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乡村产业振兴问题研究
2023-09-28杜雪立冯雪娟李家谊呼伦贝尔市委党校
杜雪立 冯雪娟 李家谊 呼伦贝尔市委党校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本,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
一、乡村产业振兴的意义
(一)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产业兴,则经济兴,农村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产业是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发展才能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把乡村产业振兴作为首要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转换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心,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构建地域特色鲜明、承载乡村价值、创新创业活跃、利益联结紧密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打造“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之间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更好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1]。
(二)乡村产业振兴是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要充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农业生产就要逐步走上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发展道路。通过全局战略谋划与系统对策设计来着力解决好“谁来种地、种在哪里、怎么种地”三大关键问题,通过“藏粮于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三大战略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而这三大战略必须靠乡村产业振兴来实现。
(三)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载体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2]。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基尼系数、城乡收入比和高低收入比仍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长期存在的城乡差距对实现共同富裕形成重大挑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内部发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把农业的蛋糕做大。而乡村产业的特点是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乡村产业必然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载体。
二、呼伦贝尔市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国家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的支持下,呼伦贝尔市乡村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效果。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中有增
截至2020年,呼伦贝尔市一产增加值达290.6亿元,比“十二五”末期增长9.3%,5年年均增长1.8%。粮食产量达120.8亿斤,约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六分之一,连续9年稳定在120亿斤以上,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排在内蒙古自治区前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34.8万头只,同比增长2.9%。全市具备了120亿斤粮食、22万吨肉类的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成为全区乃至全国重要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全面完成160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2020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281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471万亩。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全市大豆种植占比50%、玉米21%、小麦11%。同时,呼伦贝尔市立足自然资源优势,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形成了12个区域特色产业带,并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建设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肉羊、肉牛、奶业、饲草饲料等8大产业集群。目前,玉米、肉羊产业集群已达100亿级以上,大豆、肉牛达70亿级以上,小麦、奶业达20亿级以上,马铃薯、饲草饲料达10亿级以上。
(三)农牧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
截止2021年底,呼伦贝尔市种植业标准化面积达到1920万亩,标准化率达到77%,位居内蒙古自治区前列,保护性耕作占全区60%以上,耕地轮作占全区47%,深松整地面积达到全区最大;药化肥保持负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2660万亩,有效减轻农药面源污染;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设区市;积极开展种业科研,呼伦贝尔市培育的 “蒙豆640”“蒙豆1137”等品种被评为国审品种,大豆种质育种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产业化程度显著提高
呼伦贝尔市出台加快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在农垦集团、伊利乳业、齐鲁制药、东北阜丰、呼伦贝尔肉业集团、伊赫塔拉和首农集团等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推动农牧业产业化提档升级。2021年,全市8个产业集群总产值达460亿元,市级及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65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6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0家。国家大豆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草原肉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及自治区现代化农牧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呼伦贝尔市紧密型农企利益联结比例达62%,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65%,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36个,旗县级示范社510个,旗县级示范家庭农牧场403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555个。
(五)品牌建设不断增强
呼伦贝尔市成功完成呼伦贝尔草原羊肉、牛奶、大豆等8个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和授权。同时通过举办一系列宣传推介会,搭建呼伦贝尔物产供应链管理平台,建成中俄蒙物产中心等,充分展示“呼伦贝尔”金字招牌优势特色,8个区域公用品牌全部入围2020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呼伦贝尔黑木耳”分别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全国绿色农业十大蔬菜地标品牌”称号[3]。
(六)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农牧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2016年到2020年,全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540元增加到17796元,年均增长8.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由2.3下降到2.03。2021年全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88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下降到1.96。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需要看到呼伦贝尔市乡村产业发展新的问题或矛盾正在逐渐积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资源约束趋紧与初级产品需求增大的压力
一方面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纵深推进,呼伦贝尔市生态保护压力持续加大。全市生态空间总面积为185006.1平方公里,占全域面积74%。为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全市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253个,优先保护单元。共149个,面积占比为73.19%;重点管控单元,共93个,面积占比为5.11%;一般管控单元,共11个,面积占比为21.7%[4]。而呼伦贝尔市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相对粗放,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性较强,资源环境约束仍然是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另一方面,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初级产品供给面临压力,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由“吃粮靠返销”变为粮食净调出省区,到成为国家“粮仓”“肉库”“奶罐”。2021年,呼伦贝尔已经具备了685万吨粮食、27万吨肉类以及64万吨鲜奶的综合能力。从粮食生产来看,呼伦贝尔粮食产量占自治区的18%,其中大豆产量占自治区的78%。由此可见,呼伦贝尔对于保障全国初级产品供给特别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重大。
2.乡村产业规划不科学、布局散、规模小
从呼伦贝尔市产业规划来看,在县乡村层面缺少“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分类规划。呼伦贝尔市很多旗市是“一县多业”,有的旗县甚至规划有十大产业集群,有的乡镇提出“一乡兴六业”。很多旗县由于主导产业不明确,没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直接导致各旗县在选择产业时没有突出自身特色。产业布局散主要是体现在很多加工企业是分散在村庄里,这容易导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使产业在空间上难以集聚,资金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乡村产业规模小,从主导产业看,主要体现在现有八大产业集群仅有玉米和肉羊两个产业集群超百亿。
3.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占比低,品牌意识不强
名特优新农产品指在特定区域(原则上以县域为单元)内生产,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商品量,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市场,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高并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登录公告和核发证书的农产品。开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工作,大力培育农业农村品牌,是贯彻落实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的重要内容。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将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作为推进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从2019年9月到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共有429个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总数位居全国前列。而呼伦贝尔市仅有36个,占自治区比重仅为8.39%。从产品种类看,呼伦贝尔市有很多优势农畜产品尚未进入名录,比如玉米、牛肉、奶制品,等等。从申报地区分布来看,呼伦贝尔市有很旗市区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品牌意识不强。
4.乡村三产融合度低,产业链松散残缺
呼伦贝尔市是农旅融合与农商融合的模式,呼伦贝尔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5%。由于呼伦贝尔市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阻碍了三产业融合效果,比如呼伦贝尔草原的牛、羊每年的出栏率很高,品牌价值强、电商宣传也很到位,第三产业旅游业甚至通过线上认领牛羊旅游创新模式延伸了产业链,正常应是一个很好的三产融合状态。但是由于呼伦贝尔市肉类加工业加工能力不足,每年秋季大量的牛羊流到外地加工,直接导致价值链受损。
全市农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之间未能形成完整一体的产业链。从产业链加工环节来看,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这一现象在大豆产业中尤为突出,从呼伦贝尔的种植结构来看,大豆占50%,但是大豆加工业严重不足。以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例,2021年鄂伦春旗大豆产量46万吨,而大豆加工企业仅有5家,年加工大豆5万吨,加工率仅为10%。2021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大豆产量50万吨,而大豆加工企业仅有4家(含在建),年加工大豆1.55万吨,加工率仅为3.1%。从产业链销售环节看,物流成本高,尤其是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绿色农畜产品是呼伦贝尔市的优势和特色,但是绿色农畜产品输出需要冷链物流支撑。呼伦贝尔市地理位置决定了运输成本高的事实,甚至抵消了品牌产生的溢价。由于冷链物流成本过高,使得一些大企业都“望而生畏”,龙头企业就是产业振兴的“金凤凰”,如何吸引并留住“金凤凰”是呼伦贝尔市乡村产业振兴迫在眉睫的问题。
5.农民利益联结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呼伦贝尔市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农业农村后把大部分产业链利润拿走了,农户在合作过程中只能获得土地租金即流转收入,无法享受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增值的收益。国家一些补贴直接补给专业大户,合作的农民没有直接享受到相关补贴。小农户在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议价能力弱、缺乏话语权,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联结机制。合作模式基本都是年初投入资本,年底等分红,有时候分红甚至远低于银行利息,名义上是与企业或合作社的利益绑在一起,实际上却是被企业或合作社“牵着鼻子走”。
农民利益联结的制度不完善还体现在思维模式还没有从产业帮扶向产业振兴转变,利益联结的目标仍停留在少数贫困户快速脱贫层面,而不是面向全体农民长期稳定增收。
三、呼伦贝尔市乡村产业发展对策
(一)乡村产业振兴要肩负政治责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确保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树立大食物观这一重要论断,不仅系统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及其保障思维,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指明方向[5]。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人民一直习惯将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统称为粮食,而食物的概念比粮食的概念更加宽泛一些,包含粮油、肉蛋奶、蔬菜瓜果等一切可食用的食物。树立大食物观,并非不重视粮食安全,而是从传统的粮食消费观念中跳出来,树立科学的食物消费观念[6]。
1.树立大食物观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我们要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十三五”期间呼伦贝尔市的粮食产量稳定在12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2680公斤,而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有484公斤,呼伦贝尔市属于粮食净调出地区,必须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呼伦贝尔市一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加强耕地保护与建设;二要建立科学的耕作制度,坚持耕地轮作、坚持秸秆还田、坚持深松整地;三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行规模化作业。通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形成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作业,才能使单产提高;四要抓住种子这一关键因素,推动农牧业科技创新。
2.树立大食物观要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
大食物观需要面向“大系统”,这既包括来自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的主食与副食,也包括来自微生物资源的食用菌、人造肉等特色新型食品。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每天的粮油菜肉消耗量分别达到70万吨、9.8万吨、192万吨、23万吨。满足如此庞大的食物消费需求,需要主食副食一起抓,植物、动物、微生物一起利用。只有多途径地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才能确保“中国饭碗”底气更足、成色更亮。呼伦贝尔市要充分利用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的资源优势,用好大自然的馈赠,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加快构建粮经饲、种养加、农牧渔协调发展的食物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呼伦贝尔要扛起政治责任,树立大食物观,不仅要为中国人的饭碗提供更多的好粮食,还要提供好肉、好奶、好鱼、好果、好菜。
(二)乡村产业振兴要坚持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节约集约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乡村产业振兴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要坚持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
1.乡村产业的选择与培育要体现集中的原则。
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从自给自足向规模化发展。规模化生产要求乡村产业不可品种分散,必须集中。呼伦贝尔市从绝对优势原则出发,选择“一县一业”主导产业,从比较优势的原则出发选择“一乡一特”乡村产业和“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结合本地实际,在产业振兴上,重点实施了“做强一主(大豆产业)、带动三特(中草药产业、紫苏产业、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战略。从耕地面积、积温和降水等自然条件上看,鄂伦春自治旗具备了种植大豆的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出发鄂伦春自治旗选择了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草药产业、紫苏产业、食用菌产业三大特色产业,通过科学规划、品牌打造、精深加工等措施,鄂伦春自治旗的三大特色产业正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2.乡村产业的空间布局要体现集聚的原则。
产业聚集理论告诉我们,同一产业越多的企业聚集一个空间,就越有利于企业所需要生产要素的聚集。这些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能源、运输和其他专业化资源。而生产要素供给增加,就会降低产业平均生产成本,最终使产业更具竞争力。布局乡村产业一要科学规划,在特定区域内要形成连组、连村、连乡成片的空间集聚,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截止2021年底,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的红干辣椒产业已经形成60万亩种植规模。正因为空间的集聚,为溯源监控,技术保障、延长产业链条提供了可能,使开鲁县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集散地,享有“红干椒之都”美誉。二要以产业政策为导向,推进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中。园区的选址要从内聚要素、外拓市场、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进行全面规划。比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的京蒙协作乡村振兴产业园区规划非常科学。截止2021年底,呼伦贝尔市大杨树地区及周边年产大豆60余万吨、特色农副产品产量也较大,有农产品资源优势;大杨树镇作为物流节点镇,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物流畅通,在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
3.乡村产业资金配置要体现集约的原则。
乡村产业振兴要体现“扶强不扶弱”,所谓强的产业一般都是主导产业,这些主导产业的特点是产值高,产业关联度强,吸纳就业人数多,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影响大。对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一定要集中配置资金,防止“四面出击”和“撒芝麻盐”现象。因为现在的乡村产业项目和资金都是入库管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完全可以统筹使用补贴资金。
(三)乡村产业振兴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科学布局特色产品、产业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自治区“量身定制”的行动指南,是呼伦贝尔市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路径选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要求,也是全方位、全区域的要求。所以在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时必须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因地制宜,利用呼伦贝尔市的绝对优势“绿色”来抢占市场,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
1.积极推进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呼伦贝尔市名特优新农产品自带竞争优势,而这些自带的竞争优势是我们良好的生态环境赋予的,但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的问题。按照经济学原理,只要明确界定产权(碳排放权),洁净空气便可借助碳排放指标进行交易。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各种生态要素需要先找到委托品,才能形成赢利模式[7]。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与我们要寻找的委托品不谋而合,完全可以通过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外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申报范围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产地初加工产品,这恰是呼伦贝尔市的优势。呼伦贝尔市可以通过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来获得品牌溢价,从而弥补深加工不足损失的价值。所以呼伦贝尔市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应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培训、做好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工作,同时及时开展获证产品年度确认工作,加强日常巡查、现场核查等跟踪管理,切实维护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信誉和公信力。
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疫情时代乡村旅游新模式。
呼伦贝尔市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全力实施旅游业优先发展战略;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呼伦贝尔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全力推动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向全空间、全季节、全要素的高端化目标迈进。乡村旅游自然是全空间范围之内,截至2019年底,呼伦贝尔市已经具备了350家旅行社、54家A级景区、123家非A级景点、43家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11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的旅游规模。从数量到质量,从线上到线下,呼伦贝尔正全方位擦亮全域旅游的“金字招牌”。旅游收入已经成为农牧民致富的主要收入。
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危中求机,积极探索旅游新模式。一是要充分利用旅游数字化平台,大力发展乡村云旅游。可以举办主题直播,记录农村、牧区、林区平常百姓生活,比如网上直播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部落生活细节、巴尔虎草原牧民那达慕盛会、农村春耕秋收的场景等,为网民开辟线上畅游呼伦贝尔市的通道。二是鼓励本地乡村游。在当前的形势下,从全国的监测数据来看,游客的出游半径正在不断缩小。在2019年的“五一”假期,游客的出游距离超过270公里,但在2022年的“五一”假期,这组数据已经收缩到130公里以内。目的地游半径更是从2019年的15公里,缩短到现在的4.7公里。对于本地人而言,“本地游”不仅可以节省经济成本,还可以节省时间成本。与其跟团到人山人海的景区里“到此一游”,不如在本地农村牧区旅游,住民宿、品民餐和家人一起享受农村牧区新鲜空气、绿色食物、放松心情。对地区而言,“本地游”有助于振兴地方经济,带动餐饮、交通、住宿等多行业发展。所以对本地乡村游应给予更多的扶持,例如发放旅游消费券,实行弹性休假,针对私家团和小团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市场服务,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公共服务。只有提升旅游消费的品质,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
(四)乡村产业振兴要以“三产融合”为根本途径,及时补链连链强链,畅通产业循环
“三产融合”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途径。而农产品加工业是融合的重点产业,是连接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行业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
针对上述呼伦贝尔市乡村产业中三产融合度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以及农畜产品的冷链物流建设滞后的问题,应加大对农牧林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金凤凰”,同时要发挥好服务型政府的作用,种好“梧桐树”留住“金凤凰”。具体而言,一是加大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和冷链物流业政策扶持力度,做到助企补链。二是盘活全市现有各种开发区,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助企连链。呼伦贝尔市有9个旗市属于国家级限制开发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要求必须要科学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呼伦贝尔市可以利用内蒙古自治区“五大起底”行动的大好契机,特别是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行动,为限制开发区的9个旗市带来可能的发展空间。同时有关部门要转变思维模式,跳出当地谋发展,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与盘活的开发区对接,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企强链。
(五)乡村振兴要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建立紧密型利益链接机制
2020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要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农户能干的尽量让农户干,企业干自己擅长的事,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8]
针对呼伦贝尔市出现的具体问题,笔者建议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应该多鼓励联合合作的模式特别是股份合作的模式,所以要加快全市农村牧区“三变”改革的步伐,重点增加农牧民的资产性收入。由于资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资产性收入增长要快于劳动性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最终也是要取决于农牧民资产性收入的增长。股份合作的模式一方面使国家给的惠农政策补贴人人都能够享受;另一方面走股份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牧区现代化试点之一的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的芒来嘎查,2019年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的新型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成立了全旗第一个新型股份制畜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整合39万亩草场,并开展对牲畜的评估、股权的量化以及相关制度的完善。2020年芒来嘎查集体分红收入48.36万元,比2019年增加23.36万元。芒来嘎查通过建立合作社,整合草场资源,发展旅游业,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的统一特色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