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白增绿”型绿地设计研究
——以长辛店城市森林绿化工程(二期)为例

2023-09-27金星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27期
关键词:绿地公园景观

金星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5

“留白增绿”指的是在拆除违法建设后在腾退的土地上还绿,是推动“拆违”向“治违”的转变,简单的说就是把土地空出来,作为预留用地或者用于绿化、服务民生工程,提升环境、改善城市面貌。

“留白增绿”项目作为北京市一种新兴的和不断发展中的绿地类型,随着政府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留白增绿”建设项目提上了议程,尽管近年来对其建设升温很快,但是“留白增绿”项目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设计人员在设计这类绿地的时候大多采用的多是以往街头游园绿地的设计经验,一些设计手法和常用语言并不适合“留白增绿”项目。

1 长辛店城市森林绿化工程(二期)现状研究

1.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河西的张家坟村片区,属于长辛店镇。项目东侧紧邻辛庄南路,西侧接长辛店城市森林公园一期,北侧为张家坟北里社区。地块500m服务半径内居住区较多,但交通复杂,使用人群主要为张家坟村北里的居民;地块南侧紧邻工厂区;周边绿地多为防护绿地。地块整体呈带状,东西纵长约280m,南北宽约45m,总计约997m2。

根据该区域的控规图,规划梅市口路未来从地块中穿过,与其并行的还有T1轨道线。受影响地块占公园面积的一半,近期作为战略留白考虑,结合总体方案满足道路联通、简单绿化以及近期出入口等需求。

图1 规划道路与场地关系

1.2 场地现状分析

1.2.1 现状交通流线分析

地块周边交通总体闭塞,北侧原村庄道路4-6m宽,是满足小区通行和出入一期公园的唯一道路,人车混行。地块东侧临近辛庄南路,南侧为厂房区,无出入口条件。本次二期地块的建设将完善公园的游线路径,使得公园与市政路无缝衔接,也辅助小区居民步行出入,实现人车分行。

1.2.2 场地内设施及植物分析

场地作为一个拆迁腾退地块,场地内留下了大量渣土和待拆的建筑基础,地块北侧自西向东、中部自北向南有低压线穿过。北侧有配电箱两个,中部有信号塔一个。场地东部以蒿草为主,西侧植物有桑树、国槐、香椿等,长势较好,可利用营造植物景观。

1.3 场地竖向分析

场地内、外高差情况复杂。内部:场地地势整体呈西高东低,南北较为平缓,东西向高差达12m,趋势为平—坡—平—坡—平。外部:北侧相邻道路高于地块0-2.5m不等,南侧工厂区地坪低于地块3m左右。如何消化、利用高差是本项目的设计难点及重点。由于场地内部高差较大,会形成较强的冲刷和地表径流。本次方案中需结合一期排水方向,重点梳理排水走势,在带状区域中留出一条水路,与景观相结合丰富空间变化。

2 长辛店城市森林绿化工程(二期)规划设计

2.1 项目总体定位

本地块作为长辛店城市森林公园的二期,与一期设计思路紧密结合,延续其设计主题、园林形式、铺装样式等,在一期的基础上完善功能、丰富细节、体现文化,使地块的整体完整性更强(图2)。

图2 设计总平面

2.2 设计分析

2.2.1 设计总平面

项目打造近自然森林生态景观为基底的“景观游憩主导型城市森林”,兼具防护与休闲功能,利用地块的带状特点、两侧高差、建筑等形成“谷”的空间感受,同时结合公园一期的种植特点,延续秋色背景林,强化道路沿线“春花”景观,将地块打造成“花谷融春”的景象。

2.2.2 节点分析

公园设计完成后主要形成四个景观节点:东入口区、雨水花园、望春台以及槐荫广场。

东入口区:东入口设置LOGO标识,用高低不同的原木组合成景墙,增加公园生态气息,未来面对规划路拆除时减少资产损耗。东入口为全园最低点,为保证游人入园时的视觉感受,结合周边种植形式,选择乡土乔木结合观赏草的组合形式,打造整体景观。

雨水花园:此区域为全园雨水汇集区,形成以雨水花园、观赏草加疏林的开敞空间。结合现状地势及远期规划,该节点着力打造疏林旱溪景观,对观赏草及耐水湿灌木、地被进行组合,并点缀少量大乔木,使其具有视野开阔的大尺度特色。

望春台: 通过台地解决场地内外高差问题,台地材料选择毛石为主,或者木板+绿植,强调自然原始。结合台地形式,种植统一观花亚乔木,打造整体春季景观,同时结合低矮绿篱及地被花卉植物,兼顾四季景观变化效果。

槐荫广场: 槐荫广场为全园主要活动场地,广场铺装采用透水混凝土+料石装饰带,绿岛内布置木桩路,兼顾老年人广场舞与儿童活动需求。优先保留现状树的生长空间,确保场地遮阳效果,同时结合场地种植芳香类复层植物,为周边居民活动时提供良好的空间氛围。

图3 东入口

图4 雨水花园

图5 望春台

图6 槐荫广场

2.2.3 道路交通系统

根据场地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以及与一期工程的关系,场地由有一条贯穿全园的道路连接公园内的各个景点,在居民区处留出公园入口,方便居民进出。在铺装材料选择上,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本项目在造园时应用了大量建筑垃圾及植物废弃物加工制成的生态环保再生材料,以达到建设节约型园林的目的。

图7 功能分区图

图8 植物种植分析图

2.2.4 功能分区

全园共分为3个功能区,分别为临路景观区、密林游憩区、疏林休闲区。

(1)临路景观区:临路一侧以大乔与小乔交替种植,形成高低错落有致、富有节奏变化的植物景观。

(2)密林游憩区:通过密林种植形成较为郁闭的空间,布置适于广场舞活动的平整场地以及林间穿梭的儿童活动空间。

(3)疏林休闲区:此区域为战略留白区域,以地被、灌木、观赏草为主,点缀必要的遮阳乔木,形成较为开敞的漫步场地。

2.2.5 植物种植设计分析

1、植物种植设计原则

(1)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占比超过80%以上,同时搭配部分新优彩叶树种丰富植物群落色彩,突出群落季相变化[2]。

(2)营造多样化生境类型,为不同生态位动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

(3)适当栽植坚果类、浆果类、蜜源类等植物,为小型哺乳动物、鸟类、昆虫提供食物来源。

(4)保护场地内原有大树。

(5)最大限度保证植物自然生长,仅采用适当的功能性修剪

(6)选择节水耐旱型乡土草本植物作为地被。

(7)植物群落营建以近自然异龄林、近自然混交林、近自然复层林三种基本种植类型适当组合、合理布局。

2、植物种植分析

在整体种植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乔木、灌木、草本及地被树种的选择,以此呈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植物景观,结合地形地貌,景观节点,主要形临路景观区、密林游憩区、疏林休闲区。

2.2.6 竖向设计分析

通过植物加强台地设计形成的高差,局部地区形成“谷地”的景观效果,呼应主题。在临路与工厂区边界处种植高大乔木,入口对景区组团采用多层次配置方式,通过植物空间的设计形成“花谷”。

3 总结

通过对长辛店城市森林绿化工程(二期)规划设计的分析,对“留白增绿“型绿地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借鉴。

(1)充分了解场地的基础条件,对场地的周边环境有着合理的分析和意见,以人为本创造公园景观,应充分认识到人在公园中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保证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和人与环境景观的融合协调,强调人在公园的主体地位,了解场地相关单位以及场地周边居民的意见和诉求[3]。

(2)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将这些因素结合到设计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设计应就地取材,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3]。

(3)“留白增绿“型绿地规划设计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以城市的空间目标与生态目标为依据,考虑公园建设在什么位置、建设成什么性质和多大的规模,采用适宜的景观规划方式,从宏观上真正发挥“留白增绿“型绿地景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塑造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空间的作用。

(4)在对“留白增绿“型绿地这种以人工生态主体的景观斑块单元绿地设计的过程中,以多元化、多样性,追求景观整体生产力的有机景观设计法,追求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并根据环境条件之不同处理为带状(廊道)或块状(斑块),与周围绿地融合起来。

猜你喜欢

绿地公园景观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在公园里玩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