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亭湖区粮食生产的现状与思考

2023-09-29王永超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7期
关键词:亭湖区补贴粮食

汪 珺,王永超

(盐城市亭湖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江苏盐城 224002)

0 引言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亭湖区坚持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在粮食生产中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粮食作物品种优化、模式更新、技术集成等一系列提升粮食产能的有效举措,为亭湖区的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1 生产现状

2021年,亭湖区粮食播种面积3.59万hm2,平均单产476.3 kg/667m2,总产量254 243 t,其中:夏粮面积1.57万hm2,平均单产374.7 kg/667m2,总产88 183 t;秋粮1.99万hm2,平均单产556.4 kg/667m2,总产166 060 t。实现了粮食总产值336 045万元,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0%,良种覆盖率达92%。与2019年相比,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和产品的品质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1.1 作物品种不断优化

依托部、省级一批粮食重点项目的实施,亭湖区示范推广了一批优良粮食作物品种:重点推广了南粳9108、南粳5718、淮稻5号等优质水稻品种;推广了镇麦12、宁麦13、扬麦25等优良小麦品种;推广了中黄37、皖豆14等专用大豆品种;推广了裕丰303、沃玉3号等优质紧凑型玉米品种。通过不断优化粮食作物品种,增强了优质原粮的供给能力。

1.2 不断创新种植模式

在遵循“群众自愿、市场导向、因地制宜、适度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打造“粮食+”模式建设了一批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推广了稻蟹、稻虾共作等高效模式,降低了农药化肥施用量,不但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而且也提高了稻米的品质。

1.3 强化技术集成

围绕部、省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国家耕地轮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集成应用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小麦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一批实用技术。通过打造粮食优质高效示范片、百亩攻关方,集中展示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效果;积极举办各类培训班,近三年累计培训农技人员150余人次,粮食种植户1 280人次,召开现场观摩会15场次,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8%。

1.4 规模化生产显著提升

1.4.1 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2022年粮食种植面积超过6.67 hm2的大户达364户,土地流转面积达0.87万hm2。其中:超过66.67 hm2的大户20户,种植面积达0.24万hm2;20~66.67 hm2的大户107户,种植面积达0.34万hm2;6.67~20 hm2的大户237户,种植面积达0.29万hm2,规模化种植进一步提高。

1.4.2 “绿标”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按照“品种优质化、管理科学化、品质优良化”粮食优质生产的要求,亭湖区在2018年就建成了省级绿色农产品(稻麦)生产基地0.84万hm2,2020年建成省级绿色农产品(小麦)生产基地0.88万hm2,2021年建成了1.08万hm2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粮食绿色生产基地面积显著扩大。

1.5 品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1.5.1 品牌逐步做大做强。近年来,亭湖区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进“亭有味”区域公共品牌+企业自有品牌协调发展。区农业龙头企业丰溢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良之泉”牌大米、华圣农产品加工厂的“龙照河”牌大米今年销售额分别达6 000万元和3 20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3.3%和6.7%。

1.5.2 产销模式不断创新。传统的稻麦加工企业的产品不仅畅销本地市场,今年还积极开展了与上海、南京等地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佳美嘉、金灿等家庭农场还利用线上平台、网上商城,尝试开展本地稻麦初加工产品的销售,开展线上线下联动,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 主要措施

2.1 惠农政策效益凸显

惠农政策的落实关乎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助力下,亭湖区对照省全年粮食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和支持政策清单,针对不同规模的粮食主体分类施策,多渠道扶持农民,切实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让种粮农户得到实惠。

2.1.1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这是一项对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进行的补贴,补贴标准是120元/667m2。2022年亭湖区累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达3 856.53万元。

2.1.2 稻谷补贴政策。这是一项支持对稻谷实际生产者和实施种植结构调整的实际经营者进行的补贴,鼓励引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稳定和扩大稻谷生产,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单一主体种植水稻面积达到3.33 hm2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补贴标准为100元/667m2,全区共补贴381户,补贴面积达0.74万hm2;对面积未达3.33 hm2的农户,补贴标准为55元/667m2,全区共补贴21 013户,补贴面积达0.74万hm2。极大地调动了水稻种植户种植优质粮食的积极性。

2.1.3 种粮一次性补贴政策。这是为了应对农资市场价格上涨形势,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体要求按照苏财农〔2022〕13号文件执行。2022年,亭湖区种粮一次性补贴标准为30元/667m2,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 624.65万元。

2.1.4 农机补贴政策。补贴对象为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补贴标准按照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行定额补贴。通用类机具补贴额不超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的最高补贴额。一般补贴机具单机补贴额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不超过12万元;73.5 kW以上拖拉机、大型免耕播种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等,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5万元;成套设施装备单套补贴限额不超过60万元。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年度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最高限额分别为60万元和100万元。2022年,亭湖区累计发放农机购机补贴493.08万元,受益农户数达186户,有效地保护了种粮农户的积极性。

2.1.5 耕地轮作补贴政策。补贴对象为亭湖区各镇、街道地块集中连片面积2 hm2以上(含2 hm2),进行粮食轮作的大户。补贴方式:通过财政“一折通”系统直接以现金形式补贴给农户。通过第三方面积核实,符合轮作补贴条件的补贴标准为90元/667m2,亭湖区2022年发放补贴耕地轮作总资金达179.50万元。

2.1.6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2022年,亭湖区对承担复合种植任务的种植户中央财政补贴170元/667m2,省级财政补贴150元/667m2,合计320元/667m2,主要用于弥补播种、施肥、打药、收获等环节增加的成本。2022年亭湖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233.84 hm2,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12万余元。

2.1.7 建设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2022年,亭湖区争取了一个部级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整县制推进)项目,项目总资金400万元,建设目标是建成5个万亩示范片和20个千亩示范片,以采购物化产品补贴给示范片的小麦种植户;今年,亭湖区还承担了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建设任务,项目总投入85万元,建成333.33 hm2示范片1个,66.67 hm2示范片3个,项目建设取得了预期成效。

3 难点问题

3.1 种植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亭湖特殊的地理位置,离城近,土地租金高,千元以内已经几乎拿不到地,甚至部分基础设施好、地理位置优越的田块租金已经超过1 200元/667m2;加之,近年来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人工工资涨幅明显,尽管今年粮价有小幅上涨,但和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相比,种植常规稻麦的比较效益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粮农的种粮积极性。

3.2 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土地整理项目、优质稻米项目和农业开发等相关项目的实施,建成了很多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但是还有很多路桥闸站不配套,田块零星分散,不能满足大型机械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3.3 劳动力匮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事粮食生产的60岁以下的青壮年几乎没有,都是以一些老弱病残人员为主。尤其是到了关键农时季节,找人施肥打药都比较困难,这也给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3.4 自然灾害频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轮番交替上演,干旱、台风、病虫害、倒春寒等不利天气频发,这些自然灾害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小影响。

3.5 订单份额不高

和兄弟县区相比,尤其是和“射阳大米”“建湖大米”相比,亭湖的粮食品牌优势并不突出,尽管亭湖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但在打造城市的“米袋子”“面袋子”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4 实践与思考

4.1 “谁来种”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越来越不会种地,甚至部分90后、00后连基本的农具都不认识了,粮食生产劳动力匮乏。解决“谁来种”的问题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以培训为切入点,让普通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把职业农民变成种植大户,鼓励和支持种植户建立家庭农场,把家庭农场整合成为专业合作社,再让专业合作社走上农产品深加工的路子。通过一系列的升级,让土地在持续产出稳定的前提下,流转到更会种和更愿意种的人手中。另一方面,提升科技手段、减少劳动力投入也是解决“谁来种”问题的重要途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到智慧农业生产,科技化、机械化是解决“谁来种”问题的有效途径。

4.2 “种什么”的问题

小麦是亭湖农民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种类,产量稳定,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21年亭湖区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3 240 hm2,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户农民在自家土地上种的东西都是最适合的。例如种小麦,面对宁麦13和扬麦25这两种近年来广受欢迎的品种,该怎么选?宁麦13的优点是成穗率高,缺点是抗倒力中等偏弱,高感条锈病、叶锈病;而扬麦25优点是抗倒性较好、熟相好,缺点是高感白粉病、条锈病。对于小麦种植户来说,如果土质偏沙壤土,扬麦25显然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如果土质偏水稻土,则可以选择宁麦13。

4.3 “怎么种”的问题

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配方施肥、“三品一标”认证等措施,这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在亭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区粮食生产采用良种和测土配方施肥的比例已经高达90%以上,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比例约为66.5%。

4.4 “怎么卖”的问题

亭湖区毗邻射阳县,为什么相邻土地上种出来的相同品种的稻谷有的只能以2.6元/kg的价格卖出,而有的却仍旧能卖出3元/kg的好价钱?即使品质并不逊色多少,价格却要差上很多?答案有两个:一是品牌。“射阳大米”形成了品牌效应,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上海、南京客商都愿意购买。二是走融合发展的路子,以求得更高的附加值,才是亭湖粮食产业努力的方向。

5 推进举措

5.1 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

一方面,把大面积良田流转到种植水平高、管理能力强、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便于主推品种和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继续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实现“集碎为整,一户一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经营水平。

5.2 集成推广新型绿色生产技术

在粮食生产中优化品种布局、加强技术集成,重点依托关键项目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一是以优质品种为突破,优化区域、结构和品种布局。稳定推广目前生产中外观、食味、品质突出的品种,示范优质专用品种。二是以农机农艺相结合,推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开展粮食生产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和统防统治技术、充分发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中的作用。三是形成一套较完善的优质粮食生产技术体系。

5.3 加快粮食绿色标准化生产进程

以0.84万hm2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0.88万hm2的绿色优质小麦基地等一批粮食绿色基地为基础,力争创建1.08万hm2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确保亭湖区粮食绿色生产面积达全区耕地面积的60%以上,持续加快粮食绿色标准化生产进程。

5.4 提高抗灾应变能力

协调应用农业、生物、物理防治等综合措施,有效控制稻麦病虫害的发展,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及时开展抗灾防御和灾后补救工作,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确保粮食生产绿色、优质、安全、高效。

5.5 强化品牌建设

依托“味稻小镇”、省级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高标准粮田建设等项目,挖掘优质稻米的优势,打响区域公共品牌。强化龙头企业的培植,选择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稻麦加工企业,优先扶植。做大做强优质原粮的深加工,延伸粮食全产业链,利用数字经济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打造“互联网+农业”,努力开启粮食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新征程。

猜你喜欢

亭湖区补贴粮食
校家社共育聚合力,携手共伴“童”成长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亭湖区菱角-茼蒿水旱轮作绿色生产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科技服务现状研究一以盐城市亭湖区为例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我的粮食梦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