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战略部署布局区域重大战略广安三部曲

2023-09-27

重庆行政 2023年1期
关键词:广安双城经济圈

张 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明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报告中短短400余字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深邃思考和全面把握,赋予了区域协调发展这个治国理政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全新内涵,构建起国土空间治理的完整体系。研究其理、深悟其新、把握其重,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首次将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概括为“四大战略”,即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二是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说明我们党把握全球城市发展历史进程,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推动城镇化空间格局从单一着力点转化为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为主要动力支撑,构建完善协调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开始步入到成熟完善提高的新阶段。三是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重大战略,报告关于这一战略的提法和摆布的位置,与以往文件有明显不同。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决策部署以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将其放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板块中,国家“十四五”规划、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均将其放在东、中、西、东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板块,而区域重大战略只包括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长三角、黄河流域等。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黄河流域一起作为区域重大战略进行部署,并且与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建设并列,进一步彰显了这一重大战略在国家发展全局、区域协调大局、新发展格局中的突出位置。

这些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事关川渝发展大局,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位势新的提升,进一步彰显了川渝毗邻地区在“双核双圈”大格局中战略前沿、发展前沿和改革前沿的地位。联系四川省广安市近年来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实践,下一步应重点把握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牢牢把握党中央区域重大战略的历史机遇,在双城经济圈建设历史进程中突围崛起

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更是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差异大的发展中大国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先后实施了平衡发展、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协调和区域协调发展四个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针对区域发展新特征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在四大板块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全新的区域重大战略,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的战略考量。这一系列战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布局不断优化,国土空间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顺应经济发展动力极化、要素和人口向大城市和城市群集聚的规律和趋势,这些战略推动作为动力源的超大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引擎作用不断增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赋予毗邻重庆地区比如四川省广安市探索跨省域同城化发展,共建现代化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毗邻重庆地区得到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垂青,在“双核双圈”空间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广安是四川省距离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地级市,仅1小时车程,到“两江四岸”的距离比渝东北、渝东南很多区县都近。长期以来,广安都是接受重庆超大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辐射,有着“大车跑重庆、小车跑成都”的形象说法,50%的工业配套重庆、60%的游客来自重庆、70%以上的农副产业销往重庆,每年有5000余人在重庆购房、1.4万人户籍迁入重庆、3000多名学生到重庆上学。已经开工的渝西高铁建成后,广安站到重庆中心城区仅20分钟。渝广两地同属巴文化,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双城经济圈建设把广安从“区域边缘”变为战略前沿,《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点到广安的重大事项有130多处。中共广安市委把坚定实施“同城融圈”战略作为抢抓重大历史性机遇的重要途径,将其作为腾挪空间、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最大变量。党的二十大后,广安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坚定信心,心无旁骛,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当先锋、打头阵、作示范;找准突破口,坚定不移发挥紧邻重庆最大的地缘优势,用好用足核心城市极化引领效应,全力推进同城化一体化,在交通互联、产业协同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切实把战略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势能和发展成效,加快缩小与全国全省发展差距,为迈向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牢牢把握都市圈发展的规律特征,坚定不移把“同城融圈”作为战略牵引

实际上,都市圈这一术语是个舶来品,从日本1956年出台《首都圈整备法》到美国1990年将“都市区”改名为“都市圈”,其已成为一种城镇群体空间组合类型,也是一个国家介入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世界著名的都市圈均以人口要素和产业聚集度高、经济发展快、科技支撑和辐射带动能力强而闻名于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发展成熟阶段空间组织形式,近年来都市圈不断受到中央和国家宏观经济部门的关注重视。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都市圈”概念,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部署,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专章专栏确定在全国打造若干个现代化都市圈,建立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城市群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2019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陆续批复了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等7个都市圈,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都市圈并不是几个地理邻近城市随便拼在一起的一个圈,其目标也不是为了简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而是推动能级高的超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其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重庆都市圈是全国第六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直辖市引领的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支持广安市加快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着力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这标志着广安搭上了现代化城市圈的发展快车,步入全新发展时期。近年来,中共广安市委深刻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不断强化这是党中央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载体的战略认知,市第六次党代会把“同城融圈”作为广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牵引,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的决定。党的二十大后,中共广安市委进一步深化对党中央重大战略意图和方向的领悟把握,自觉肩负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培育梯次配套的产业圈、打造便利共享的生活圈;统筹交通、市政、产业、公共服务等布局,打造重庆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承接地;加快建设渝西高铁、广安机场、渝广同城大道等,畅通加密都市圈北向区域大通道;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协作配套重庆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深化农业全产业链合作,以更强战略定力推进“同城融圈”全面提速、整体成势。

三、牢牢把握同城化一体化的战略路径,把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专门提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坚持”的重大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无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还是重庆都市圈培育,都是在不改变行政区划前提下推进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就成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和党中央区域重大战略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广安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双圈”建设框架下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区、全国唯一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川渝高竹新区是全国唯一的跨省域共建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地位,初步形成探索两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制高点。2020年以来,广安市与重庆市渝北区依托川渝高竹新区深化这项改革,实行“经济活动一体开展、社会事务分区管理”,构建“小管委会+大公司”组织实施体制,赋予新区市、县两级经济管理权限,建成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川渝两地801项税费征管差异事项已统一733项,初步形成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公共服务、运行管理等5个一体化,村镇管理、基层治理、社会保障等3个属地化的改革成果,为推动跨省域一体化发展率先探索了做法、积累了经验。

但历史和现实说明,根深蒂固的行政区划边界是一体化发展的最大制约,打破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一亩三分地”传统思维,突破行政壁垒,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最难啃的改革硬骨头。广安作为一个地级市要跨省域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与行政层级高许多的直辖市合作,很有可能会遇到多头汇报、多层次请示、办事程序增加、行政效率严重降低的挑战。然而,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已经把广安推到了改革最前沿,做好改革开放的时代答卷成为必须担当的历史责任,把历史性机遇这个最大变量变为跨越发展最大增量,唯有深化改革开放,唯有坚定不移推动两区适度分离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广安市进一步找准方向和路径,借势借力、开拓蹚路,全力争取上级在跨省域都市圈同城化体制机制、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行政壁垒等方面放权赋能,形成突破深水区的重大制度性成果,同时整合资源与重要新闻媒体、重要研究机构、智库建立深度合作机制,及时发布成果找准方向引领改革,打造全国两区适度分离改革示范样板和高地,创造全国跨省毗邻地区有效合作共建的典型经验。

猜你喜欢

广安双城经济圈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广安清廉地图
The influences ofsupplemented subgroups on the structure of finite groups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优势互补 整合资源 实现环渤海经济圈巨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