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超市”——体育课程改革信息化的选择
2023-09-29刘丰诚杨豪飞胡建平
文 / 刘丰诚,杨豪飞,胡建平
信息化发展大趋势引起的变革对教育行业推动力与日俱增,信息化改革进程中的学校体育将进一步向“未来教育”迈步,进一步向加强课程内涵体系的建设和优质全方位发展体系拉近。传统教学模式的持续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体育课程改革施加阻力,信息化时期教学形式和课程改革要求大程度上摒弃形式化、统一化、固化的模式,变革为更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灵活多变、快捷高校且准确的新时代课程。“体育超市”模式包含了信息化背景要求下的线上线下结合教学、网络平台资源建设、信息化综合评价系统、教学管理等改革模式,驱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同时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1 “体育超市”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1.1 “体育超市”的概念
“体育超市”模式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信息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模式,在“超市”模式中,学生可以同在实体超市购物模式情况下,通过浏览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相关课程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在课程管理系统中选择感兴趣的、特长优势的、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项目,同时选择对口的专业教师、上课时间以及相应的考评方式等。“超市”式模式更为直观的公开教学资源信息,更为合理的安排授课内容,更加尊重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更能避免因气候等不定因素对线下课程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应试教育中过于“统一化”“集体化”的课程模式,对体育课程的科学化管理更为高效,更为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应然进程。
1.2 “体育超市”模式的兴起
网络课程最早追溯于英国实行的远距离教学,英国于1969年成立的开放大学多用以此种形式,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的升级与完善,进一步将网络授课、选课模式带到一个新的平台,从以往的网络单一公开课程学习逐步发展为多样化平台网络教学平台,“超市”模式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更为符合新课标背景下所要求的发展方向,吴晓华等在《试论体育课堂的“超市”理念》中提出超市模式是一种“商品自选”模式,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所引入的创新形式;教育部所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可打破常规的班级模式进行上课,学习不同的运动项目,该文件的下发,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体育超市”在我国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中的发展应用。2005年随着课程改革要求,部分学校开始尝试“超市”式教学模式。
1.3 “体育超市”的特点
“体育超市”模式是教育改革体制下的全新信息化“产物”,高校教育又是教育改革的中轴线,是教育改革的前沿,“超市”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的课程选择方面更为灵活,学生能满足体育课程方面的自我需求;不同爱好的学生不必强制性的学习统一的体育运动项目,同一项目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也可在此模式下分配到相对应的班级进行学习,“体育超市”模式也使得教学考评模式从单一的达标及格模式转变成由学生自选的科学化考评方式,对具有不同运动项目喜好、不同运动基础、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群体更为公平,更加符合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养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规律。
2 “体育超市”模式系统性构建的理论依据
2.1 传统体育课程选课、教学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选课模式多数是教学大纲统一要求,全校性选修课等形式的传统选课模式,多数以学期或者学年为一个基本单位,课程的时间与地点一般由教务处、教研组或公共体育教学部统一进行安排,课程教学走向多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要求进行,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模式并不清晰,导致很多学生在选择体育课程时从众心理倾向严重,传统体育选课模式表现出几种尖锐问题,课程选择范围小、课程个性化设计程度偏低、传统体育课程针对性差,对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无异于浪费时间,而对从未有过该运动项目经历的学生学习又显得十分吃力,对不同运动基础的学生进行相同的考评方式也并不公平。
2.2 体育课程体制改革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各级各类高校正在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工作,其最终目的是在有效的学校时间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高效、科学地提升体育课程质量[1]谢容,杜鑫,吴鹏曦,王磊,武晋磊.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路径探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16):138-141.。我国高校体育自改革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集中表现为四大优势:人材优势、信息优势、物质优势、地位优势。上述高校体育四大优势说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坚实的基础[2]张铁雄,赵刚,何芳,唐海军.多维选择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验[J].体育学,2002(03):55-57.。
2.3 教育体系的信息化发展
当前时期互联网平台发展与体育教育体系逐步融合,这也使得“体育超市”模式的发展将成为全新课程模式下的应然选择。体育课程信息化改革作为教育系统变革的内生力量,将承担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的重任[3]王运武,黄荣怀,杨萍,王宇茹.改革开放40年: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的嬗变与超越[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01):1-7.。“超市”式的选课模式更加迎合教育信息化服务于人的根本目的,提供个性化的适应性课程选择服务,实现日常体育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在这种新的体育教学语境中,信息技术将体育学习的控制权归置到了学习者手中,使得传统的体育教学场所、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4]廖萍.信息技术时代下体育教学变革的传播学审视[D].华中师范大学,2015.。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体育超市”选课模式的建立,数字化、信息化教学资源逐步成为教育改革体系里的重要因素,体育课程的组织管理也进一步面向信息化、未来化。
3 “体育超市”模式实践途径
3.1 “体育超市”模式信息化平台应用
学校建立“超市”模式的一体化平台,平台包含“课程选购”“网络教室”“自选考评”等版块,学生可以通过版块完成普通课程形式下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资源,“超市”模式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使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关系联系更为紧密,教育方式更科学化,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平台中选课方式更为简洁,同时还能够实现师生线上互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针对性模块教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录制视频的形式上交课时作业,通过教师对视频的精细化、要点化观看,再对学生指导时更能直奔要点,对教师而言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认可度得到提高,学生也能更加直面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更进一步打破多种限制因素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3.2 “体育超市”模式中评价系统建立
教学评价系统贯穿于体育教育体系和课程改革过程之中,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化“超市”模式中所建立的评价系统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更为精细的把控,保障教学过程高质量顺利进行。
3.2.1 学生评价系统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因素,无论从信息化课程模式的改革或者学校体育面向未来化的高质量发展层面而言,最终的服务对象与效果指向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体育超市”式模式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学生评价系统,较传统管理评价模式更为全面、智能化,信息化的评价系统不再以单一的学生结课成绩为唯一标准,更加注重贯穿学生体育课程全阶段的多方情况综合评价体系,不同于传统课程评价模式,过分看重最终的课程达标测评,几乎将结课考试成绩看做唯一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压学生的课程兴趣,“体育超市”模式中的评价体系更为重视课程的全部过程,结合学生的出勤情况、线上课程学习情况、理论知识成绩、陌生运动技能掌握能力、期末考核成绩等学生自身情况进行相对公平的综合评价。
3.2.2 教师评价系统
信息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模式中,教师仍以教学主导的地位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对教师进行教学信息化评价,“超市”式平台中将更为全面收集学生、教师同行、专家小组等相关群体所提出与进行的多方位定性、定量、指导性、形成性、诊断性的评价类型且伴随教师教学过程始终,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同行之间的评价、教研室与督导组的评价、相关专家小组的评价等。这种评价模式对本校教师的实体课程教学能力、信息化体育教学资源灵活运用能力、空白教学科研领域研究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4 “体育超市”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优化方向
4.1 电子教学资源仍需进一步完善
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网络学习平台,整合多种优秀资源[5]翁博,邱栋恒.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J].数字通信世界,2022(07):97-99.。“体育超市”教学模式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学校信息化平台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网络教学平台中还存在有将单纯的视频动作和体育比赛作为主要线上教学资源的情况,很少有高校组织专业体育教学团队制作相应的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多数还是以“搬运”或者模仿的方式进行现有的视频资源剪辑,缺少线上资源教学特色,同时网络运行速度慢,系统容纳量小,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资源结合度偏低,各模块操作不稳定等问题都影响了“超市”模式的发展。
4.2 教师的信息化基础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体育超市”模式下,存在有教师对全新信息化平台使用不够熟练,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线上课程的教学作用,同时教师们在信息化教学过度阶段受到系统操作过于繁琐问题的困扰,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教师们的“新鲜感”和使用兴趣。国内教师网络信息寻求水平普遍较低,表现在信息寻求较简单、信源选择单一、检索技能不高、检索效果不佳等方面[6]汪晓东.中小学教师网络信息寻求行为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08):28-35.。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各具特色,教师对课堂的组织模式、潜在风险的评估方式、环境选择等教学因素在较长时段内没有更新,学校体育新时期改革“体育超市”模式中要求教师必须向信息化教学环境积极靠拢,改变传统模式中教育认知、学生监测、线上线下结合指导、综合管理、系统化评价等多种教学能力形式,向信息化综合教学能力迈进,教师信息化基础教学能力的使用需要掌握且需极大程度提升多媒体技术使用能力、信息资源归纳整理能力、线上体育课程资源探究能力等重要教学因素,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现代化发展。
4.3 信息化平台管理者培训程度不足
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超市”模式的发展情况和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立,管理者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高校中专业信息化教学管理者较少,对管理者也缺乏专业的培训教学,领导层面的重视程度也存在不足。信息化课程改革也相应要求管理体系、管理能力、治理情况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管理治理体系中的改革与进展情况同课程进展相似,线下实体管理与线上信息化平台管理同时进行,“体育超市”模式中的线上信息化体育管理与实体管理体系的融合程度与否,专业的管理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进行相关信息化改革的培训,信息化大背景中对管理体制下的管理人员要求更高,管理人员是以传统模式的管理人员为基础,对其进行信息化培训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多能力”管理着,招收专业性针对高难度、复杂技术的网络平台、系统优化建设、软件维护升级管理人员,以效果最优化,改革进程高速化,信息平台与实体管理便捷化、管理对象精细化为基本原则,以驱动力的形式促进学校体育的整体信息化发展进程。
5 结语
高校教育向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无论是教育的方式和课程的改革都更为信息化、数字化、科学化,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超市”模式成为传统课程模式信息化改革的应然选择,“超市”式模式将成为促进高校课程体系成熟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该模式的优化应循序渐进的面向学生,面向未来进一步科学化的发展。“超市”式模式改革背景下,高校应该进一步将教学平台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详细化、标准化、模块化,促进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课程无缝衔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平台模式的教学能力,信息化时代使得线上教学成为教育中更为重要的一部分;学校应该进一步重视信息化教学管理者能力的培养,培养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对管理者的培训要更为科学化、专业化、多元化,增加各高校管理者之间的管理经验交流,更为有效的发展“体育超市”模式;对学生而言,学生应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凸显信息化平台的教学优势,提高信息化资源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