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室内设计专业实习实训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

2023-09-28胡建新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技师室内设计协同

胡建新

引言

在技师学院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中,一直采用固化的教学模式,显现出明显的弊端,而引入实习实训的教学手段,明显改善了传统室内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和滞后的问题。通过实习实训手段,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建筑行业以及室内装潢行业涉及的材料、技术以及应用场景,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但在目前的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相关主体的协同性是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培养学生的协同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应用型室内设计专业实习实训模式的意义

(一)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引进实习实训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观念的改变,可以促进广大教师在室内设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创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时代教育精神,彻底改变传统的僵固、滞后的教学思维,与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对接,将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重点向实习实训模式构建工作方面转移,以创新的思维构建优质、高效的室内设计实习实训模式。技师学院的领导层和实训教师是观念转变的主体,通过实习实训模式,教师以教材为切入点,将实习实训课程与基础理论课程进行阶段性的分级考评,通过定期、有序的测试找到需要调整的环节,打造科学化、新颖化的实训教学模式,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通过实习实训教学,将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留给学生,将原本枯燥的问题进行活化,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激发探索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树立了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成为新课改最典型的教育成果。

(二)实训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

室内设计实习实训课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将原有的固态教学模式激活,通过影音、图像等形式取代死板的文字分析,让实训模式更灵活,实训内容更丰富,同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知识面得到拓展,在知识结构逐步完善的同时,促进了系统的整体构建。在实习实训模式的引导下,吸引了行业技师团队的加盟,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进行基础课程的编制和实习实训程序步骤的制定,加强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契合度。实习实训平台通过教学设计的制作、规范模仿、数字屏幕展示等多方面的内容,实现了多个阶段的实习实训引导,包括模拟训练、团队操作、个人独立完成项目等,真正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实习实训模式应用中,丰富的教学案例能够帮助学生对时代信息和行业动态进行直接、快捷的了解,学院也能够及时掌握室内设计行业最新的专业要求和入职标准,为所学的专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开辟路径,为应用型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

(一)概念

协同创新是指诸多创新主体形成的一种高效的创新模式,主体之间基于共同的利益基础、创新意愿,通过合理汇聚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将各个主体之间的壁垒消除,进而充分释放技术、人才、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各个技师学院的协同创新平台,是在政府主导、行业引领下,技师学院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组织牵头,与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其他的高校等创新主体,通过协议和契约的方式组建的利益群体,这些群体可以相互依赖、彼此融合、互相开放、互相促进。

(二)定位

技師学院通常不会接触国家核心的发展需求以及前沿的高科技,但能够贴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小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所以,技师学院室内设计协同创新平台,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中小微企业为对象,通过对相关创新力量的吸引和汇聚,重点解决先进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合理协同服务组织和创新。

(三)主体

技师学院既是协同创新的倡导者,更是最终的受益者,因为技师学院多数具备企业或者行业的办学经验,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是学校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助力,借助人才培养、科研经验、专业布局和研发团队、仪器设备等诸多方面的优势,进行平台的构建。中小企业是区域协同创新受益者和需求者,政府是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的宏观主导者和推动者,而行业是区域协调创新平台重要的参与者和实际的指导者。

三、应用型室内设计专业实习实训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策略

(一)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合力

技师学院的室内设计专业实训包括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训教学平台,最核心的是专业实训平台。该平台的组成内容包括师资、实习场地、课程、实训设备、实验室等资源。协同机制的真正意义,就是在室内设计专业实训平台建设中,统筹安排这些关键的资源,不同专业都能获取和共享这些资源。所以,室内设计专业实训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首先要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评估,通过对资源分布系统的整合和梳理,找出实训资源的“缺口”,例如设备、师资、场地等。同时,要将自身的优势实训资源与外界主体共享,进而真正形成与校外科研机构、校内其他实训室、政府、企业等主体进行合作,从而获得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训资源。同时,应用型室内设计专业主要依托计算机,所以必须将计算机资源以及数字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实训资源的挖掘和共享。

(二)资源共享促进合作

在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过程中,要通过与外单位的合作构建稳固的资源共享和共赢的关系。以长久的合作为出发点,以共赢的理念为纽带获取各方信任,通过公平公正的规则构建牢固的命运共同体。例如,室内设计专业的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对于技师学院而言,希望通过建筑企业的设施、施工现场以及师资开展相关的实训,而在企业方面则是希望依托学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发掘后备人才,并利用院校的师资和技术优势获取优质的设计成果和技术经验。由此不难看出,校企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稳固而长期的合作。

(三)完善长效协同机制

实习实训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最关键的环节是形成合理高效的机制。为了真正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以及协同创新,需要解决诸多机制问题。第一是组织管理机制;第二是信息沟通机制;第三是绩效评价机制;第四是权益分配机制;第五是资源共享机制。权益分配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是五个问题中的重点,因为价值导向要依托评价系统,实训平台搭建的方向和力度都取决于不同的绩效评价;与此同时,实训创新平台的构建涉及诸多的利益实体,倘若不能妥善解决利益分配问题,会严重影响协同创新平台的长久发展。

(四)实习实训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纵观整个室内设计的市场趋势,因为最近明显紧缩的新建房地产项目,也会影响到市场用人需求,技师学院虽然依旧具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但室内设计专业的岗位需求有所缩减,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扁平化就业”。将学生的潜力和特点发掘出来,进行就业面的拓展,可以通过既有的协调育人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实习实训单位,为学生创造与室内设计相关的岗位实习机会。另一方面,要注重通过“社会能力需求”引导“专业能力需求”。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多数是以学校为主,以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需求为基础融入企业资源,存在市场对接不完善的问题。但事实上,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才是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有效措施。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不难发现,就“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而言,企业更重视学习能力。也就是说,针对在校期间的专业课的技能,企业通过短期的培训也能够获得,但学生对技能知识的以及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多学科融通的能力,才是企业对人才的关注重点,也是养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未来的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阶段就可以有效介入,由多个企业提出人才能力的需求,学校则是以育人为出发点设置不同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和考核方式,将学习方式引导作为培养的重点,确保学生在学校时即可适应企业设计师的工作模式。

(五)建立实验室为学生实训提供实践途径

室内设计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是未来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向;而室内设计专业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要充分了解设计手段、装饰材料、施工工艺等。因此,在实习实训协同创新平臺的搭建中,通过室内设计实验室的构建,以及进行材料展示空间的提供,提升学生设计技能、丰富其设计视野,是最有效的手段。第一,在室内设计实验室中,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地垄结构、轻质隔墙措施、房屋吊顶结构等,在材料展示空间学生可以掌握室内装饰使用的材料和种类,并可以清晰直观地认知材料的型号名称、表面纹理、生产规格等,真正打破了传统的只是通过电脑视图的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悟工艺设计与材料选用的关系。第二,在室内设计中施工设计是重中之重,施工图纸是设计的唯一标准,借助构建的实验平台,学生能够在持续的演练中形成尊重标准、规范绘图的良好习惯,不但养成了学生的规范意识,而且可以在协同创新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工程类实训项目设计如图1所示。

(六)在实训模式中对接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

实践证明,职业教育院校室内设计的课程标准不完全等同于就业后的行业标准,怎样将学校知识与行业和职业标准有效对接,是技师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实习实训协同创新平台的主要任务。实训实践经验显示,在提升学生技能全面性、专业性的尝试中,最关键的前提是获得职业资格。室内设计行业设置的职业资格包括室内装潢设计师、助理室内设计师、工艺美术工程师等,学生通过获得这些职业证书,带动其实习实训的积极性,有效拓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室内设计实习实训协同创新平台的核心理念是开发学生的工作能力、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实训课程体系围绕这条主线,让学生在实训实践中获得行业新知识,掌握室内设计领域的新技术以及相关市场的新材料,促进其职业竞争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在技师学院的教学体系中,实习实训教学是实践性和职业性实现的重要保障,通过室内设计专业实训体系的高效构建,形成实习实训考核与理论成绩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旧面临着诸多结构性的矛盾,比如建筑学专业建设与室内设计行业需求之间出现的矛盾,因此,搭建室内设计专业实习实训协同创新平台,是解决矛盾、提升实训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深度了解行业形势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社会能力需求”引导“专业能力需求”,切实依托企业项目,促进实训与区域建设相结合,实习实训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合理改进校企合作的方向和模式,切实发挥产教融合下的协同育人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晁艳.职业导向下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改进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1(9):249-250.

[2]刘云峰.“互联网 +”背景下构建土木建筑设计类高职专业PS职业技能网络训练平台的实践与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1(31):47-49.

[3]郭俊明,杨健,何觅然.建筑学专业“工程实训”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J].科技风,2021(10):24-25.

[4]黄能朗.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8(25):278.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技师室内设计协同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