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於若飞 带领更多青年加入社会服务行列

2023-09-27李菡丹

中华儿女 2023年9期
关键词:救援队蓝天救援

李菡丹

在全国青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全国青联常委,甘肃蓝天救援队理事长、队长於若飞说:“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中,一以贯之地关心关爱青年,要求共青团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其中特别提到了社会服务,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新时代的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於若飞人生实现蜕变发展的关键十年。从2012年第一次做志愿者参与救援工作至今,於若飞一直奔波在救援与提高个人自救、抵御灾害能力的路上。甘肃蓝天救援队在他和队员的努力下,参与过四川雅安地震、云南鲁甸地震、尼泊尔地震、缅甸水灾等救援行动共计900余次,参与挽救幸存者90人,打捞挖掘遇难者遗体373具,救治4600余人。在救援之外,他们还先后为各类单位开展防灾自救普及性讲座近千余场,参与大型活动赛事安全保障170余次,设计并执行省级、国家级获奖公益项目十余项,累计受益上百万人。

在一次次的救援行动中,於若飞更加深刻感悟到党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根本立场,体会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他曾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是党的二十大代表。

在这次座谈会上,於若飞说,作为一支社会救援队伍,离不开党的关心指导。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志愿服务工作和志愿服务精神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普及。2018年,国家成立应急管理部,全面整合优化了国家应急资源和力量。志愿服务方面,《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和《志愿服务条例》等政策法规先后出台,推动了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与於若飞一样心系家乡、心怀公益的青年,加入了社会公益救援组织。“11年来,甘肃的蓝天救援队伍从刚开始的三个人发展到现在的数千人,其中与我年龄一样的90后青年占到70%以上,从中我们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鼓舞。”

“我们是具备专业救援技能的志愿者,汇聚在一起成为政府救援的有益补充。”回想这十年,於若飞感慨道,“有救人后的喜极而泣,也有无能为力的黯然落泪,更有近乎山穷水尽时的不懈努力。这些画面不断凝聚成我对救援的认知轨迹,并逐渐感受到这是一项有意思、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业,让我将‘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理念付诸于每一次救援行动。”

於若飞第一次参与救援工作是2012年5月,他的家乡岷县发生泥石流灾害,还在上大学的他向学校请假回家做了一名志愿者,主要参与物资发放。几天后,由于他是本地人,熟悉地理环境,会说普通话,被派到蓝天救援队做向导,带领救援队员们赴灾区深处进行灾情调查,协助打捞泥石流遇难者遗体。

那几天,於若飞和救援队员们每天早上7点准时出发,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才能回来。一条山沟十几个村子,他们徒步逐一排查。在和蓝天救援队共同工作的四天里,於若飞看到救援队员们的无私奉献和对生命的尊重,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救援工作结束,回到学校的於若飞加入陕西蓝天救援队,踏上公益救援之路。想成为一名专业蓝天救援队队员,仅靠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远远不够,他开始学习急救、无线电、单绳索攀降、水上打捞、高海拔救援等21门技能,还前往中国国家救援队、中国地震紧急救援培训基地接受培训。

2013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於若飞与队友赶赴雅安市芦山县开展救援工作。为以最快速度进入救灾现场,他们徒步走40多公里,换了8次车。他回忆,“当时有的地方人进不去,只能用无人机进去拍摄。有一天,一架无人机在返回途中没电了,摔在40多米高的悬崖上,需要人从山下爬上去,取回无人机。”他二话不说拿起绳子就走。当他爬到半山腰时,余震开始,瞬间,许多鸡蛋大的石块往下滚落,此时他发现对讲机也没电了。他坦言,“当时心里真得很紧张,我停下来,等余震过去继续往上爬,不知爬了多久终于把无人机取下来。”

於若飞清晰记得,有一位年轻母亲,丈夫和三岁儿子在雅安地震中遇难,她和刚出生三个月的小宝宝幸存下来。当这位母亲来给孩子领奶粉时,於若飞拿出一箱奶粉给她,可是她只拿了一袋奶粉,对於若飞说:“因为家人遇难,我受了刺激,这几天没有奶水,但是调養几天就能好。一包奶粉够孩子喝三四天,剩下的奶粉留给更需要的人吧。”真诚、朴实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於若飞,他红着眼眶,掏出随身仅有的480元钱硬是塞到了这位年轻母亲的背篓里。

一次休息时,一位编导朋友问於若飞,“救援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他回答“快速救援”,但这位编导告诉他,“救援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救援”。这次闲聊让於若飞懂得“防”大于“救”的意义,而减少伤亡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好防灾自救知识普及。

经历四川雅安地震救援后,於若飞在兰州建立全国第一支以“防灾减灾、自救互救”为工作目标、以大学生为基础的兰州大学生蓝天救援队。

2013年7月,甘肃岷县发生6.6级地震,於若飞再次奔赴家乡救援,在岷县灾区工作近一个月。“甘肃地形特殊,自然灾害频发,救援力量不可或缺。”这次救援工作结束后,他建立了兰州蓝天救援队。2015年,兰州大学生蓝天救援队和兰州蓝天救援队整合为甘肃蓝天救援队。

2015年4月,我国近邻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於若飞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奔赴尼泊尔参与国际救援。在地震灾区,他负责救援所需物资、装备的管理,以及志愿者抵达尼泊尔后的对接工作,有时也与其他队友一起去现场挖掘、搜救。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不通、没有后续补给,以及当地恶劣环境等。队友们常常错过饭点,靠巧克力、饼干充饥,经常是凌晨两三点刚刚躺下,5点又起床开展工作。

於若飞说:“我们的专业救援水平和敬业精神,获得当地民众称赞。很多当地民众有困难就找中国救援队,每当看到中国救援队车辆和人员通过时,当地居民都会热情地上前,用生硬的中文向我们表示感谢。”

有一栋三层楼在地震中倒塌,经过地毯式搜寻,於若飞等人在一处坍塌楼层下发现一名中年男子,但已无生命体征。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他们决定把他“救”出来。塌陷空间特别狭小,只容得下一人钻进去,用冲击钻将钢筋混凝土打碎。而冲击钻带来的震动有可能带来空间二次塌陷,救援人员很可能陷于困境。

这个时候让谁上?於若飞说:“在救援中,我们有一条规定:家里有父母在,且年龄70岁以上,或是孩子不满18岁的队员不能去冒这种风险。当时能进去的只有我和另一名救援队员。”於若飞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说:“我是党员,我来!”

於若飞按照规范操作,清除压在这名中年男人身上的钢筋混凝土,人被抬出来。当时在救援现场,还站着来自俄罗斯、韩国的几位救援者,“他们眼神肃穆地看着我们,注目了很久。我想这是对生命的敬重,也是对中国救援队的敬重。”那一刻,於若飞的心是滚烫的,他对入党誓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从开展简单的防灾知识普及,发展到能承担大型综合救援;从建立之初只有三人的救援队,发展到现在拥有一支庞大的专业救援队伍;从当初只具备基本急救技能,发展到现在形成包含城市救援、水域救援、山野救援、医疗救援、空中救援、搜救犬、车辆机动、综合后勤保障等八个门类,并积极发起辅助建立甘肃省地市州的藍天救援队伍。截至目前,蓝天救援队已在甘肃武威、张掖、平凉、宕昌、天水、白银、金昌、陇南等市州生根发芽。

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於若飞积极学习探索防灾自救实用技术,多次参加中国国际救援队、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等相关单位的专业救援培训,取得联合国国际安保部外勤安全高级资质、美国CERT(社区应急响应)培训师,国家应急救援员职业资格培训师、考评员、香港IRS山地救援员、国际救援潜水员等资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於若飞介绍,今年6月16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青年社会组织的不懈努力下,共青团甘肃省委组织策划并召开了甘肃省历史上首届青年公益发展大会,邀请国内近百家公益机构参加,这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对构建新的甘肃公益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对全国的青年公益发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吸引和培养更多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年公益人才参与到新时代社会服务事业的大潮中。

於若飞说:“众人拾柴方能火焰高。作为青联委员,我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强基层青年社会组织建设发展,进一步发挥好联系青年、引领青年的作用,带领更多青年加入社会服务行列,用奋斗的汗水浇灌青春梦想,用奋斗的青春书写时代答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挺膺担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责任编辑 王碧清

猜你喜欢

救援队蓝天救援
紧急救援
青岛炼化救援队:鱼水情深 共抗时艰
3D打印大救援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炫舞蓝天
拥抱蓝天
臻迪无人机在蓝天中飞向未来
同在一片蓝天下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