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湾区装备业建设中职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实践与研究

2023-09-28陈颂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校企

陈颂阳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锋军,职业教育赋能装备制造业发展,聚焦产业培养人才是关键。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装备制造产业,以创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为契机,打造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龙头的智能制造专业群,探索中职学校专业跨界组群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新模式,为大湾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

一、专业群建设背景

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技术交叉融合发展、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促使职业学校必须大力深化办学机制体制改革,集约资源,按类型教育特色发展要求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制造强国、制造强省”的能力。

(一)赋能粤港澳大湾区装备制造业发展急需人力资源支撑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方案推进制造强国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大湾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完善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发展生态体系,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和产业集群。2020年广东印发《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部署推進制造强省。2021年广东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成广东“双十”产业集群布局的重点产业,是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压舱石”。粤港澳大湾区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急需大量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等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2025年,装备制造业人才缺口规模将达到600万人左右。

(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专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0年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2年修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同年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法规和文件,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和发展机制建设。2020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实施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文件,推进以专业群为载体的80所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聚焦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各级政府打出系列“组合拳”,要求职业院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以区域重点龙头产业为导向的专业组群发展机制,整合专业建设的人财物多方资源,优化学校专业结构和布局,充分发挥专业集群发展的办学效益和服务功能。

(三)适应新业态培育复合型人才需要跨学科融合育人

在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推动下,装备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的技术变革。面向未来,装备制造业更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结合体,新技术、新工艺交叉融合发展将更为明显。适应装备制造业新兴岗位,应是跨学科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面对产业转型升级,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不能更不应该孤立地发展,必须对接产业集群,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跨界组群发展,充分发挥专业间技术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优势,培育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群组建逻辑

专业群不是专业集合,也不是专业拼凑。按照一定的组群逻辑、厘清服务面向的产业行业、瞄准对接的职业岗位群、理顺专业间共生发展机制,是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的重要基础。

(一)依托优势专业创新“学科+产业”跨界组群模式

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指导思想,立足学校办学现状和专业发展规划,兼顾学生接续升学的高职院校专业群招生类别,以工科学科基础和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依据,以广东省“双精准”示范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龙头,将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跨界组建“学科+产业”相融合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四个专业统一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互融互通的课程体系、打造模块化教学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共用共享的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平台,形成“互为依托、共生发展”的专业建设机制,建成具有优势与特色的高水平专业群。

(二)厘清服务面向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中下游职业岗位群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装备制造业有关材料研发、设计制造、应用服务全产业链,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立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高端数控机床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电气装备制造等区域支柱产业为重点,培养服务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中下游行业企业,从事生产制造、安装调试、运用操作、经营销售、维护保养、废弃处理等职业岗位群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智能装备“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机械技术+电气技术”为共性的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专业群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如图1所示。

(三)理顺群内专业间协同共生发展机制

专业群在“开放、协同、共享”发展机制上,各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各有不同侧重。其中数控专业侧重在装备零部件智能制造技术领域;机电专业侧重在高端装备电气安装调试和维护领域;电子专业侧重在高端装备智能化控制和系统集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侧重在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领域。针对的典型工作岗位任务包括:智能产线机械部件的装配与调试、智能制造产线相关软件应用与调试、智能制造产线的电气装配与调试、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设置、智能制造产线传感器安装与调试、智能制造产线气路液路安装与调试、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编程与操作、机器人上下料功能应用与编程、智能制造中工装夹具的应用及调试、智能制造产线 PLC 程序编程、智能制造生产线编程与调试。四大专业以机械基础和电气基础为平台,将学科与技术优势整合,形成“资源共享、互为支撑、各有侧重”的专业跨界融通的建设路径,实现关联职业岗位之间胜任能力的综合培养。专业群协同共生发展机制如图2所示。

三、专业群建设核心要素

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番禺职校为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按“以群建系”思路,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行政管理科室,统筹专业群全面建设。围绕专业群建设目标调整原有资源,从教师队伍、实训设备、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完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开发专业群课程平台,打造专业群共享实训平台,形成共建共享体制机制。

(一)确立“两基六素养”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智能时代,瞄准装备制造业中下游产业链职业岗位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掌握机械、电子等“两基”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创新意识、行业思维、信息素养、科学态度和国际视野等六方面素养,能胜任装备制造、装备改造、装备运行与操作、装备安装与调度、装备维护保养、装备经营销售等中高端岗位工作,全面把握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中数控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电子专业培养面向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机电专业培养面向电气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生产领域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汽车专业培养面向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领域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如图3所示。

(二)统一“群链对接、校企耦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定位,深入研究专业群服务面向产业、行业和企业,厘清区域装备制造业相关的产业链、技术链、岗位链、创新链和人才链,以新发展思想为指导,创新校企合作機制,确立以共建核心项目课程、共享技术师资、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育技能人才为校企耦合媒介,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及时转换融入课程教学中,以职业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方法指导专业群建设,实现专业群、课程群、专业教师群、实训基地群、教学资源库全方位对接,四大专业统一建构“群链对接、校企耦合”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如图4所示。

(三)构建“基础相通、核心相近、方向相关”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瞄准装备制造业中下游产业链,将智能制造、智能过程控制、绿色生产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课程内容。以“基础互通、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原则,将“1+X”证书融入核心课程,校企联手开发“基础课程相通、核心课程相近、方向课程相关”对接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如图5所示。包括建设“思政+素养”多元融合的电子电工技术、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和装备制造业认知基础等4门共享的专业群基础课程;按多元整合、技术复合的原则建成车铣复合加工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智能装备控制技术等各专业核心课程群;按能力跨界融通、技术综合运用的思维,校企联合开发的思路建成智能制造技术应用、自动生产线安装与维护、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互选课程群。

(四)建设“虚实结合”五位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基地

围绕专业群复合型课程的实施,按职业岗位链对接实训基地链的思路,遵循“设备生产化、环境职业化、理实一体化”的原则,按“立体互通、领先实用”的标准,校企合作共建开放共享,具备专业生产实践教学、社会技术技能培训、企业真实生产、新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功能的高水平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包括通用能力训练平台、专用核心技能平台、综合产教融合平台三大模块。“虚实结合”实训基地架构如图6所示。

专业群通用能力训练平台包括电子电工基础、钳工技术、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等实训室。专业专用核心技能平台包括以“虚实结合”形式建设的数控技术实训中心、汽车综合实训中心、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电子技术实训中心等实训室。专业群互选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智能控制综合实训中心、智能制造综合实训中心、新能源汽车综合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室综合实训中心和数字孪生智慧工厂等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并且创新产教融合基地运行机制,试行校企共同投入资金、设备和师资,教学循环与生产循环融合,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四方受益的“双投入+双循环+四受益”的运行管理机制。

(五)打造“德技双馨”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群师资团队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重中之重。根据专业群“三阶段多维度发展”课程体系教学需要,积极实践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按“四有”好教师标准,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构建“双优+名师名匠+校企互通” 机制,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实施专业群带头人“双优”培养计划,培养具备前瞻职教理念、过硬专业技能、扎实专业知识、行业领军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开展“名师名匠引领”教学团队能力提升计划,以教学名师、技能大师、现代工匠为头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引领骨干教师开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技能提升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师”素养。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校企互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培养计划,通过校企互动,项目合作,提升教师团队技术技能水平。建立健全专业教师轮训制度,保障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支“德技双馨”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专业群建设成效

自组群发展以来,经过5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成效初现,智能制造专业群2021年被立项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向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毕业生;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引领带动学校其他专业群创新发展;服务区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县域综合类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探索出“番职模式”,引领示范作用明显。

(一)服务区域装备制造业发展贡献度明显

专业群与区域的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匹配度为100%,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支柱产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近5年为社会输送了3000多名中高技能型人才,促力提升广东“制造强省”战略的竞争力、话语权,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辐射同类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效果明显

专业群建设有关的机制体制改革、组群逻辑、建设路径、内涵提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专业群建设标准》《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等成果在国内同类专业群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先后有国内48家兄弟学校前来交流学习;“校企耦合、群链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明显,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开发的机械制图与CAD等2门广东省在线精品课程参培单位超236家,人数超3050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等2个项目成为广州市示范基地,被评为广东省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三)服务家长学生教师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家长对专业办学满意度达92.6%。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明显提升,近年来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奖26项,其中获省级奖励22项、国家级3项、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大赛三等奖1项。专业群教师专业化发展长效机制建立,教师队伍能力水平和结构不断优化。培养南粤优秀教师1名,市级职教名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5名;获立项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师团队开发并公开出版创新型教材4本;获省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奖励3项。

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因办学定位不同、学段不同等因素,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特殊性。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经验可借鉴、可参照、可模仿,但不可复制。番禺职校以针对装备制造业领域人才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建设“学科+产业”跨界组建的智能制造专业群,打造“群链对接、校企耦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职学校专业群内涵建设的发展之路,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装备制造业校企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防晒装备折起来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