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让传统文化成为与生俱来的自信
2023-09-27屈一平
本刊记者 屈一平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8月2日,10岁女孩代若曦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万达影城,观看《长安三万里》动画电影,第一次跟着影片背起了李白在《将进酒》中的佳句,剧场里其他的孩子也在此起彼伏地背诵着……这个夏季,影城里首次掀起背诵唐诗的高潮,不仅“点燃”了暑期的精彩,而且一下子拉近了唐诗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长安三万里》是优秀文艺作品中的一瓶“芬芳美酒”,首日放映票房过亿,第二天票房突破两亿元。截至8月4日,该片的日均票房达1100余万元,上映28天的总票房超过16亿元,打破过去3年暑期档动画电影单日票房纪录。
在《长安三万里》如诗如歌的画面中,以唐朝为背景,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串起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诗人的大唐往事。该片没有追随迪士尼等好莱坞影视公司成熟的编剧模式,而是开辟了一条本土化、民族化的道路,讲述了一个蕴含时代精神的故事。
《长安三万里》海报
8月3日,一场历时4小时的专家研讨,在这个夏季如火如荼地展开,深耕于动画电影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都对《长安三万里》给予了极大的认可与充分的肯定。该片不仅承载着出品方追光动画10年来的不变初心,还有从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创新之心,更有给予观众以文化滋养的纯粹诗心。
绽放文化自信:现象级动画的时代表达
“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明代诗人陈子龙约370年以前创作的名句距离今天如此遥远,然而,在中华文化自信探索之路上,“长安三万里”与今天的距离如此之近。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济宁时,发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号召。对此,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陆亮指出,《长安三万里》生动体现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是一部有着划时代典范意义的动画电影,也为中国电影创作开辟了一条明确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中华文化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提出,《长安三万里》是中国电影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中国传统文化华章的一次成功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给中国电影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式。
在这个求新求变的时代,不应该遗忘当初为了什么而出发。追光动画总裁、该片监制于洲道出制作的初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创作者,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给当代创作者以使命感,继续建设现代文明。无论是之前的《白蛇:缘起》,还是如今的《长安三万里》,10年如初,不变的是对传统文化与生俱来的自信,希望让更多观众,尤其是孩子通过这部电影爱上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
怎样让今天的孩子们读懂唐诗、理解唐诗?《长安三万里》无疑提供了“进入”唐诗世界的一种方式,用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的话说,就是“《长安三万里》创造了一种文化电影的现象”,不仅体现在16亿元的票房上,体现在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的热搜榜上,该片还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很多人看完影片开始买唐诗集看唐诗……该片形成一种令人热衷读唐诗的文化现象,其中的文化意义远超电影票房的意义。
10年前,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王勇曾想以李白为主角制作动画电影,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他梳理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发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模仿迪士尼做动画的时代已经远去,当前我国整个动画制作工业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希望今后将《长安三万里》作为一个经典案例引进高校,未来可以更深入做相关探讨。
历经3年的创作岁月,《长安三万里》在建构意蕴丰厚的文化场域基础之上,为唐诗在当今世界找到一片土壤,体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不变初心。
挖掘文化自信:激活历史角色
观众在展示《长安三万里》海报。
从动画电影角度来讲,什么样的角色既能承载厚重文化,又能引导大众观看呢?
《长安三万里》围绕17位唐代诗人和1位宋代诗人的48部诗作展开,电影很巧妙地使用独特的人物设定与故事线索,把灿若群星的唐代代表性诗人,通过高适和李白的交往引入,在突破旧有认知的同时,为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仲呈祥注意到,影片在角色切入点上大胆选择高适与李白,一个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据统计,唐代诗人中有名字记载的是2536人,全唐诗共48900多首。为什么影片没有选择李白与杜甫,而是选了高适与李白?
谈及人物角色定位,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解释,从中国文人品格内在的矛盾和统一层面来看,李白自由、潇洒、豪迈、随性,高适规制、温厚、勇毅、负责,这两种人格的差异性在影片中展示得淋漓尽致。
不得不承认影片在角色设定上的视角精妙之处,因为高适的角色选择,观众得以记住唐朝繁华时期的八大场景:长安(西安)、扬州、黄鹤楼(武汉)、梁园(河南商丘)、蓟州(天津蓟县)、江陵(湖北荆州)、成都、边塞。其中,仅黄鹤楼就出现了3次。该片让观众不仅记住了一个个诗人,还记住了中国的大好河山。
《长安三万里》之所以能够火爆,与电影自身的形式创新密切相关。
中国艺术报社总编辑、诗人康伟认为,从动画影片观感的层面看,影片的动画表现和扣合全篇的美学风格及文化底蕴,做到了技术和艺术的匹配和平衡,特别是主角高适在不同年龄段的形象变化,比如,不同官服的细节等;包括李白的形象细节,及其在与高适进行第三次相扑中“肚腩”细节的处理,都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严谨,传统水墨的适度使用体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
一部动画电影,自己掏钱看了4遍——中国文艺网副总编辑刘小奇很喜欢看漫画,他发现终于有一部动画电影如此贴合传统文化,他特别喜欢该片中唐马的造型,不但自己看了3遍,还请单位同事观看了一遍。
《长安三万里》其实并不仅基于视听感官刺激,而是充满文化自信的同时又独具艺术创造力,该片将以唐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的诗性转化。
该片导演谢君伟从一名动画师成长为动画总监,这次是他首度担任动画电影导演。他表示,在创作中意识到,在挖掘文化宝库的同时,一定要和当下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看这些诗人的人生,同时也是在看自己的人生。这些诗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坚持和抉择,对当下的自己有非常多的启发和激励。
坚定文化自信:诗歌引领观众思考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能简单停留在能写会背的层面,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与生俱来的自信才是目的。
在专家研讨会现场,记者看到,追光动画的全体主创身着印有“将进酒”字样的黑色T恤亮相。制片人宋依依希望,通过电影在观众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让更多人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希望这样的电影能拓宽中国动画类型,甚至中国电影的边界,能够让更多观众有更多选择。
新时代,开新局。仲呈祥以富有诗意的语言点明了电影的题材选择:唐诗浩如烟海,最后选择了48首是高明之处。“如果不走近唐诗、感悟唐诗,达不到这个选择眼光。”
8月3日,《长安三万里》专家研讨会现场。 刘小艺摄
康伟也表达了“英雄所见略同”的看法:一方面,《长安三万里》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文化想象、审美想象,以诗歌为媒介来切入历史,充分发挥动画艺术的创造性,带着观众梦回唐朝,又在现实中发掘文化的审美、找到情感的落点;另一方面,影片对中华文化特质有深刻的表现,包括对唐朝自然、地理、人文的表现,对长安这座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际化大都市的表现,将修齐治平、明德宏道、天人合一等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元素,融入角色的人生之中表现出来。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弛的太太带着8岁的女儿观看了《长安三万里》,刚刚接触古诗背诵的女儿并不太了解唐朝的文化背景,却还是饶有兴致地看完了168分钟的整场电影。电影的精细制作以及唯美画面,整个电影故事的节奏留住了万千喜爱唐朝文化的年轻观众。
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以充满力度的真知灼见,从众多角度表达了对于《长安三万里》的肯定。该电影始终把“诗”与“人”紧密连接起来,展现出诗词生生不息的传世温度和熠熠生辉的时代光彩。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优秀的古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先人思想、文化、审美的缩影。正如于洲所说,10年不短,但是10年也只是一个开始,中国的动画人会继续不忘初心,担当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