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新
2023-09-29
8月中旬,涿州的洪水已逐渐散退。随之离开的,还有公众对涿州灾情的关注。
但涿州百姓的生活还没有恢复常态。他们的家里还堆着淤泥,他们的身体因清淤工作而粘满污秽,想要洗澡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地方。作为爱德基金会社区发展与灾害管理项目主管,张超和崔亚洲决定从南京调拨帐篷和洗浴设备过来,解决当地民众的洗澡、清洁等需求。
这些需求一直都在,但此前甚少有组织会针对这些需求作出相应行动。这是爱德基金会创新性地尝试在灾区搭建淋浴帐篷,也几乎是国内首批这样做。
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对需求的精准匹配,离不开创新二字。
创新的出现,一方面是外部环境推动的结果。正如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李小云在书中所写:中国公益组织是一个不同公益思想资源和实践资源影响下的多面向混合体,呈现多元的特点。这种多元性,在近年的社会革新和转型中尤为凸显。随着互联网与社会各领域的进一步融合,技术为公益形态和公益模式赋能。参与公益的方式,从单纯的募捐衍生出了慈善服务、志愿服务、捐赠阅读量、步数、线上文档等多种形态。参与公益的主体也从传统的富人、精英群体向全民公益迈进。
在转型之中,创新也是公益项目和公益模式提高精准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要求。过去的15年里,职业公益人、市场化运营、公益链接商业等趋势,让理性思维逐渐占据公益机构和公益项目的运作逻辑。而抓取理性逻辑,其线头或许就在“需求”之中。
2015年,李小云来到中老边境的贫困村庄开展了一个实验,为了“探索一个方案,让农民成为乡村的主体”。当时的村民需要什么?坚固的房子和宜居的环境。为此,他带着村民一起建高大靓丽的干栏式木楼,帮助河边村发展起了民宿产业。农民挣到钱后,新问题出现了:以种植为主的农业和新出现的民宿服务业,哪一个更适合农民们的需求?
问题不会停止出现,如何应对?唯有不断创新。
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倒逼着每一个公益项目和公益人进行自我革新和迭代。作为顶层规划之一的《慈善法》也在迭代中。自2016年颁布后,随着互联网公益、个人求助、应急公益等情况的出现,它面临着修改的必要。2022年底,《慈善法(修订草案)》公布,在参与修订工作的谢琼教授看来,现有的《慈善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慈善实践的现状。
在《慈善法》修订过程中,网络慈善、应急慈善、社区慈善、慈善信托、慈善服务等近年来我国慈善实践中凸显的新问题,一一得到了回应、认可、应对和规范。
從慈善公益的顶层设计,到如星火般散落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公益项目,创新力量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