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帮扶人才机制探究

2023-09-26王康陈军科胡维超高世宝

区域治理 2023年2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机制人才

王康,陈军科,胡维超,高世宝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职业院校学生农村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然而受限于二元分割的长期影响,乡村人力资本始终处于落后状态[1]。一方面,乡村振兴的落实依赖于人才供给,然而乡村振兴始终难以吸引到高质量人才,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愿意前往农村进行创业的人数寥寥无几[2]。另一方面,强大的城市压力迫使众多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以后面临着低质量就业的事实,部分地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下降[3]。从两方面的现实难题来看,如何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前往农村创业,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实现关键,还是解决职业院校学生毕业难的重要途径[4]。因此,应引导职业院校人才走向农村,而关键正在于构建有效的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帮扶人才机制。

一、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帮扶人才机制的构建意义

(一)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乡村振兴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在于人力资本结构问题,尽管有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选择前往乡村创业,但目前乡村人力资本结构仍未得到实质性的优化,乡村创业的吸引力仍然较弱,导致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供给保障始终无法得到革新[5]。因此,需要外在力量的介入引导人才流向乡村,而对于已经在城市中发展的人才来说,因为他们已经在城市中扎根生活,因此难以引导他们走向乡村,而综合各类群体的判断,职业院校学生自然是比较好的选择。为了引导职业院校人才走向农村,需要职业院校教育层面建立乡村振兴帮扶人才机制,引导职业人才在广袤农村大有作为,并从学生角度提高农村发展对其吸引力,才能引导学生走向农村,切实解决乡村贫困治理的人才供给保障问题。

(二)为乡村振兴创新发展模式

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帮扶人才机制的构建可以优化乡村人力资本结构,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血液,同时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活力[6]。依据现阶段的乡村发展实情,优质的产业结构往往表现出信息化与融合化特征[7]。前者是指信息技术高度应用于已有乡村产业之中,实现乡村产业的智慧化发展,如农民在农业生产链条中,通过互联网实现订单式生产模式,又在农业生产中采用信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质量,而对于订单式之外的农业生产成果,则借助“带货营销”等手段提高销售率,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增收。后者是指其他产业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带货营销”便属于乡村农业与电商产业的融合发展,其他例子还有很多,如乡村休闲旅游业、创意农业产业园,原本的乡村农业产业作为一种优势资源与其他产业结合,并为农业生产找到一种新的收入点。当前,乡村振兴需要积极汲取已有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帮扶人才机制的构建也只有契合这些发展点才能真正实现成功,职业人才应发挥综合素质优势,实现智慧化农业生产模式与融合化“农业+”产业发展,在为当地居民带去就业机会的同时,切实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

二、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帮扶人才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建立健全农村创业就业教育体系

首先,农村创业就业教育开展必须要落实好顶层设计。农村创业就业教育必须要融合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开设农村创业就业教育必修课,必修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对农村创业就业教育形成一个基本的认知,了解农村创业就业的基本性质、内容与重要意义等,使学生对自身是否参与到农村创业就业中产生清晰的研判。除了开设必修课之外,还必须要加以选修课的配合。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进行一些更深内容的讲解,让其清晰地知道哪一些农村创业就业项目是近几年内比较火的,以及前往农村创业就业应注意什么内容。同时,需要实现农村创业就业教育与相关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其次,各大职业院校应打造农村创业就业孵化平台,由专业教师与聘请的校外农村从业专业人员共同担任管理者,专业教师作为主要讲解与管理人员,校外农村从业专业人员在校外提供专业指导。农村创业孵化平台全权负责校内农村创业就业教育的开展工作,包括课程设置、培训对象筛选、师资建设等。最后,教育部门应组织各大职业院校共同探索农村创业就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农村创业就业教育的开展是对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回应,教育部门理应承担起组织作用,而目前亟待的便是明确农村创业就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与适宜的教学方式,使农村创业就业教育逐渐标准化[8]。因此在开展农村创业就业教育时,一定要以这一部分群体为重点关注对象。在面向大众的专业课程基础上,还可以由导员对此部分群体展开深入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农村创业就业意愿情况,并对农村创业就业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说明,积极引导他们走向农村。

(二)构建乡村振兴心理支持机制

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帮扶人才机制若想引导学生走向农村,需要落实好心理层面的教育工作,需要构建完善的乡村振兴心理支持机制,引导学生主动农村创业就业,在乡村实现远大抱负。

在社会端,各级政府应主动承担配合职业院校构建乡村振兴帮扶人才机制的责任,在全社会营造农村创业就业良好氛围。很多家长之所以不支持孩子农村创业,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乡村创业就业落后于城市就业,因此在社会端构建学生农村创业心理支持机制的重点内容在于扭转这种思想。具体实践中,各级政府应以各类宣传方式明确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大喇叭”广播、乡村微信群、市级电视台、纸质宣传等方式宣传乡村振兴的实质、对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学生农村创业就业在其中的必要作用发挥等。

只有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农村创业就业,才能真正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中,在广袤农村大有作为。因此,职业院校的农村创业就业教育是否包含心理教育内容非常重要。职业院校需要设置乡村振兴帮扶心理辅导部门,由心理教师、辅导员以及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其中,主要工作内容为化解学生们对农村创业就业的排斥心理,同时可以积极组织已在农村创业就业中取得一定成就的学长学姐为他们进行演讲,通过沟通交流来了解农村创业就业中潜藏的发展机会。

(三)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为了可以帮助职业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的全面提升,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这一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着高度契合点,因此可以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提升学生参与乡村振兴能力的目标相结合。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为校企合作,因此可以采用创新校企合作的方式,在原有的校企合作机制中引入农村创业实习模式,具体可采用两种手段:

第一,学校在实施校企合作时,可以选择乡村创业型企业开展合作,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乡村创业实践。地方政府为促进当地区域乡村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联动,可以带头组织区域内各大职业院校与乡村产业共同构成区域发展联盟,构建区域发展系统,通过系统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信息流动与信息互动。乡村创业型企业本身面临着资金短缺以及专业型人才不足的双重难题,而乡村创业型企业主导的校企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两大难题。地方政府及其当地金融机构在为其开辟融资绿色通道的同时,还可以考虑降低资金投入。对于绝大多数资金投入项目来说,乡村创业型企业可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等财务管控手段进行控制,而在人力成本投入上,这一点通常难以加以控制,而校企合作则可以针对这一点入手,以学生作为廉价实习劳动力来降低乡村创业型企业的人力成本投入。

第二,学校科研项目可以转向为乡村创业。目前,各学校关于乡村创业的研究仍然停留于实践层面,而即使有科研项目,也不愿意选择以乡村创业的实践作为主题,仅是针对已有的乡村创业展开理论上的剖析或者实证上的论证,他们本身对乡村创业的实质性内容收获甚少,更不利于学生积累乡村创业实践经验。因此,学校科研项目可以选择乡村创业实践作为研究主题,教育部应鼓励职业院校开展乡村创业实践类科研项目,学校应组织各科系教师依据本专业特征,与其他科系教师进行跨专业合作,共同开展乡村创业实践,对于有意愿农村创业的学生,可共同参与到项目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人员短缺问题,而且还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乡村创业实践,为其日后自我创业积累经验。

(四)完善政策引导机制

以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帮扶人才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仍在于政策引导,一是需要引导学生前往农村创业就业,二是需要实现职业人才输送与乡村振兴发展实现深度耦合。

据此,可以从政府政策、金融政策与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参与乡村振兴。从政府政策角度进行引导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形成积极的外在动机,即以扩大乡村创业就业优势来使学生准确识别出返乡创业就业的重大机遇。地方政府应加快制定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社会保障体系,在金融机构尚未建立学生返乡创业保险产品之前,可以从地方财政中拨出专项款项用于保证学生返乡创业,并积极鼓励政治面貌良好的学生加入当地党组织,并邀请他们参与到相关政策的制定中,切实听取他们的意见。从金融政策角度进行引导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返乡创业减轻负担,仅依据政府资金扶持,学生返乡创业仍然面临艰巨的资金重担,需要合理引入社会力量,尤其是相关金融机构应帮助学生返乡创业构建完善的融资渠道。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创建学生返乡创业贷款项目,优先开放于满足条件的学生,并公开该贷款的获取流程、贷款额度、贷款贴息比例与偿还期限等。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积极发挥贷款使用跟踪作用,明确获得该款项的学生是否用于返乡创业,关键时刻可予以专业指导,并要求创业者定期汇报资金使用情况。从环境建设角度进行引导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学生对乡村环境的抵制力,对于很多当代学生而言,他们尤为看重生活环境,如当代学生普遍离不开网络,因此需要从网络基站、宿舍环境、乡村道路等多方面入手改善乡村环境,再加之乡村本有的生态资源优势,乡村创业的环境吸引力自然可以大大提升,直至媲美或超越城市就业的环境吸引力。

三、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在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遗留性问题中,必然可以肩负起这份重任。目前,乡村振兴已然走入了新的阶段,这也要求职业院校应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出应有的力量,积极构建乡村振兴帮扶人才机制。构建乡村振兴帮扶人才机制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抉择,于学生自身而言,参与乡村振兴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平台,需要把握住这个契机;于乡村发展而言,职业院校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有利于改善乡村产业结构模式,提高经济收入水平,并且思想落后的乡村需要学生这一新鲜血液的加入,在乡村树立起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于社会发展而言,构建乡村振兴帮扶人才机制有利于将人才分流至乡村,缩短城乡发展差距。而为了更好地实现促进职业院校人才深度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并使他们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大有可为,需要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从心理建设、能力塑造、政策引导等多个层面,帮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机制人才
人才云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