与出发点。

(三)“中国式现代化”三项意义。第一,理论原创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都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历史和文化传统及民族特点的现代化道路。第二,道路选择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因此,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采取“并联式”发展模式,找回中国近代缺失的两百年,并力图在时空双重承载下实现对西方“串联式”单一渐进发展超越,以打破西方现代化“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的悖论和怪圈,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实践维度——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标识,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敲锣打鼓说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全方位一体化的现代化。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准确把握好本质要求、遵循好重大原则、处理好重大关系。

(一)把握好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首创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九方面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一,应从内容上全面把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不断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才能保证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第二,应从结构上分层把握。九个方面按照“总—分—总”逻辑框架构成,前两方面是领导力量和方向旗帜,中间的五个方面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部署要求,最后则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二)遵循好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首创性提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第一,应认清五大原则定位。五大原则分别从领导力量、前进方向、发展目的、发展动力、方式手段,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全面规划,扎根神州大地、传承中华文明、契合当前实际、彰显中国特色,集中体现党的初心使命,深刻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彻底打破资本主义垄断,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第二,应坚持五大原则遵循。五大原则具有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的统摄地位和牵引意义,既在空间逻辑上横贯中国式现代化全领域各环节,又在时间逻辑上纵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各阶段,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前瞻性视野和科学性方略擘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深刻认清、完全遵循。

(三)处理好重大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系统观念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前途和道路。第一,应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科学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做到统筹规划、趋利避害,善于在变局中开新局、于危机中育先机。精准抓住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既从全局谋一域,又以一域活全局,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整体协同性,实施更深层改革,扩大更全面开放。第二,应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共同发展,着眼工农、城乡、区域的协同推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发展,释放出更多叠加效应,又要顺应未来中国经济引领世界经济的趋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不断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瞄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急需,紧紧围绕巩固减贫、生态安全、发展筹资等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切实推进务实合作。充分发挥各省区市与周边国家的区位优势,建设开放型经济,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婚姻:“我不离婚”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中国式的雅致生活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