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的温暖和力量
2023-09-27黄发科
黄发科
记得小时候,在春节里遇上大雪天,总有不少叫花子走家串户。他们身上穿着破旧的粗布棉袄,腿上裹着蓬乱的稻草绳子,让人感觉脏兮兮的,远远避开。但我的母亲却不在乎,常把他们请进屋里,递开水,送点心,像对待亲戚一样招待着。我知道了,母亲是好人。
读初三的一天清晨,班主任万锦友老师全身湿漉漉地出现在早读课上——听说是一住校学生和人闹了别扭,耍性子玩消失,老师一夜未眠,在漆黑的雨幕中寻到天亮,硬是把他找了回来。我知道了,万老师是好人。
在此后的生活中,我又遇到各种各样的好人,他们心怀悲悯,助人为乐,传递着人间温暖。我也用好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与人为善,勤奋工作,但在遇到一個画家好人以后,真心感觉自己与好人还差得很远。
这位画家好人是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第四、第五届副主席张国琳老师。我和他在赴皖南的写生活动中认识,一见如故。他和我谈到徽派版画深厚的文化底蕴,谈到新徽派版画曾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辉煌,谈到对新徽派版画在传承和发扬上后继乏力的担忧。眼下,他正身体力行,带领合肥市文联美术创作中心的画家,在合肥五中举办第二届美术教师公益木刻版画研修班,让新徽派木刻版画在校园里传承和发展。这让我想起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创办的“木刻讲习会”,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展点燃燎原之火。
前些年,我在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两个顶级国培美术班学习时,都聆听过有关木刻版画创作的讲座,增长了不少见识,但从未动手做过。和我一样,大多数美术教师对木刻版画很是陌生,渴望学习但又苦于求学无门。合肥市的版画培训班无异于天上掉下的馅饼。
从皖南回来,我立即带领工作室团队到合肥五中观摩学习。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热闹。学校的办公楼整整腾出了一层作为艺术展览和创作空间,南半楼和走廊为展厅,展出的有张国琳老师和众多皖籍名家的版画精品,有获得国展大奖的青年画家力作,更多的是首届版画班学员的作品。展览容量大,作品风格多,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北半楼呈现的是辅导和创作的繁忙景象:画稿的画稿,刻版的刻版,修改的修改,印刷的印刷——这儿简直就是个版画工厂啊!张国琳老师、合肥市文联美术创作中心主任汤晓云老师等辅导者穿梭其中,人人忙得不亦乐乎。工作室的小伙伴们这边看看、那边望望,走来串去,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学,最终脚步被“钉”在张老师旁边。只见他不厌其烦地接过一个又一个学员送来的版画半成品,先用粉笔画线改稿,边修改,边分析、讲解,然后再以刀代笔示范刻版,或是大刀阔斧一气呵成,或是精心刻画细致入微,围观者目不转睛,生怕漏掉一句话,少看了一个动作……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眼看已经过了中午12点,学员们陆续回家吃饭了,但张老师依然坚持为学员修改版面,不急不躁,循循善诱,刀刀出彩,经过他的“整容”,画面“颜值”大增。最让我感慨的是,张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没有一句盛气凌人的批评,只有耐心温和的鼓励,处处小心地呵护着学员的尊严,引领、激励着他们用最大的信心和勇气投入创作之中。美术教师一般都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习惯找学生的缺点批评。像张老师这样宽厚和包容的老师在大学里很少见,而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也很难做到。他的人格魅力和教学磁性吸引了我立即加入创作队伍。
这一期版画学习班培训任务完成后,张国琳老师又率领团队出画册、办画展、上媒体,推送学员们的创作成果,在全市营造浓郁的徽派木刻版画创作氛围,激发更多的美术教师参与其中。60多岁的他,旺盛的精力胜过一般年轻人,在肩负繁重的国家重大题材版画创作任务的同时,还这样勤勤恳恳地为徽派版画的传承和发展而忙碌奔走,为学校美育培养骨干。
张国琳老师是鲁迅版画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著名版画家,他的作品分别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选“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他德高望重,却平易近人,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德艺双馨的好人的至高境界。
在我的美术教育生涯里,我万分庆幸能遇到这样的导师。他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对我,对合肥市美术教师团队的影响是巨大的,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教师爱岗敬业、服务学生、服务社会,让好人精神在校园里传承和发扬。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
(插图:郑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