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水利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2023-09-29李鹏军
李鹏军
(定西市安定区水利建设和工程质量安全服务站,甘肃定西 743000)
0 引言
我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项目的建设,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使农业生产的灌溉、节水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由于农业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其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若不能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对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护,将会对其正常运作和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将农业水利建设落到实处。
1 农田水利概况
现代农业生产与以往的传统农业生产活动相比,种植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对灌溉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实施水利建设项目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更有利于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水利工程涉及很多方面,比如水文、地质、水工建筑物等等,主要功能是承担农业生产的灌溉、排涝功能,是一项利国利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通过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为高质量的农业生产提供支撑,同时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农田水利建设在振兴农村中的作用
2.1 保障基本农田的正常生产
农村基本生产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工作。在农村具体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中,水利工程建设是推进农业灌溉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此外,在具体的项目组织和实施中,还需要运用多种技术和手段。这些新技术和方法的引进,将会促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近些年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为了尽可能地发挥高标准农田的效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2 提高和优化农田灌溉工作的效率
提高农田灌溉和田间排水排涝的效率,直接影响着灌溉和排水工程的机械化水平。现代农业水利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运用先进技术、创新的规划思想,促进了农业节水的总体效益。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灌溉设备及灌溉方式,使灌溉品质得到全面提高,有利于农田水利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弥补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损失
在一些地区,农业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天气,如果发生了洪水,或者是虫灾,那么庄稼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干旱的时候,因为没有水源的灌溉,庄稼就会枯死,而农田水利的建设也会受到损害,对农业的发展不利。因此,必须加强农业灌溉工作。庄稼在遭受洪水浸泡的时候会因为缺氧而枯死,而引入相应的农田水利设施,就可以将过剩的雨水排出,减少洪水对庄稼造成的负面影响。
2.4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各地区差距很大,农民的收入和素质都很低,尤其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域,缺少大量的灌溉水资源,灌溉设施不先进、技术有限,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来维持生计。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只有把水利建设搞好,才能提高粮食的产量。
2.5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生产,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业迅速发展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部分边远的地区,主要依靠农产品销售,通过农田水利的建设,使粮食产量提高,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 农村水利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3.1 监督不力
一些地方政府对建设项目的监管不力,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与建设水库、开凿机井、提水泵站等项目的形象工程相违背,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3.2 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
要保证水利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大投入。当前,我国一些经济较差的农村地区对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以国家财政补贴为主导,但这一部分的资金投入明显不够,难以支持水利项目的建设和后续管理,加之融资机制不够健全,使得水利项目的建设进度被推迟,从而影响了水利项目的投资效益。
3.3 建设和管理计划的落后
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必须有施工计划,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加强水利项目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合理的计划和科学的管理。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计划的制订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常常会造成许多问题,不但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而且还会造成工程的管理混乱。这不但无法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甚至会对已经完成的项目造成巨大的影响。
3.4 施工质量控制不力
由于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违章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特别是,不能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为减少水利工程造价,建筑企业在采购物资时,往往会对采购的材料进行盲目的压缩,从而导致采购的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在开工前,施工图纸不能严格审核,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改正,有些图纸上的标识不正确。在施工图确定后,没有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导致很多工作人员不理解其设计意图。而且,工地的管理也比较松散,每一道工序都没有经过任何的监督,所以在完工后,并没有进行任何的检查。施工工艺管理不严格,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3.5 引进和推广节水新技术不够
农业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而传统的灌溉形式主要是大水漫灌,导致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农业灌溉采用了滴灌、低压管灌技术,减少我国水利资源浪费,但由于新技术的运用与传统观念的冲突,使其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甚至被废弃。在全面实施土地流转和全面推行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大规模、智能化的灌溉管理也随之出现。
3.6 政府执行不力
在我国大力发展水利事业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在实施有关工作时,未能切实落实好水利建设的各项政策,比如专项资金落实不到位、地方筹资困难等。在具体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中,由于未及时投入资金,造成了农业项目建设的滞后,从而使得大量的社会资源被浪费,严重制约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3.7 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因为农田水利项目属于公共利益,村民们觉得对他们没有任何帮助,所以也就没有太多的关注。另外,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以及在乡村地区缺乏有经验的人员,所以,在水利方面,村民们并没有太多的积极性。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费不足,导致水利设施不能及时进行检修。
4 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4.1 明确共性准则
要对高标准农业项目的质量、投资、安全、管理等进行科学的界定,以加强其在建设过程中的整体水平,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规范。同时,要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高水平的农田灌溉工程的实施,使其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上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4.2 建立质量控制系统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对有关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要求其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施工经验。在确定了施工人员后,要对现场的设备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正常工作,避免出现故障。在设计图纸时,应反复进行现场勘测,以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4.3 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
根据农田水利项目的特点,保证原材料的品质,合理调配资源,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并对施工进度进行跟踪。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技术和职业素质,能够充分了解农业水利工程的复杂程度。施工单位要与时俱进,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优化知识结构,同时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进行技术革新,探索更加合理、高效的施工方式。有关部门要对农田水利项目进行多次质量检查,采取小组自检、成员复检、质检员终检等措施,保证工程质量,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4.4 增加投资
小规模的农田水利项目是支撑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项目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水利项目管理制度,从实际出发,引导水利项目的实施。其次,政府、农户、社会共同筹资,为水利项目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水利建设是一项以民生为本的重大民生工程,对推动现代农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4.5 重视成本的管理
项目成本的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为此,必须建立工程项目的动态成本管理制度,从设计到施工再到竣工验收,以确保项目的建设和投资的匹配,保证工程的质量,防止项目资金的不合理分配。同时,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项目的费用开支,有利于对项目的经费进行合理的调整,提高项目的质量。此外,通过对成本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遏制由于自身利益而造成的不合理开支;对项目从设计至完工期间的各种费用进行管理,并合理地调配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从而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综合提升工程实际效益。
4.6 加强工程项目的规划与设计监督
在水利项目建设中,要做到对项目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顺利实施,保证项目的总体布局符合项目辐射范围内的农业生产需要。相关部门应以项目效益为主要考核指标,以确保该工程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针对乡村振兴的农业生产要求,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选址、规模、资金等多个角度,对项目建设的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并提交相关的项目,并上报上级部门,经审批后,才能进行建设。
4.7 重视应急管理
基于地质、水文环境、恶劣气候等方面对水利项目的影响,提出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应将各类突发事件纳入应急方案,以提高项目的可信度,并充分考虑项目环境、气候等对项目的不利影响,并进一步完善各类突发情况预警机制、疏导机制、抢险维护机制等,提升水利工程对各项意外风险因素的抗性,降低水利工程在突发情况下对用户可能造成的危害。
4.8 加快土地流转和高标准农田的建设
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实施后,土地分布较为分散,对农业设施和机械化生产都有不利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大量的闲置土地被流转出去,有些地区还采取了集体流转的方式,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到承租人手中,从而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的发展。
5 乡村振兴大环境下发展农业水利事业的创新措施
首先,要激发水利管理者的创新意识,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正确地传递到农业的发展之中。取消传统的农业水利项目,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其次,在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区分城乡供水、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是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在农业灌溉方面,水利设施的建设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但随着农业的发展,用水需求也会不断增加,而农业灌溉对水源的要求虽然不高,但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供水系统,就会出现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所以,农业灌溉必须改革供水方式,并将新型节水技术引入农业灌溉。同时,将农村的生活用水与灌溉分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完善农村的水网建设,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既保证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又能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资源的管理,无非就是节水型和开源型,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供应,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利用水资源,在不损害自然生态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水资源的概念,把不同品质、不同来源的水资源,都纳入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之中。同时,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既要控制农业发展的成本,又要扩大农业的收益,还要发展混合农业、乡村旅游业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结合和搭配,使副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从而使副业的发展更加具有可能性,进而保证了农业的全面发展。
6 结语
必须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以确保农业的良性发展,并为农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水利工程项目中,要通过改进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加强项目管理,真正提升水利项目的技术水平,打破目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