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秋趣
2023-09-28梅淑娥矫友田
梅淑娥 矫友田
阳光仍然炽热,栖在枝头上的秋蝉在撕心裂肺地鸣叫着;时而拂过的一缕缕凉风,给闷热的天气带来丝丝快感,秋天来了。
每年公历8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立秋,不仅预示着夏去秋来,也表示草木开始孕子结果,收获的季节到了。
不过,按照现代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才算真正的进入了秋天。
我国除常年无夏区外,很少有在立秋季节就进入秋季的地区。“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因此,在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秋老虎”之说。人们以凶猛可怕的老虎,来形象地比喻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的现象。
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春玉米、春谷子等大秋作物先后成熟。“立秋十天动刀镰”,农民们都在做收割秋季作物的准备。在此期间,棉花也需要打尖,以便加速其裂铃吐絮。
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是庄稼成熟的收获季节。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很重视这个节气。
宋代时,在立秋这一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树移入殿内,等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喊道:“秋来了!”奏毕,梧桐树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可见,宋代的迎秋仪式,已经被移到了宫中。
现在,迎秋的古俗早已消失了。而民间秋社的一些习俗,在其传承的过程中,也多与中元节(七月十五)合并了。
不过,在有一些地方,秋社习俗的孑遗仍然可以见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洛阳民间的“绚秋色”活动。
“秋色”,是一种民间工艺品。民间艺人们选用废纸、腊衣、稻草、瓜果壳、瓜果仁、竹头、木屑等材料,制作成各种奇妙逼真的工艺品,如各种花卉、果品、动物等。然后,由表演者或扛或抬,与锣鼓队、舞龙队、舞狮队、高跷队等一起配合表演,沿城市街头或乡间道路游行,称“绚秋色”,亦称“五彩秋趣节”“隋唐绚秋季”。
“绚秋色”,其实就是在立秋时节,为庆祝农业丰收而举行的一种文化活动。
旧时,在立秋之日,我国民间有戴楸叶的习俗。楸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成树后可高达30米,叶片肥大,呈三角状卵形或长椭圆形,且色彩美丽。
楸树叶、树皮、种子均为中草药,有收敛止血,祛湿止痛之功效。明高濂撰写的《遵生八笺》说,立秋太阳未生时,采楸叶熬膏,擦抹疮疡之处,患处立可治愈。
楸树有如此神奇的药效,再加上叶片美丽,被古人视为吉祥之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时人俗信,立秋日戴楸叶,可保一秋平安。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较之其他三季,食材更加丰富。因此,立秋时节,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众多不同的有趣的食俗。
这些食俗,通常又会寄托着广大群众对健康平安的美好祈求。其中,“荡秋”“咬秋”和“贴秋膘”,便是立秋食俗中较有代表性的几个。
“立秋荡秋,蚊蝇不纠。”在洛阳栾川县,立秋“荡秋”(荡秋千)习俗由来已久。古代豫西地区大户人家的孩童、大人会选择在立秋这天荡秋千,在习习凉风中起到驱赶蚊虫的作用。
在河洛一带,立秋这天最普遍的民俗就是“贴秋膘”和“咬秋”。夏日炎炎,人们常常没有食欲,待凉爽的秋风吹来,突觉胃口大开,这时候吃点儿有营养、解馋的食物再好不过。在立秋这天吃肉,“以肉贴膘”便是人们口中的“贴秋膘”。常言道:“立秋一日,水冷三分。”中原地区有“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之说,这时候“贴秋膘”,多补充些脂肪,就当是为寒冷冬日的到来作准备吧。
“啃秋”在一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洛阳则有“立秋过后,不吃西瓜”一说。《洛阳市志·民俗志》记载:“上午立罢秋,下午把扇丢。”意思是立秋之后,天气变凉,相较于天气热时吃西瓜,此时会少吃或者不吃。
《洛阳市志·民俗志》提到的洛阳传统节气候应中,立秋的候应是“玉米抽穗、大枣红圈、种植萝卜、苹果上市、始生秋凉”。“立了秋,挂锄钩”,田间管理告一段落,人们不再操心作物生长,可以做些小买卖,或者外出打短工,等待秋收。等到玉米成熟,农忙开始,农村有“秋收互助”的习俗,大家你帮我我帮你,一起迎接丰收。
暑退蝉鸣迎立秋,童年难忘“知了猴儿”。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这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秋天到来了。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而立秋这天往往处于中伏。立秋时辰晚,则预示着天气还要持续炎热,即民间俗称的“秋老虎”。洛阳民俗博物馆名誉馆长王支援说:“秋后这一伏的热中带点儿湿,不像夏天那种干热,所以人们会感到非常难受。”
“三候寒蝉鸣”,即秋天到来寒蝉开始鸣叫。蝉作为勤劳的“演奏家”,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将它写入诗词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宋代词人柳永笔下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中,蝉是高洁傲世的,象征君子的良好品行。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壤中,成虫后爬上树干鸣叫。在洛阳方言中,“知了猴儿”就是蝉的幼虫。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童年记忆,夏日农村的傍晚,喊上几个小伙伴,拿着手电筒、小塑料瓶和长长的竹竿,到附近的林子里去捉树上的“知了猴儿”。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同时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个异常忙碌的季節。故而,民间才会有“三春不抵一秋忙”“秋收大忙,割打晒藏”“秋收大忙,绣女下床”等农谚。因此,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在立秋时节形成了许多与农事相关的习俗。
秋忙开始之后,我国农村的许多地方都有“秋收互助”的习俗。立秋之后,紧张忙碌的秋收近在眼前。在这个时节里,家家户户都希望家里能够多一个劳力。旧时,在农村有这样一句谚语:“秋收忙,抢到屯里才是粮。”
是啊,秋天的庄稼虽然日渐成熟,丰收在望。但如果地里的庄稼,尤其是那些种植在涝洼地上的,倘使还没有收割或晾晒完毕,就算不上丰收。一场意外的秋后暴雨或洪水,都可能把即将丰收的喜悦冲得无影无踪。因而,多一个劳力就多一份力量,就会给秋日的丰收多一份保证。
勤劳淳朴的农家人,总是懂得相互帮助。谁家的庄稼熟得早,大家就会合伙帮谁家收庄稼。就这样,你帮我、我帮你,既不违农时,又能增加邻居之间的感情,可谓一举两得。
旧时,秋收之后,洛阳还有晒秋的习俗,这种习俗与广西、湖南、安徽、江西等地的晒秋习俗相似。那些扎根在山区的村庄,多地势复杂,平地极少。而那些刚刚收获的庄稼,必须经过晾晒才能归仓。
于是,农民们便利用门前有限的空地,或窗台屋顶架晒、挂晒秋收作物。一时之间,各种果实,如玉米、南瓜、辣椒、柿子等,你方晒罢我登场。平铺的晒蕈,犹如一件件五彩斑斓的调色板,散发着丰收的喜悦气息。
晒秋这一习俗在我国民间的不少地区已慢慢地淡化了。然而,在洛阳的一些农村地区,晒秋的习俗仍然在延续着。每年,洛阳一些农村还会举办“秋趣晒秋节”。
晒秋,不仅是农家人对秋日丰收的盘点,也是与大地万物的心灵对话。
如今,这一代表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也早已成为画家、摄影师竞相追逐的创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