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道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2023-09-28王娅鸿
王娅鸿
(贵州黔水科研试验测试检测工程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1 溢洪道C40W8F100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概述
1.1 工程概况
夹岩水库包括水源、供水及骨干输水工程等三大部分。水库坝址距离毕节市城区约50 km,下游约2 km 有211 省道通过。坝址以上集雨面积4 312 km2。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布置于河床,开敞式溢洪道、泄洪洞和放空洞布置于左岸;发电引水系统和坝后电站厂房布置于右岸;坝后电站附近陈家大沟布置挡渣坝及排洪涵管和隧洞;上游库尾伏流段大、中及小天桥处各布置两条分洪隧洞。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54 m。
水库正常蓄水位1 323 m,总库容13.23亿m3。工程Ⅰ等属大⑴型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泄洪洞、放空洞、坝后电站取水口、灌溉取水口为1级建筑物。
1.2 混凝土配制强度确定
溢洪道及放空洞等部位,C40二级配混凝土配制强度:
式中:fcu,0为混凝土配制强度48.20 MPa;fcu,k为混凝土28 d龄期的设计抗压强度40 MPa;t 为保证率系数1.645,由给定的保证率P=95%选定;σ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5 MPa。
1.3 混凝土配合比用水量及砂率确定
试验采用固定水胶比,调整用水量及砂率拌制混凝土,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测定其坍落度。
2 溢洪道C40W8F100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
2.1 计算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的各种材料用量
按规范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各种材料用量如下。
2.1.1 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mc+mp)
式中:mc+mp为计算配合比胶凝材料用量(kg);mw为计算配合比用水量(kg);w/(c+p)为混凝土水胶比。
2.1.2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掺合料用量(mp)
式中:mp为掺合料用量(kg);Pm为掺合料掺量(%)。
2.1.3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
式中:mc为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
2.1.4 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砂、石料用量
式中:mg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料用量(kg);ms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料用量(kg);Sv为体积砂率(%);α为混凝土含气量;Vs,g为砂、石绝对体积(m3);ρw为水密度(kg/m3);ρc为水泥密度(kg/m3);ρp为掺合料密度(kg/m3);ρs为砂料饱和面干表观密度(kg/m3);ρg为石料饱和面干表观密度(kg/m3)。
试配配合比按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水胶比依次增减,变化幅度0.05,砂率相应增减1%,进行配合比试验。
2.2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及其性能试验结果
C40W8F100 抗冲磨混凝土采用大坝料场骨料进行了以下三种方案,粗骨料粒径5~20 mm、20~40 mm 连续两级配(4∶6):①方案一:水泥+粉煤灰20%+高效减水剂+骨料。得到配合比试配试验及性能试验结果(KCM1F20-0.42、KCM1F20-0.37 及KCM1F20-0.32 三组)。②方案二:水泥+粉煤灰20%+抗冲磨剂+骨料。获得配合比试配试验及性能试验结 果(KCM2F20-0.45、KCM2F20-0.40 及KCM2F20-0.35 三组)。③方案三:水泥+粉煤灰20%+高效减水剂+抗冲磨剂+骨料。可得配合比试配试验及性能试验结果(KCM3F20-0.39、KCM3F20-0.34及KCM3F20-0.29三组)。
2.3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的抗压强度与胶水比曲线关系
图1 KCM3F20掺抗冲磨剂28 d抗压强度与胶水比关系图
2.4 各方案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根据以上试配试验结果,按混凝土胶水比与抗压强度的线性关系,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配合比,见表2。
表2 溢洪道C40W8F100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3 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复核试验与推荐配合比
3.1 混凝土配合比复核试验
根据试配试验结果,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的各种方案配合比复核试验,确定推荐配合比。溢洪道C40W8F100 抗冲磨混凝土复核配合比及各方案复核试验性能结果(此略)。
3.2 推荐配合比
掺抗冲磨剂提高混凝土抗冲磨强度32.60%;单掺抗冲磨剂不掺高效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用水量偏大,胶材用量偏高,经济性较差;混掺高效减水剂与抗冲磨剂,混凝土和易性较好,选用混掺高效减水剂与抗冲磨剂配合比。溢洪道C40W8F100抗冲磨混凝土推荐配合比方案见表3。
表3 混凝土推荐配合比
4 结语
综上可知,工程概况,混凝土配制强度、配合比最佳砂率及用水量确定方法;计算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的各种材料用量,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拌、混凝土性能研究,选定最优混凝土配合比。经溢洪道抗冲磨常态混凝土各方案配合比复核试验及性能复核试验,确定满足设计施工推荐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