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音乐人的瞿秋白
2023-09-25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38期
瞿秋白出身于书香门第,家族长辈世代研习经史子集,谙熟琴棋书画。受师长族人熏陶,瞿秋白自幼学习诗词、绘画、篆刻、书法、音乐。
1925年五卅運动时期,瞿秋白主编《热血日报》。他多次化装到上海城隍庙,挤进人群中细听民间艺人说唱“小热昏”等通俗曲艺演出。随即创作《东洋人出兵——乱来腔》等歌曲。《热血日报》编发民间小调时加按语:“我们很想收集这种平民作品,因为在这种作品里,我们才能够看见国际帝国主义压迫下的思想和情绪。”瞿秋白自创《群众歌》(唱春调)有云:“世间一切靠不住,靠得住的是群众。罢市要取大规模,坚持到底勿为动。”
1934年初至1935年初,瞿秋白在中央苏区担任教育部长,主持文教工作。他亲自指导革命音乐创作,并且制定法规将革命音乐宣传提升到政策高度,有组织地进行文艺创作。剧校培养新人,剧团数目大增,剧本、歌谣、歌曲创作日新月异,开创了战争环境下苏区文化运动的新局面。
《乐之秋白:瞿秋白红色歌曲赏析》(江苏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一书中辑录瞿秋白原创、改编或引进的歌曲,其中有气势磅礴的《国际歌》《赤潮曲》《苏维埃歌》,也有为大众喜见乐闻、通俗晓畅的传统小调、民歌和戏曲。唱春调、五更调、无锡景调、孟姜女调、泗州调、可怜秋香调、小东人调、莲花落、乱来腔、京剧四皮倒板等,加上法国、俄国外来歌曲,可谓古今中外互通,四面八方交汇。
作为大众化文艺道路的开拓者和探索者,瞿秋白洞察民间说唱音乐的广泛影响,旧瓶装新酒,大胆拼接,急就成歌,以新鲜内容取代陈词滥调,给观众或听众以全新的启示。(摘自《中华读书报》 陈铁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