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鲜族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探析
2023-09-28张晓宇
张晓宇
(辽东学院朝韩学院,辽宁丹东 118001)
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由鸭绿江、图们江以南的朝鲜半岛陆续迁入、定居东北地区而逐渐形成的跨境民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 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朝鲜族总人口为1 702 479 人, 其中辽宁省朝鲜族人口为24.1 万人[1],居全国第三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六大门类。 辽宁朝鲜族依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人口分布、生产方式与经济、文化与信仰等,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宁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曲艺、传统游艺、民俗等方面[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是民族记忆的背影,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是指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潜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创造、创意和创新性转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3]。 2021 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代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提供根本遵循;2023 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的印发,强调推动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为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1 辽宁朝鲜族非遗概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 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为保护朝鲜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经济振兴, 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 辽宁朝鲜族申遗工作取得了卓越成绩,不仅成功申报了多项国家级非遗,也获批了多项省、市级非遗代表作。 截至目前,辽宁朝鲜族共有国家级非遗5 项,省级非遗7 项,市级非遗若干项,其中国家级的5 项非遗分别是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朝鲜族农乐舞、朝鲜族花甲礼、朝鲜族盘索里、朝鲜族秋夕节;省级的7 项非遗分别是朝鲜族民间故事、朝鲜族传统说唱艺术、朝鲜族传统“掷柶”竞技游戏、朝鲜族民歌、朝鲜族传统婚礼、朝鲜族象棋和朝鲜族上元节。从类别来看,国家级非遗包括民间舞蹈2 项,民俗2 项,民间音乐1 项;省级的7 项非遗包括民间文学1 项,民间音乐及传统音乐2 项,传统竞技游戏2 项,民俗2 项。 从申报地点来看,沈阳市现有省级非遗3 项,铁岭市有国家级非遗3 项、省级3 项, 本溪市有国家级非遗1 项, 丹东市有国家级、省级各1 项。 这些数字,正是辽宁朝鲜族非遗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丰硕成果的具体反映。
1.1 辽宁朝鲜族舞蹈与音乐类非遗
朝鲜族勤劳朴实、能歌善舞,民族歌舞承载了朝鲜族的历史文化,是朝鲜族的精神财富。节日或劳动之余,朝鲜族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生产生活成为朝鲜族歌舞创作的根本与源泉, 因此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歌舞演出风格和表现形式。 朝鲜族具备能歌善舞的天赋,音乐与舞蹈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流传至今的音乐、舞蹈是朝鲜族民族特色的外在表现形态。 本溪和铁岭申报获批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农乐舞,它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 欢庆丰收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也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朝鲜族农乐舞由假面舞、小鼓舞、长鼓舞、象帽舞等组成,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4]。 农乐舞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已融入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2009 年,朝鲜族农乐舞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民间表演和流传的朝鲜族说唱艺术,是“说”“唱”“舞”三者的结合。表演时以说唱为主,演员身着民族传统服装,一人饰演多个角色,用长鼓伴奏,以“短歌”开头,伴以舞蹈来叙述一个长篇故事。传统说唱艺术取材于民间, 大多是由流传于朝鲜半岛的民间故事和传统小说改编而成,且形成独立的曲目,代表作品有《春香传》《沈清传》《兔子传》等。 朝鲜族说唱音乐盘索里是一种将音乐、文学、表演、叙事融为一体的音乐形式,具有一人多角,“化入化出”,以唱为主,说中有唱,唱中带说的表演特色。 盘索里传统节目多取材于《春香传》《沈清传》《兴夫歌》等朝鲜族的传统故事,是朝鲜族十分喜爱的音乐形式。民歌是朝鲜族音乐中最珍贵且具有较高价值的艺术, 朝鲜族称民歌旋律优美,歌词朴实淳厚,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丹东地区的朝鲜族民歌以朝鲜平安北道地区的传统民谣为主,如《场打令》《新高山打令》《碗打令》《阳山道》《农夫歌》等[5]。
1.2 辽宁朝鲜族礼仪、节庆等民俗类非遗
朝鲜族十分注重礼节,讲究礼貌,有自己独特的礼仪文化,素有“礼仪之族”之称。 能歌善舞的朝鲜族,节庆活动不仅丰富多彩,且有明确的礼仪规范。流传于丹东市的朝鲜族国家级非遗——花甲礼,是朝鲜族寿礼的重要礼仪之一。 19 世纪末,朝鲜族花甲礼从朝鲜半岛传入丹东,后在宽甸、凤城和东港等地广泛流传,迄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6]。自古以来,朝鲜族就把尊重老人视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 花甲礼是儿女们向父母表达孝心的礼仪,弘扬了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美德,有助于促进社会风气的良性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秋夕是欢庆丰收的农家节日,也是农耕社会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铁岭市的国家级非遗——朝鲜族秋夕节,具有鲜明的民族习俗特色,生活在铁岭、开原、昌图、西丰的朝鲜族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秋夕节家族团圆吃松糕、 打糕及新稻米饭和喝新稻米酒的饮食习惯,以及喜庆丰收跳农乐舞、玩黄牛游戏、赏月、祈祷祝愿等许多古老的民间传统习俗[7],特别是还保留着妇女们在月光下手拉手欢跳民俗舞蹈“江江水月来”的传统节日习俗。铁岭市省级非遗——朝鲜族上元节,是朝鲜族民间传统农庆节日,铁岭地区上元节挑福水、喝“聪耳酒”、吃五谷饭等习俗比较典型且保留完整,具有独特的价值。省级非遗——朝鲜族传统婚礼,是朝鲜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不断融合发展而形成,是儒家文化的具体显现,其形式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为儒家文化传播发展和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1.3 朝鲜族民间文学与传统体育和游艺类非遗
铁岭市省级非遗——朝鲜族民间故事, 蕴藏着中国朝鲜族先民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 承载着朝鲜族民族文化中重要的口述史记忆, 全方位反映了朝鲜族的亲属关系、婚丧祭礼、官职制度、民间信仰及古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等,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极高的文化价值[8]。沈阳市省级非遗——朝鲜族“掷柶”竞技游戏,是一项融文化、体育、游戏于一体的民俗活动,深受男女老少喜爱,现已成为沈阳市朝鲜族民族节日的重要比赛项目。 沈阳市省级非遗——朝鲜族象棋,是一项开发智力、提升礼仪及综合素质的高雅传统竞技娱乐项目。
2 辽宁朝鲜族非遗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朝鲜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地域特色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和内容多样的民族。 辽宁作为朝鲜族最早的迁入地,也是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拥有较丰富的非遗资源,辽宁朝鲜族非遗具有“地域特色鲜明、民族特色浓郁”“娱乐性、参与性强”“历史悠久、重视传承”等显著特点。 辽宁是全国民族工作大省,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尤其是2009 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出台以后,辽宁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位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多措并举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朝鲜族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多措并举,加大非遗宣传力度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党和国家对文化工作的要求可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近年来,辽宁省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文化宣传方面多措并举,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非遗。 比如,拍摄大型文化专题片《传承》,以纪录片的形式集中介绍辽宁省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融合传统技艺、人生体验、历史文化展示于一体,用影像的力量记录文化精髓。 专题片在辽宁文化共享电视频道和辽宁省文化馆云平台等多渠道播出, 为观众搭建了走近传人、感悟文化的平台。此外,各市、县朝鲜族文化艺术馆、非遗中心借助非遗日、少数民族运动会、朝鲜族游园会等重大节庆活动, 主办或承办各种非遗图片展、“活态展”, 图文并茂或沉浸式的非遗体验,让广大观众近距离地感受源远流长、 极富特色的朝鲜族非遗文化魅力。
2.2 开创“非遗+”等跨界融合新模式
辽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几年来,辽宁省采取了“非遗+剧场”“非遗+记录”“非遗+文物”“非遗+校园”“非遗+芭蕾”“非遗+交流”“非遗+企业”“非遗+志愿者”等跨界融合新模式,进行非遗保护、传承及利用。 辽宁省的“非遗+”模式涉及领域广泛且深入,在全国独树一帜。 当前,辽宁朝鲜族非遗也同省内其他非遗项目一样, 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有序推进,即“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铁岭、沈阳、丹东等辽宁朝鲜族非遗资源较为集中的城市,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开发工作。 例如,铁岭朝鲜族农乐舞传承人李永浩、 铁岭朝鲜族文化艺术馆馆长及其团队多次走进辽宁大学、 各朝鲜族中小学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深切感受源远流长的朝鲜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沈阳通过联合其他城市共同举办“非遗青春攻略”等大型非遗交流活动,为非遗文化提供展示的舞台和交流的平台, 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要目标,探索文商旅融合发展、文化消费升级新路径。丹东宽甸三道河朝鲜族民俗村把“朝鲜族布织”项目与旅游结合起来,释放了传统技艺的价值,既让传承人有了稳定经济收入,又为文化演出增色;安东老街开启“非遗+剧场”的新模式,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入驻,现场表演,提升传统商业的品位。
2.3 辽宁朝鲜族非遗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辽宁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保护为本职、传承为本分、利用为本事,将非遗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 深入挖掘非遗产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形势下, 朝鲜族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重申报、轻保护。 有些非遗项目申一旦进入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工作似乎也就此终结,更谈不上后续开发利用。二是宣传手段不够丰富。目前辽宁朝鲜族非遗宣传主要以线下展演、静态图片展示或作为非遗专题纪录片中的一部分内容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手段单一,信息化平台利用不充分。三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消费价值观的转变, 有些朝鲜族非遗资源在转化过程中由于产出量小、工期长等原因濒临消亡;抑或是非遗资源缺乏创造性、创新转化和产业化运作,非遗产品的外观、性能、品质、功能设计等与市场严重脱节,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四是部分朝鲜族非遗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或开发利用不活跃,受政策滞后、政策落地存在“脚手架”、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限制,文化资源未能转化为明显的经济优势。五是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 辽宁各地区朝鲜族非遗资源开发以单打独斗的形式进行,彼此间关联度低,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3 辽宁朝鲜族非遗资源开发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非遗资源的保护首先要以“不破坏非遗生态”的前提下,再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要求,最终实现非遗的创新发展。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归根结底,创新与转化才是对非遗文化的最好传承。
3.1 提高朝鲜族非遗保护意识,拓宽宣传渠道
辽宁每一个朝鲜族非遗项目的成功申遗, 其背后离不开各地区市委、市政府、文化文艺工作者、传统文化爱好者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不遗余力的努力。随着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确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爱国潮文化,加速了国潮文化的兴起。非遗也毫无悬念地成为新国潮, 成为当代年轻人文化消费的热门关键词。 所谓“非遗国潮”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连接现代生活,参与并引领国潮发展。申遗时代,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辽宁朝鲜族非遗, 各非遗保护单位应创新方式方法, 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方式加大非遗宣传力度,让更多人走进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在科技发展高潮迭起的多元社会生态中,抖音、快手、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等新的技术和工具开启了更加广阔的互联网空间,为非遗走进大众生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选择。辽宁朝鲜族非遗也要顺应时代前进潮流,借助多元化、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宣传非遗,让非遗走向年轻人,走向大众。辽宁朝鲜族非遗宣传也可以借鉴陕西、江苏等文化大省的成功做法与经验,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及西安各景区购票时,需关注博物馆公众号、“西安本地宝”等公众号后方可购买。游客即使结束行程, 也会定期收到公众号推送的文物科普及文化信息,从而更全面、深入了解文物及当地的历史文化。
3.2 传统与创意有机融合,让朝鲜族非遗“连接现代生活”
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创造创新创业的新时代, 传统文化要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走近现代人的生活。非遗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找到朝鲜族非遗和现代生活的契合之处,让呆板、抽象的非遗文化鲜活、水灵地呈现在大众面前,用时尚化的方式解读和转化古老的非遗文化, 是当前辽宁朝鲜族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得以实现的必由之路。文创产业和国潮国风的兴起,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辽宁朝鲜族非遗元素可以为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提供文化素材和创意源泉,反之,文创产业为非遗提供了融入现代社会的平台;另一方面,融入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自带文化基因, 是消费者眼中值得入手的国潮产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等发布的《2021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发展报告》显示,淘宝、天猫平台上的非遗消费者数量、 人均消费支出连续3 年增长,购买非遗商品已在年轻人中形成潮流;非遗商品消费者规模过亿,“85”后、“90”后是非遗商品消费的主力[9]。 在非遗走向文化消费市场的环境下,辽宁文创行业应抓住当前机遇,以朝鲜族非遗,乃是全省非遗文化为创意符号,在保留非遗文化之根的前提下,设计出更多实用性强且符合现代人审美, 尤其是能够吸引年轻人眼球的文化产品, 让非遗创新融入烟火气,使其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完美结合。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举世闻名,“政府主导、 全民参与” 的发展机制及强大的动漫产业是日本文创产业取得成功的动因。 辽宁朝鲜族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可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比如,根据辽宁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与景观风貌,结合朝鲜族非遗元素,设计出包括食品、玩具、文具、纪念品等不同种类且风格迥异的文创产品, 食品类的产品要取材于朝鲜族特色食材,外包装设计应使用各地区文化特征明显、辨识度高的标识;玩具、文具和纪念品类文创产品在设计时,应充分挖掘朝鲜族民间故事、民间舞蹈等非遗中蕴含的特色文化元素, 使古老的非遗元素以生动活泼、亲民的形象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在讲求“量”的同时更该追求“质”,要做到做工精细、精美,避免同质、劣质产品的出现。
3.3 发展朝鲜族非遗文旅小镇,让群众富起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提出了“社区营造”的概念和计划,日本也有过“文创造镇”的发展经验,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均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将优秀传统文化视为旅游发展的根基。 辽宁朝鲜族非遗资源密集的城镇区域可以在合理借鉴日本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打造“非遗小镇”,以文化兴镇的新方式促进文化资源型乡镇建设, 探索非遗小镇创新发展的路径体系。所谓“非遗小镇”,是指以特色非遗资源为基础,以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为方式,传承和弘扬独具特色的区域传统文化, 影响和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区域。非遗小镇是地域概念,可以是一个村镇、一个集群、一个街区等。
沈阳和铁岭是辽宁朝鲜族非遗资源较为集中的两个城市, 沈阳市的明廉地区、 满融经济区和西塔街;铁岭市的银州区龙山乡;开原市的新城街、老城街、兴开街、八宝镇;铁岭县的腰堡镇、凡河镇、双井子镇及昌图县的宝力镇等都是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其中,西塔街是仅次于美国韩国街的世界第二大朝鲜族风情街,也是东北三省除朝鲜族自治州、县以外的最大民族聚集区域;铁岭的银州区、开原市、昌图县宝力镇等也都已形成了以朝鲜族风情民俗为标志的民族用品和小吃城等商业街区[10]。 沈阳和铁岭两地具有良好的朝鲜族文化基础,且两地相邻,因此在集餐饮业、 文化娱乐和朝鲜族特色商业为一体的西塔街或铁岭朝鲜族非遗主要保护单位——朝鲜族文化艺术馆的所在地银州区打造“辽宁朝鲜族非遗小镇”,是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的重要路径, 也是当前朝鲜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非遗小镇”的建设要以朝鲜族文化及其活态传承、创新利用为核心,将省内各地区的朝鲜族非遗项目汇聚一堂,变“单打独斗”为“攥指成拳”,通过静态展示、动态演示及沉浸式体验的模式,再辅以科技手段,让游客全方位体验传统文化之美,留住游客的脚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使之成为辽宁经济增长新引擎。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辽宁作为资源丰厚的非遗大省,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带有地域性和民族特征的朝鲜族非遗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深刻把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要求, 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兴盛, 扩大“非遗”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国家安定团结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