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

2023-09-27陈春兰

建材与装饰 2023年29期
关键词:园林设计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陈春兰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31)

0 引言

某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地理条件优越,处于核心地带。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在满足美观度的基础上运用低碳理念,以此强化园林的综合性能,推动城市发展。研究目的在于明确低碳环保理念,并在分析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运用的基础上,提升园林景观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帮助园林实现绿色设计发展,在减少资源能源浪费的同时,保障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1 低碳理念以及低碳园林营造原则

低碳理念是指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降低以二氧化碳为核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一种以管控污染、降低耗能减少排放为核心的生态环保理念。当前为满足低碳理念需要,我国各行各业通过技术改良与创新以及产业转型与调整强化了清洁能源利用,有效降低了有害气体排放量,形成了低碳经济模式。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来讲,低碳园林是低碳理念在园林设计运用的一种体现,根据过往数据显示,近100 年来我国人口总量上涨约4 倍左右,经济模式逐渐扩大,相比100 年前扩大近20 倍,相对应的能源消耗却增加了25 倍,这也说明我国现阶段依旧处于能源消费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的消费污染。尤其是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温室效应逐渐扩大,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

低碳园林是指使人们回归大自然,通过营造高质量的园林生态环境,满足人与社会发展所需,要求设计人员要尽量降低土地占用、减少资源浪费、管控投入成本、实现原生态园林搭建,现在已经成为园林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理念。在营造低碳园林的过程中,要求应满足以下原则:一方面,要满足绿化量的需要。绿化量是指植物叶片总面积。当前研究学者认为二氧化碳排放若想要实现定量转化,满足低碳减排要求,便要保障绿化量,这也是低碳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内容。另一方面,还要系统化设计,应以平衡的角度综合运用生态学理论构建自然生态系统,营造稳定持续绿色发展空间环境,在提升生态价值的基础上保障经济利用价值,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需求[1]。

2 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方式

2.1 场地处理

土壤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是植物生长汲取养分的重要来源,而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给予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二者之间互相作用。因此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之前,要求工作人员应综合性地进行现场地质条件勘察,并通过测绘等方式详细掌握现场情况。对于土壤肥沃、生态系统稳定、周围水系水源充足的区域来讲,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生态结构,减少人工干预,这样才能够在保障自然土壤和植物的基础之上,减少园林设计对自然的影响。然而当前来看依旧有诸多场地由于人为干预较多影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以下两个方面:①在设计中要避免土壤破坏,尽可能扩大绿地覆盖率,在保障土壤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开展景观设计。例如,在设计中要保护好表层土,通过集中保护的形式降低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此外对于碾压的表层土要进行及时处理,修复其原有面貌,从而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要。②植物生长会出现诸多杂草,杂草过多会争夺营养成分,导致植物消亡。因此在清除杂草的过程中也要综合运用处理形式,在去除完之后要及时进行后续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降低药物使用,尽量使用无污染的方式。例如阻隔阳光照射,灼伤杂草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土壤养分,而且还可以使其成为养料进一步优化土壤性能。除此之外在设计方面还要提升绿地使用率,减少铺装,使用垂直空间、顶面绿化等方式增强绿量密度。例如在设计中可以强化乔木种植比例,进行屋顶绿化等设计,这样便可以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提升绿地的使用质量,在遵循自然生长规律的基础上,以生态学为基础实现园林设计低碳环保要求[2]。

2.2 植物选材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种植结构规划也会直接影响低碳理念的运用。根据调查分析显示,植物是调节太阳辐射的重要部分,能够有效达到防辐射、降温的作用。根据数据表明,树林中的叶片能够反射20%~25%的太阳光,而树冠则能够反射10%~20%的太阳辐射,并吸收50%左右的太阳辐射,而草坪也能够吸收80%的光线,有效削弱太阳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减少外在降温能源消耗。因此在进行植物种类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衡量固碳释氧能力以及不同种植物的生长特性。根据研究显示,乔木的效益要明显大于灌木,且由于生命周期较长,因此固碳能力较好。相比之下灌木生长周期较短,在速生植物碳汇能力方面高于其他植物。例如现有的垂柳、悬铃木等种类都能够实现低碳环保要求。此外在植物的选择方面,还要选择低成本、对管理养护要求较低的植物种类。例如青铜等都是耐旱植物,可有效减少后期植物养护的成本。与此同时在植物种类规划方面,必须因地制宜,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确保植物种植以及园林后期景观的美观度和养护水准,而且还有助于实现园林规划设计在氧量释放以及减少碳排放方面的作用,缓解城市污染。表1 为某地区园林设计主要植物的固碳释氧参数[3]。

表1 某地区园林设计主要植物的固碳释氧参数

3 某园林景观设计与低碳理念的融合

3.1 项目简介

该园林为植物公园,位于市中心,周边邻近经济开发区与居民生活区,属于核心地带。该公园是以工业固体废料为原材料搭建的占地约330000m2的环保型山体公园,主峰高度约为32.7m,内部花卉近4 万余株,植被设计面积约120000m2,其中乔木、灌木约300000 株。在建设初期不仅有效降低了该城市的碳排放量,而且还达到了良好的生态环保效应。在景观设计方面注重层次感,强调了生态低碳环保理念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建立了六大景区,融入了休闲环保生态等多种思想理念,图1 为园林设计流程,图2 为景观设计内部环境。

图1 园林景观设计流程

图2 景观设计内部环境

3.2 设计理念

该区域属于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约为13℃,夏季平均温度达到26℃,降雨量全年约630mm,由于周边临近海洋,因此地下水位较高,整体土壤盐度含量达到3.14%,pH 约为8.3%。根据我国条件分析来看,若是盐分含量浓度在0.05%以上,则会制约多数植物的生长。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在生态学思想的基础上引入多种环保理念,以低碳思维有效治理土壤,化腐朽为神奇,通过植物搭配以及水环境建设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绿色环境,提升园林空气水准。在景观规划方式上,技术人员根据当地地形以及工程性质进行了静态空间风格设计,以动态和静态景观为主,相互呼应,形成一体化景观模式,如图3 所示。为进一步强化游客量,在入口处还设置了停留空间,满足游客需求。此外内部还有大量的草坪以及休闲广场,在选址方面结合具体条件搭配了景观植物,有效提升了视觉享受,强化了内部的固碳释氧能力。在动态设计方面结合游园路线以及视野范围打造了有节奏、有交替的空间效果,引入了自然山水元素,借助假山的方法分割了形态空间后续,还会借助周围的自然河道设立景观,从而借助地形特征使景观内部形成节奏美感[4]。

图3 一体化动静景观设计

3.3 低碳理念下植物配置方式

在植物设计方面,为遵循低碳环保理念,树种上主要是以乡土树种为主,其中涉及了62 种绿化植物,包括3 种乔木、7 种灌木以及22 种草本植物。具体包括毛白杨、垂柳、榆树等。此外还搭配了紫薇、连翘等植被,不仅能够确保园区内部碳含量和氧气的平衡,而且还可以净化水体,减少噪音。此外在林下空间设计方面,设计人员除了广场、花坛等硬质建筑,其他区域设计了大量的草类植物,增强了绿化覆盖,有效实现了低碳环保。而在乔木运用方面,为了避免其初期难以成活的情况发生,有效提升成活率,还采取了降低苗木规格、增加密度的方式进行了设计优化。例如若是在传统需要10~12cm 规格的乔木,则本次设计将其降低为8cm 左右的规格,数量则提升4 倍,这样在6 年的时间发展周期下,植物密度会不断扩大,而健壮的植株则会移栽到其他的公共环境中,这样不仅能够为其他周围环境的优化实现材料补充,而且还能够提升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降低碳排放量,图4 为林下紫薇花景观设计。

图4 林下紫薇花景观设计

花卉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满足生态环保低碳需要,技术人员不仅要以美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兼顾养护难度以及耐旱程度等因素,强化内部景观综合效应。为此设计人员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分析,在种植选择方面采用了不同季节的花卉,以此弥补季节缺失。此外在道路两边还设计了大量的高大树木,以垂柳、白蜡为主的树木不仅能够达到点缀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形成绿色背景,丰富园区并减少热辐射对人的影响,图5 为乔灌木景观配置[5]。

图5 乔灌木景观配置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园林景观设计长远发展来看,低碳理念是必然趋势,尤其是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碳排放量逐渐增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明显,必须要借助低碳理念避免碳快速排放,这也是景观设计的核心。此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若想要实现现代化发展,也必须要借助低碳园林建设创新思想理念。在具体工作中,要求技术人员要综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植物资源进行规划,借助数据分析科学进行树种配置,在保障自然景观美感的基础上,提升绿化范围,增强生态效益,优化园林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园林设计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