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陶瓷茶具仿生设计的影响研究*
2023-09-26牟晓颖
牟晓颖
(郑州轻工业大学 郑州 450002)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
人类文化在模仿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从默默无闻走向文明,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地从周围的大自然中寻找艺术的源泉。陶瓷设计中的仿生设计体现了器具中所蕴含的“生命之美”[1]。陶瓷茶具形态的创造艺术,须有现代历史的积淀与感悟以及中国人文传统艺术的良好内涵,才能激发出巧妙的创思,同时在创思美学与功能化艺术的结合中需要娴熟的造型技巧与制作工艺,才能创作出符合年轻一代需求的陶瓷茶具[2]。唐代张璪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完整的解释了中国社会主义艺术所产生的主客观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艺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外向大自然学习,善于观察、体会事物的自然之美,然后通过内心的思考想象获得深刻的审美感受。”艺术家在学习自然的同时,适合观察和体验自然之美,进而通过内在的思考和感受获得深层的审美情感[3]。
通过总结前人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陶瓷茶具造型设计相关文献的总结、归纳和梳理可知,已有一些学者分别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陶瓷茶具器形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尽地研究,也对陶瓷茶具器型设计的创新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针对器型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为后续的陶瓷茶具器型设计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针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陶瓷茶具仿生设计的启发并没有给出深入的探讨,所以笔者针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陶瓷茶具仿生设计的启发进行研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理论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告诉我们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创作者在创造艺术作品时,不是再现和模仿社会生活,而是需要经过创作者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在尊重现实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大胆地取舍或对其重构,不只是以再现自然为目的,而是以自然为基础,结合创作者的思想与艺术表现手法,完成一种统一的艺术创作。
实践上我们要从自然中吸取精华,开拓思路进行再次设计创造,要重新融入自然。动植物的自然形态在陶瓷茶具仿生设计中也有非常值得借鉴的作用,对茶具造型设计启发,运用独特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利用自然形态对陶瓷茶具设计进行再创作,建立与自然的联系。
2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陶瓷茶具仿生设计的影响
2.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形态仿生设计的影响
2.1.1 用形态设计展现自然
形态仿生是仿生设计中最常见、最直观的设计方式,既根据仿生对象的具象外在形态,运用提炼、概括、简化等方法,又将产品形态与仿生对象产生一定的关联性,把其融入到陶瓷茶具的设计当中,在对自然事物外部形态认知基础上,寻找对陶瓷茶具形态的突破与创新,强调对于自然形态外部美感特征与个人审美需求的体现。仿生设计源于自然,却不是简单的照抄自然,而是设计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运用仿生设计理论知识,对大自然进行提炼、扩展、升华,并与茶具设计相融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仿生设计[4]。
外观形态变化设计是对自然形态外观的,最直观的模仿复现,旨在简化无用繁琐的附加造型,对自然界形态进行归纳和总结,提炼其最主要的特征,保留最具有代表性的线条,去除繁琐的细枝末节,用最简洁干练的线条进行再设计。
2.1.2 丰富陶瓷茶具形态仿生设计语言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指出绘画创造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艺术之美却不能够自觉地化为艺术的美,而对于这一转化活动,与艺术家内心的思想和构设又是密不可分的。而形态仿生造型的主要功能,则在于通过观察自然美,将动植物的形态和特性进行简化和复制,从而更加鲜活的在作品上表现出来,同时是对自然的形态特性的再创作,给人一种亲切、熟悉且鲜明的审美感受。所以,通过采用形态仿生的造型艺术手段来展示自然生命力,不仅可以增加差陶瓷茶具意象的表现,而且也更容易地使人容易接受。
例如图1中就是以松、竹、梅为主题,辅添了两个正在玩耍的小松鼠,色彩丰富逼真,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并刻画了松之坚、竹之虚、梅之贞,充分地展示出了紫砂五色土的传神写照。本作品是陈鸣远教授的经典之作。
图1 陈鸣远作品
2.2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色彩仿生设计的影响
2.2.1 用色彩设计展现自然
色彩仿生是仿生设计中另一种常见的设计方式,色彩是最抽象的语言,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出来,自然赋予了世界神奇的色彩,丰富绚丽,设计师在设计中将色彩与产品巧妙结合,使产品更具生命力。在陶瓷茶具中色彩不仅具备审美性和装饰性,还具备象征性的意义,即运用颜色唤起人们心中的情绪,抒发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在设计中将色彩与产品巧妙结合,使产品更具生命力。色彩仿生是一种利用自然界的颜色来装饰瓷器茶具,起到美化作品或者给人心理暗示的效果。鲜亮的色彩给人开朗活跃的感觉,暗沉的色彩则给人沉着冷静的感觉。
2.2.2 丰富陶瓷茶具色彩仿生设计语言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色彩仿生设计的影响在于设计师可以自主的选择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吸取大自然中色彩的优点,寻找观察大自然色彩规律的同时,有意识地选择可以表达自己情感的颜色,设计的陶瓷茶具既适应产品功能,又能增加其美感。
设计师的个性、观念、艺术表现形式不同,所设计出来的色彩仿生设计陶瓷也不同,代表了设计师的独特标志和设计艺术语言。不同设计师创造出来产品色彩表现形式不同,给观赏者带来的艺术感染力也不同。设计师可以将用来被仿生的物体的颜色特点进行提取,运用于茶具的色彩配色中,根据被仿生物体的象征意义,使茶具表达相同的意义,以此来完成设计师的设计想法[5]。在图2中,蒋蓉大师使用了二种色泥,用莲蓬、荷叶作酒具的基本构图,段泥的莲作瓶身,而绿泥的叶与叶梗则分别作瓶口与壶把。
图2 蒋蓉作品
2.3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肌理设计的影响
2.3.1 用肌理设计展现自然
肌理仿生设计是指一种独特的仿生设计,利用了大自然的表面纹理,把不同的材质的表面纹理用到了产品上,并通过触摸体验加以仿真,通过模拟自然物表面的纹理来实现审美效果及性能上的要求。这种陶瓷茶具中大部分的肌理仿生是用来使产品更加的漂亮有趣,又或者具有防滑效果。肌理仿生多利用自然界中动植物等表皮的纹路或者经络,在产品装饰上表现出独特的纹理效果,不仅丰富了陶瓷茶具的装饰手法,还让人们更为亲密的接触大自然,体会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关系,使人有返璞归真、和谐美好的感受。现代的陶器中常常使用纹理模仿的工艺。纹理模仿的创作方法为陶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触摸效果,让人类有更加丰富的触摸感受。
2.3.2 丰富陶瓷茶具肌理仿生设计语言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肌理仿生设计的影响在于不是刻板的将自然肌理复制粘贴到陶瓷茶具当中,通过设计师对自然肌理的归纳和提炼,设计出带有情感韵味、具有亲和力的新产品,不仅在使用功能方面满足消费者,更是增添了陶瓷茶具使用的趣味性,使人们充分的认识自然并了解自然。肌理仿生设计就是通过模仿原来材料的质感、组织结构、纹理特征来传递产品要表现的与被仿生对象相关联的信息,从而传达出设计师的设计意图。通过对陶瓷茶具进行肌理的个性化和艺术化的创作,积极应用肌理仿生的理论,在发挥了陶瓷器具有实用价值的基础上,为陶瓷器具赋予了艺术性。在陶瓷茶具产品设计行业中,仿生设计作为最主要的产品设计概念,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把自然元素应用于陶瓷茶具产品设计中的方法,可以引发人们的情感共振,而通过茶具设计把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紧紧的连接在一起,不但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生活功效、表达自然美和产生情感共振,而且还能更有效地展现出瓷器茶具个性化和趣味性价值。既生动又有趣,给人一种亲切、熟悉的视觉感觉。
综上所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告诉我们仿生设计不能只是一味的模仿、复制,应该结合创作者自身的艺术想象进行的艺术形式创作,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心理感受和认知产生的某种印象,逐渐从想象上升为实际运用。仿生这一艺术形式的开发与运用,不仅是创作者的凭空想象,更是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