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踏古寻洋 走,我们去陆地看看:鱼石螈

2023-09-26江氏小盗龙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探险队古生物学家后肢

江氏小盗龙

在泥盆纪之前,地球始终处于温热的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但自从志留纪开始,植物登上陆地,陆地为植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早期的蕨类植物、裸蕨类植物呈飞跃式发展。到了泥盆纪中、晚期更是进化出石松类、木贼类、真蕨类等植物。地球逐渐被植物大范围地覆盖,在光合作用下地球环境逐渐改变。在整个泥盆纪,植物的繁衍将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到最初的十几分之一,氧气浓度越来越高,接近于现代水平。而这种环境的形成也为肉鳍鱼——鱼石螈的登陆创造了条件。

1931年,一支丹麦的探险队在广阔的格陵兰岛上进行地质学考察,这支探险队中不仅有地质学家,还有生物学家。当探险队经过一片光秃秃的山坡时,一名地质学家不经意地一瞟,竟然就看到了类似化石的石头。探险队立即停下脚步进行探查,结果发现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化石经过挖掘后被运回去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随着化石周围的岩石被清理掉,古生物学家发现这些化石都属于同一物种,而这个物种既有两栖动物的特征,也有鱼类的特征,这不正是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从鱼类向两栖类演化的过渡物种吗?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不过古生物学家在给鱼石螈命名的时候注意到它的头骨上有鱼类的鳃盖骨结构,于是将其命名为“鱼的顶盖”。

鱼石螈的脑袋很大,而且又扁又宽,一对大眼睛长在头顶上,表明它需要的是向上的視野。鱼石螈大脑袋后面的身体因为有了肋骨的支撑变得又宽又胖。鱼石螈的嘴中长满了锋利的牙齿,牙齿排列成密集的齿列,能够瞬间刺穿猎物的身体。鱼石螈的嘴巴不仅大,而且咬合力很强,所以被它咬住的猎物是很难逃脱的。如果在今天的地球上找一种像鱼石螈的动物,那一定就是娃娃鱼。要是论大小,鱼石螈比娃娃鱼更大,它的体长可达1.5米,体重接近20千克。

鱼石螈有一条不长的尾巴,在上下长出鳍叶之后就变成了尾鳍,这个尾鳍可以通过左右摆动推动身体在水中前进。除了尾鳍,不怎么强壮的后肢也会辅助游泳。鱼石螈的后肢脚趾之间有蹼,当它游泳时,后肢会伸向身体两侧,像船桨一样划动。

鱼石螈的后肢有七个脚趾,由于没有发现鱼石螈完整的前肢化石,所以并不清楚它的前肢上是否也有七趾。

鱼石螈能够登上陆地有两大先决条件:

呼吸:鱼类都是靠鳃在水中呼吸,但鱼石螈长出了肺,所以能够直接在陆地呼吸空气。

运动:鱼石螈的四肢源于鱼类的胸鳍和腹鳍,经过进化,它不仅有了更强壮的骨骼和肌肉,而且也有了简单的肩带和腰带结构。

古生物学家使用CT断层扫描了鱼石螈的全身骨骼,特别是它的四肢骨骼,发现鱼石螈的陆上活动能力其实很差。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鱼石螈的四肢骨骼缺少了行走必需的旋转关节,所以它只能靠着更强壮的前肢拖拽着身体在陆地上艰难爬行,后肢一点儿劲也使不上。

鱼石螈是登上陆地的鱼类代表之一,提起鱼类登上陆地的原因,许多人会以为是为了扩展全新的生存空间,走向光明的未来。其实没有动物愿意离开熟悉的生存环境,走出舒适圈,除非被逼无奈。

鱼石螈很可能是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淡水之中,因为水体经常变得混浊而缺氧,所以才进化出了可以直接呼吸空气的肺。在鱼石螈生活的泥盆纪晚期,经常会出现严重的干旱,将鱼石螈的家蒸发成小池塘,为了生存,鱼石螈就必须爬上陆地寻找更大的池塘。在一次次尝试下,鱼石螈的鱼鳍进化成四肢,它才具备了登上陆地的能力。

看来鱼石螈登上陆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浪漫和勇敢,更多的是求生的无奈和挣扎。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鱼石螈的知识,你们肯定会问:“鱼石螈是我们的祖先吗?”答案为“不是”。

鱼石螈生存于3.65亿年前的泥盆纪时期,同时还出现了一大批介于鱼类和两栖类之间的动物,棘螈、提塔利克鱼、希望螈……登陆大潮出现。在这些登陆者之中,有我们的祖先,但肯定不是鱼石螈,因为它后肢上是七趾,且柔弱无力,完全不像我们的祖先。尽管鱼石螈不是我们的祖先,但它的发现为我们重现了鱼类登上陆地的壮举。

猜你喜欢

探险队古生物学家后肢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性的起源与演化——古生物学家对生命繁衍的探索
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复原两亿多年前乌龟化石
新一代古生物学家在中国掀起“恐龙热”
跟踪导练(三)
狗反复发烧后引起后肢瘫痪的诊治及体会
古生物学家星星狐
药物水杨酸钠与5%碳酸氢钠耳静脉注射治疗猪风湿性后肢瘫痪
探险队长 DAKOTA CUSTOMS定制版牧马人改装
脊髓损伤恒河猴后肢三维步态数据处理软件包的设计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