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语课程思政的途径*

2023-09-26梁懿文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

教书育人 2023年18期
关键词:日语跨文化中华

梁懿文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

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各专业课要找到‘角色’,干出特色,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课程思政明确了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1]

笔者在思考大学中的日本语言文学专业课如何做出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时发现,鉴于日本与中国在历史上存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以课程思政主要内容的第三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分析中华优秀文化在日本语言文学中的存在、发展与变异,能使学生自然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本语言、文学、文化构建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夯实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进行跨文化的思辨和实践。

在日语以及日本文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探索了七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语课程的思政教学途径。

一、通过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比较,对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进行思想溯源和文化思辨,培养文化自信

“日本古代文学史”体现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影响关系,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内涵。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无论是日本平安朝的文学、中世的五山文学,还是近现代文学,都深深打上中国文化影响的印记。在“日本古代文学史”的课堂上,从跨文化比较的视角出发,把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中国文化要素彰显出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例如,平安时代宫廷女性作家紫式部出身名门藤原氏,祖父藤原兼辅是著名歌人,父亲藤原为时精通汉诗文与和歌,是当时屈指可数的文人。紫式部自幼随父学习汉诗文,熟悉中国古代典籍,对白居易诗的研究造诣颇深。她作为中宫彰子的教师,在后宫为彰子讲授《白氏文集》。紫式部的代表作《源氏物语》中,引用白居易的作品达97 次。书中还大量引用了《史记》《汉书》《战国策》《文选》中的史实和典故。严绍璗教授曾说过:“紫式部如果没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那么可以说,《源氏物语》也不可能像读者所读到的那样辉煌。”[2]他指出:紫式部的创作方法体现了她对中国文化(文学)的摄入与受容,有局部性的浸润、整体性的浸润和基础性的浸润三个方面。例如《源氏物语》的《桐壶》卷,就体现了《长恨歌》结构的“整体性的浸润”。不过,《源氏物语》中的桐壶更衣,不像杨贵妃那般背后有外戚支撑,其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权贵势力和外戚势力可以依靠的柔弱女性。杨贵妃和桐壶更衣虽都是死于“嫉妒”,然而杨贵妃“宛转蛾眉马前死”是一个突发事件,而桐壶更衣则是被看似平淡的生活中所包孕的令人窒息的气氛慢慢推上了死亡之路。不同于《长恨歌》中“天上人间会相见”,日本的天皇采取了更加现实的办法——找一个面影与桐壶更衣相似的藤壶更衣作为他失去的爱妃的替身。

日本南北朝时期著名歌人、隐士、随笔作家吉田兼好(1283-1350)出身于世代掌管朝廷祭祀的神祇官世家,精通儒、佛、老庄之学。他的《徒然草》中多处援引《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尚书》《昭明文选》《白乐天诗集》等中国典籍,体现了文字美、智慧美和意境美的完美融合。《徒然草》中闪烁的儒释道思想精华为我们重温中华经典、学习古人智慧提供了契机。

二、通过解读日本近现代文学,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明治时期以后,欧风美雨几乎席卷了整个日本,然而,“在日本的文人、作家思想意识的深处依然积淀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或汉文化的底蕴,这种底蕴影响着他们的整个世界观和人生情趣”。[3]在“日本近现代文学史”“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上,介绍日本近现代作家的思想背景时,讲解积淀在他们思想深处的中国文化,使学生在跨文化比较的宏观视域中接受日本文学作品的同时,加深对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认知,增强对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认同。例如,讲解日本著名近代作家夏目漱石的“漱石”这一笔名的由来——《世说新语》中孙楚“漱石枕流”的典故;讲解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等作家的中国文化修养以及他们的中国之旅。

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接轨、人的思想观念的剧变、现代自我的确立等成为日本近现代文学的主题。在近代资本主义商品化大潮的冲击下,日本的汉学家、汉学知识分子以中国文化为基础构筑起来的精神家园不断受到冲击。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近代日本逐渐受到冷落,汉学知识分子的自我价值受到挑战。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在日本近现代社会的处境,为我们思考现代中国社会中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深刻启示。

三、通过讲授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养文化共生意识

教师在外语课堂上融会贯通中日文化,通过有趣的比较讲解,打通学生心中的文化壁垒,使学生对跨文化沟通产生兴趣。中国与日本自古以来就共处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文化联系。因此,在授课中也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共生意识。

(一)讲清日本文字的起源

上古时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随着汉文化传入日本,公元5 世纪中叶前后,日本人民创造了以汉字作为表音符号来书写日语的方法。8 世纪后,这种方法已被普遍采用,现存最早的日语诗歌总集《万叶集》便是一例,其中使用的文字被称作“万叶假名”。由于万叶假名过于繁杂,不利于记事作文,因此逐渐简化为“假名”。假名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假”为“借”,“名”为“字”。之所以称作“假名”,乃是因其源头为“真名”,即“汉字”。假名分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平假名源于汉字草书,一般是对整个汉字的简化,约从9 世纪开始正式使用。片假名源于汉字楷书,一般是对汉字偏旁的简化,约从公元10 世纪开始正式使用。[4]

(二)说明日语中汉字的重要作用

虽然日本创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汉字在日语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在19 世纪初,日本一度想要废弃汉字,但日本民众普遍认为,废弃汉字将对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离开汉字,日语中就会出现大量的同音异义词,文章的表述将十分不便。例如“かける”这个发音,对应的可以是动词“掛ける、欠ける、駆ける、賭ける、懸ける、架ける、翔ける”等,还可以是动词的可能形式“書ける、描ける、掻ける、画ける”等。汉字的表意性赋予了同音假名不同含义,区分了其复杂而微妙的意义。因此,时至今日,汉字依然是日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历代日本天皇的名号都是两个字的汉字词,且大多来源于中国的四书五经,其中,取自《尚书》的年号最多,其次是《易经》,也有很多来源于《诗经》。“明治”年号来自《易经》中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明治”之后的“大正”年号也来自《易经》“大亨以正天之道也”;“大正”之后的“昭和”,则取自《尚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昭和”之后的“平成”年号则来自《尚书》中的“地平天成”以及《史记》中的“内平外成”,取其天地内外平和之意。[5]

(三)明确近代日本“和制汉语”词汇对中国的反向输入

从幕府末期到明治时代,日本在翻译西方书籍、引进西方事物的时候,仿照原有汉字词汇结构,创造出了许多新的汉语词汇,被称作“和制汉语”。这源于汉字强大的构词功能:通过各种方式的语素组合,衍生出大量的新词。幕末以后,日本在接受西方文明的时候,出色地运用了汉语的造词能力,大大增加了“和制汉语”的数量。

中江兆民的《民约译解》是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汉文译本,书中创造性地出现了很多新的汉语词,近代到日本留学的中国人将这些词带回中国,构成了日本“和制汉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反向输入。近年来,日本动漫中的一些词的用法进入中国,成为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比如:“萌”“治愈系”“违和感”“草食系”“森系”等。[5]如此,通过学习中日文化的双向交流史,有助于在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同时,培养文化共生意识。

四、通过本科生科研训练,深入研究中日比较文学文化的相关课题

我校常年设有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RTP),目前已实施了十九届。该项目旨在鼓励和扶持有科研意识、学有余力的本科生进行学术训练,深入研究问题。随着日语学习的逐渐深入,学生不再停留于语言学习层面,他们对日本文学、日本文化、中日比较文学文化、日本社会等问题都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以此为源点,产生了一系列本科生科研课题。如:“从上巳节和中元节比较汉族和大和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日‘匠人精神’比较研究”“《人间失格》主人公的心灵危机对青少年心理建设的启示”“从人称代名词考察日本明治社会阶层——以《我是猫》为中心”“威海市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等。

本科生毕业论文也是启发学生科研意识、深入研究问题的重要依托。在针对若干有关中日比较文学文化方面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如:《中日女性假托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以温庭筠的花间词和纪贯之的< 土佐日记> 为例》《< 三国演义> 与< 平家物语> 中武人形象的比较研究》《对中日古代女流文学发展的探究——以李清照和紫式部为例》等,也包括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之比较、中日现代社会女性地位形成因素的对比研究等相关的论文。另外,有的学生对教师的研究课题感兴趣,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参与进来,并把自己在研究中形成的心得体会与学生分享,提供参考书目、慕课、线上讲座等信息,助推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教师应珍视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尊重学生的科研主体地位,在学生困惑时及时点拨,帮助学生广泛深入地研究中日比较文学、文化方面的课题。这种从学术兴趣出发、兼顾实际应用的科研活动,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日语学习发挥持续的促进作用,而且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深化了学习内容,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在指导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信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能对于教学和育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采用情景体验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日语教学中,要改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进行情景体验式教学。抓住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表现力强的特点,满足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需求,将外语情景短剧表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创编的情景短剧题材丰富,主题深刻,包括:赏樱游园、企业参观、宿舍聚餐、职场困惑、伦理亲情等。学生充分发挥文学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将所学日语知识充分运用到情景剧表演中。在同学们创编的东京居民樱井一家的家庭伦理剧中,一家之主樱井武,人到中年,因公司裁员而失业。家里还有他的父亲、妹妹、妻子、女儿和儿子。在家里,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负责的丈夫、亲切的哥哥和慈爱的父亲。他瞒着家人去做辅警时,被妻子撞见。晚上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的他拿出了给孩子们的礼物。懂事的女儿早已知晓父亲失业的事,她也一直在悄悄地打工。得知武的失业,家人们纷纷表达了对他的关爱和支持。三世同堂的大家庭中相亲相爱、同舟共济的浓浓亲情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儒家家庭伦理、传统的孝道思想。子女和父母相互扶持,共渡难关。学生的家庭伦理情景剧表演,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日语教学的完美融合。

在日常的教学之外,通过举办日语演讲比赛、文化节、戏剧节、书法比赛、美食制作分享等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生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学习和发展。“五月物语”“冬物语”等日本文化节活动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日语和日本文化的魅力,在与留学生的交流中了解日本年轻人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课上课下的各种情景体验式语言学习,学生提高了道德修养,涵养了道德情操,增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采用合作研讨式教学法,结合课下合作研讨与课上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采用合作研讨式教学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用日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文化比较和共生的思维,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以“第二外语(日语)”为例,班上的学生自主分为六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定一个中日比较文化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在课堂上进行发布。学生选题有:中日新年习俗文化梳理和对比、中国部分名胜风景介绍、中日动漫对比、中日足球文化对比、中日温泉文化对比、中日礼仪文化对比。教师要求各组学生分工合作做好PPT, 课前发给教师进行修改。例如:“中日礼仪文化对比——以筷子文化为例”包括三部分:形形色色的筷子文化;日本使用筷子的方式;中日筷子文化的差异。“中日足球文化对比”从中日足球的发展现状出发,回溯了中日足球的发展历史、从中总结经验,分析改进对策。小组中的每位同学各负责一个部分进行探究,三个部分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需要小组成员进行密切的合作和研讨,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成果。课堂上小组成员分别把自己负责的部分用日语进行发表,在研讨和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得到新的启发和收获。

七、采用双语对译经典阅读法,学习中国文化经典的外语表达,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语用能力

早在2014 年3 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就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 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看望师生的讲话中谈道:“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6]

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不仅应该“中国化”,更应该把中国文化对外进行讲述,让中国与世界联通,让世界读懂中国。外语专业大学生用外语讲述中国文化的一大障碍就是外语词汇量匮乏,外语表达能力受限,进而出现在外语交流场合的“中国文化失语”问题。[7]为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外文版的中国经典、文学名著、时政新闻等,开展用外语讲解的中国文化讲座,把关于中国文化的地道的、规范的、鲜活的外语表述教给学生。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与提高外语水平并行不悖,文化自信和跨文化能力得到培养。这种直接阅读经典或理论书籍译本的教学法尤其适用于日语阅读课,可选作教材的书籍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文版)、《中国文化读本》(日文版)、刘德润教授的《论语》(日文版)、《用日语讲的中国民间故事》等。

八、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与外语教学的有机融合是在《纲要》中“各专业课要找到‘角色’,干出特色”的要求下,结合日本语言文学课程的专业性质而做的探索性实践,是课程思政的内容之一。在日语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防止本土文化认同感缺失、本土文化教育使命感缺失等造成的伤害,是避免文化自卑、树立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开展跨文化交流的需要。在具体的日语教学中,探索了七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途径,以期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并学会用外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了解语言的历史文化背景,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具有跨文化能力,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猜你喜欢

日语跨文化中华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