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研究

2023-09-27张云杰

建材与装饰 2023年29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市政道路土层

张云杰

(太原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0 引言

市政项目的建设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城市在生计方面的具体行动,市政项目建设的最重要目标是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或服务,改善人民的福利。因此,市政工程施工的所有阶段都必须安全,施工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要求和相关法规标准[1]。为了提高市政工程的总体使用质量,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风险,必须研究市政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1 市政道路施工现场技术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原理

1.1 揉搓力作用

这一作用力主要是产生于碾压轮,其作用的性质具有一定的柔韧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能够借助这一作用力显著提升路基路面土体与碾压面间的贴合度和密实度,能够实现最佳的压实效果。综合实际的施工能够发现,路基路面的压实处理多会借助振动式压路机设备进行,并且在此过程中还会结合交变扭矩作用进行辅助碾压,能够使得压实的效果满足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压实效用显著[2]。

1.2 振动力作用

这一作用力主要体现在压路机在高频冲击的情况下产生相应的振动力。借助这一作用力能够使得路基路面处出现的颗粒摩擦力大大减少。同时在此环节中,压路机自身所产生的力会对土层中的颗粒物质产生相应的影响,通过力的作用能够实现颗粒的重新排列,多余的水分和空气都能够快速排出,压实效果显著。

2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特征

2.1 强度较低

相比较普通土地,软土地基强度极低,同时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容易导致坍塌、裂缝等现象,特别是黏土占比较多的软土地,渗水性较差,严重影响软土地内部结构存留污水无法及时排出,致使市政道路施工效果较差。与此同时,其抗剪强度不高,承载能力较差,导致在市政道路施工时极易出现路面沉降,且软土地的抗剪强度不一,导致路面沉降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路面裂缝问题也极为常见,一旦出现软土地坍塌、沉降现象,将会致使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安全指数降低,修复维护费用增加[3]。

2.2 塑性应变性

软土地基是由絮凝状的结构性沉积物质构成,此物质趋于稳定状态时结构强度尚可,一旦遭受外力破坏,内部结构失衡,强度骤然减弱,会迅速变为稀释状态,所以,就会出现软土地失衡、沉降的问题。加之长期承载作用下,软土层变形大且不均衡、沉降会持续存在。除此之外,在分析软土地变形特性时,需重视软土地的天然固结状态。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处理软土层时,需严格进行剪切试验,精确计算市政施工场地软土层的抗剪强度,从而提升软土地基的安全指数和运行质量[4]。由此可见,在市政道路工程中,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处理软土地问题,避免因软土地基问题引发严重的工程质量及运行安全问题。

3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道路是连接城市的脉。城市道路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影响城市的面貌。就市政道路而言,驾驶负担和自然因素可能导致道路磨损,特别是在交通事故、车辆超载等情况下。这种情况对道路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严重影响城市道路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加剧城市拥挤状况。自提出绿色发展概念以来,必须在城市道路建设的各个阶段强调质量控制,选择最佳技术选择,并实现城市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5]。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反映了合同协议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如可持续性、适应性、安全性等。来建造道路。质量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基石,贯穿整个项目周期。因此,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对于提高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城市道路是城市综合力量的象征,有助于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不仅是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是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市政道路施工如图1 所示。

图1 市政道路施工

4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环境特点

4.1 调解难度大

从市政道路工程的角度来看,它们往往需要水、电、通信线路和天然气,甚至铁路。然而,在调解过程中,一些部门属于国有企业,许多实体在调解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些部门的优势,使协调更加困难,并由于这些问题,妨碍了市政道路工程的顺利进行。

4.2 安全文明施工难度大

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与一系列广泛的点相关联,而施工线很长,具有连续性等特征。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确保公众能够正常通行,还需要保护施工线上的所有施工设备。如何更好地管理建设矛盾和社会需求矛盾是道路安全文明建设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6]。

5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5.1 施工现场清理

做好施工准备,需要对已施工的道路路基进行全面清理,确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整洁干净,避免存在杂物而影响后续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如若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发现市政道路存在磨损或破裂相对较为严重的结构位置,需要及时打磨修复,确保整体道路处于较为平整状态,便于后续沥青混凝土施工。同时,需准备充分的工程计划、翔实的施工图纸以及相关材料,以及足够的施工人员和设备等。

5.2 混凝土原材料管理及配比

原材料质量对于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在项目施工的初期阶段,还应重视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系统管理。一方面,在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检验中,应重点检查材料数量、规格、品种、质量等指标,所进场的材料应具有完整的产品合格证明书、质量检验单,杜绝劣质材料进场。另一方面,原材料进场后,还需要做好材料的分类堆放,譬如,应将矿物掺合料放置在散料仓,而袋装粉状材料应存放在专门的库房中,严禁所有材料露天堆放,此外应做好库房环境管理,避免库存材料受潮或污染变质。市政道路桥工程建设中,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还应科学开展材料配比设计,《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3)等规范是公路桥梁混凝土原材料配置的重要依据,施工人员应结合这些规范和设计情况,做好材料适配以及调整工作,材料配比设计中,还应通过正交试验法等方式,精准控制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强度等级等要素,并且应结合工程建设需要,深化多功能复合外加剂材料的应用,提升混凝土材料整体性能[7]。

5.3 合理设计沥青配比

在沥青混凝土配比设计中,需做好性能检验,如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则及时更换沥青混合材料并重新进行配比设计。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规范做好车辙试验以及马歇尔浸水试验,同时检测沥青混凝土冻融劈裂程度,处于-10℃时,按照50mm/min 测试沥青混合料弯曲程度。粗集料需具有较高耐磨度,且表面粗糙、无风化,杂质处于干燥整洁状态。同时,细集料纤维稳定剂以及矿粉等混合材料制备要求均符合工程设计需求。采用机制砂细集料、木质素纤维稳定剂并应用不含泥土杂质、干燥整洁的高强度石灰岩或岩浆岩磨制矿粉,避免应用拌和回收粉料。

6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措施

6.1 加强施工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市政道路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城市道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设备类型。一般来说,建筑设备来自3 个主要来源:购置、租赁和购置设备。关于新设备的采购,应强调其先进性,同时考虑到其经济性。租用设备,管理这些设备,首先要注意加强设备检查,及时发现故障风险;其次,租赁设备的数量和使用期限应根据实际施工量加以合理控制。对于现有设备,应根据工程单位规模作出合理安排。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及时改进资产更新非常重要[8]。一般来说,技术设备的使用寿命越长,使用时间越长,磨损和老化的可能性就越大,造成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大,不仅不利于提高建筑质量,而且还会增加以下方面的费用因此,资产管理可以从降低资产使用成本开始,并确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的平均维护和操作成本。随后按照有关折旧政策合理处置这些设备。这既能降低设备的总体使用成本,又能确保设备升级,始终表现良好,有利于城市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6.2 排水固结处理措施

排水固结法也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常用的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在软土地基路段铺设定量的排水通道,确保软土层积水顺利排出,以此增加软土层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在具体操作时还需注重固化材质的延展性能,适当结合排水板及排水通道完成市政道路施工。例如,某位于河套湿地附近的路段,软土层内细沙土及淤泥黏土较多,优先结合软土层沉降和坍塌数据并计算其数值,之后根据沉降指数铺垫碎石0.8m 厚度,设置排水板,严格把控宽度、厚度及排水板的间隔。此后,结合土层性质计算沉降变量,根据实际现场软土层的情况,制定补充方案,之后为确保软土层排水加固处理的质量,需进行实地勘察检测为道路后续施工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6.3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从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来看,例如将污水和雨水通道添加到排水区域;以及在人行道上拆除旧混凝土人行道,并用陶瓷作为主要材料重建人行道。为确保安全管理顺利进行,主管管理部门必须或项目经理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全面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项目工程施工规范,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制度,使施工人员能够对施工安全有具体的认识[9]。此外,有关施工企业还需要进行安全设施的重要性培训,主要目的是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深入培训,以提高因实际施工错误而造成的安全,并加强对安全设施的重视。同时,有关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现场安全以及识别和预测安全风险或相关事故的能力。最后,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我国规定的施工标准履行安全职责。同时,现场管理部门必须检查构建环境,以尽量减少与安全相关的事件。

6.4 注重施工路段含水量检查

含水量的高低对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建设压实中,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施工路段的含水量进行分析检查,保障其含水量处于科学范围内。如在压实过程中若是发现土质的含水量不足2%时,应当对施工区域进行水分的合理增加,如利用洒水机或者旋耕机进行处理,或者还可以在施工前一天对土方表面进行处理,保障土质中含水量的合理性[10]。当然,在检查过程中若是出现含水量超标等现象,在实际的处理中应当对相应的土层进行分摊晾晒,将其中的水分蒸发,保障其含水量的合理性。

7 结语

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管理是一项非常系统和复杂的工作,但它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降低建筑成本和提高总体建筑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城市道路建设进行技术管理,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城市道路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市政道路土层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土层 村与人 下
土层——伊当湾志
土层 沙与土 上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