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平凡的世界》
2023-09-27陈修平
陈修平
1986年,路遥《平凡的世界》出版时,我正在县城的师范学校读书。那时的文学氛围特浓,我所在的这所学校,几乎每个班都成立了文学社,每个文学社都会定期油印社刊,我还为班里的文学社社刊做过编辑。
由于学校图书馆当时还没购进《平凡的世界》,我没法捧在手里阅读,颇觉遗憾。正在那时,似乎是为了让焦急的读者尽快了解到这本书的内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平凡的世界》列入了长篇小说连播节目,且收听时段非常合适。每天匆匆吃过中饭,十二点半开始,我就准时守候在收音机旁边收听。一开始,为了不影响同学们午休,我尽量减小收音机的音量,并缩在被子里收听,但播音员抑扬顿挫的声音还是会隐隐约约传出被子之外。后来,同寝室其他十一名同学很快听上了瘾,一致提出让我把收音机放到被子外面来,并尽量把声音开大些,也就自然而然變成了集体收听。收听之时,除了播音员的声音,寝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静静地倾听着、感受着,仿佛睡着了一般。每天半小时,持续一百多天,从没间断过,直到播完为止。
《平凡的世界》取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陕北黄土高原的农村生活,虽然在地理位置上与我生活的赣北地区相距甚远,但那时中国广大农村的生活状况、艰难窘境、人情世态等诸多方面大同小异。《平凡的世界》是不平凡的,这部作品是脚踏实地地创作出来的,有着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有着直击人心的震撼力。作品中的很多情节、很多场景都令读者感同身受,让读者情不自禁融入作家所营造的氛围,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也从中汲取真诚、善良、坚强、勇敢的精神力量。为构思和写作《平凡的世界》,路遥曾长时间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为了解煤矿工人的生活情态和井下挖煤的真实状况,路遥还特意去了一家煤矿,与煤矿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了三个月。我想,这正是文中人物被塑造得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原因。小说主人公孙少平的人生之路历尽艰辛,虽然也曾有过迷茫,但他始终不言放弃,努力进取,这与绝大多数和我一样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人,有着不少相似之处。相对而言,我们还比他幸运,初中毕业考上师范学校,可谓跳出“农门”,师范毕业即可端上轻松而稳定的“铁饭碗”。孙少平的经历,对我激励很大,让我懂得了不断进取对于人生的意义。朴实的文风,逼真的场景,感人的情节,我想,这些正是《平凡的世界》能够引起我和同学们共鸣的原因。
1989年上半年,学校图书馆购进了《平凡的世界》。我第一时间借了过来,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阅读了一遍。阅读纸质的书本,速度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握。每每读到感动处,还可回过头来慢慢咀嚼。这次纸质阅读,让我无论对作品的构思、语言,还是人物的性格、轨迹,无疑比听广播时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更收获了包括写作的技巧、人生的思考等众多方面的感悟。阅读过程中,我还把一些句子甚至段落摘抄下来,不时拿出来细细品味一番。自然,像前面听广播那样,我的眼眶常常情不自禁地湿润甚至泪水潸然……
毕业后分配工作,一些同学被分到了集镇上的学校教书,还有少数同学被分到了县城学校教书,甚至有数名同学直接转行进了行政机关工作,而我却被分到了一所比较偏远的乡村小学,心理落差自是不言而喻。那时每月工资只有六十余元,买辆永久牌自行车将近三百元,得存差不多半年的工资才买得起。落后的条件,单调的生活,寒酸的待遇,一开始让我颇为迷茫,甚至抱怨社会不公,生活、工作均提不起精神。
一个深秋的夜里,家在附近村庄的老师都回家去了,只有我一人住在学校宿舍。清凉的月光透过窗户倾泻进室内,我叫不出名字的虫子在外面此起彼伏地叫着。在床上辗转反侧之际,我突然想起了《平凡的世界》,想起了《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他们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身体和心理经受着双重压力,历经磨难却不屈不挠;而我从事的还是脑力劳动,比起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所承受的压力,应该要好出不少,我有什么理由抱怨呢?我有什么借口颓废呢?个体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锲而不舍的进取……想到这里,我顿时为自己之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而感到羞愧不已。
此后,我一方面认真教学,做到无愧于教师这个职业,无愧于满怀求知的学生。另一方面,我在课余时间重新开始写作。写作,既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我所任教的语文学科,还是自我进行心灵对话的一种良好方式。我所教班级学生的语文成绩,在所在学校乃至全乡学校同年级中都较为突出,我所教班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更是得到极大提升。在写作中,我时时诘问自己,什么是不能做的,怎样做才是好的,在写作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正是凭着这一股子劲头,我参加成人高考,考上了大学。我从乡村小学到集镇中学,再进县城中学,后来又凭着写作能力考进了市里工作。随着接触面逐渐拓宽,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逐渐增多,近年来,我又利用业余时间重拾文学创作,在不少报刊发表了文学作品,并获得诸多奖项,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我知道,自己远远没有路遥的写作功力,也没能创作出如《平凡的世界》一般厚重的作品,但在路遥及其《平凡的世界》的激励下,我感到自己一路走来还是比较充实的,也是问心无愧的。
(插图:郑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