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价何去何从

2023-09-25方力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33期
关键词:铜价消费量铜矿

方力

生意社数据显示,9月11日铜价为69100元/吨。2023年年初铜价66145元/吨,6月底为68295元/吨,整体上涨3.25%。

与6月底相比,目前铜价小幅上升,但由于供给持续短缺,国内价格有望坚挺。

精炼铜也叫电解铜,是通过电解而得,通过电解阴极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铜,“电解铜”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精炼铜总产量为2508.48万吨,消费量为2599.18万吨,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短缺90.7万吨。

从库存来看,9月11日,LME铜库存录得13.45万吨,较上一日增加400吨,增加幅度为0.30%;历史数据显示,自2020年9月14日以来,LME铜库存最高为25.48万吨,最低为5.12万吨,均值录得11.94万吨,当前库存(13.45万吨)较均值增加11.26%。

在供应端,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精炼铜产量增长贡献国,2022年中国精铜产量在全球占比达到43.1%,位居世界首位;产量排名的前十的其他国家合计精铜产量为983.4万吨。此外,刚果(金)产量增长较快,2022年产量达到181万吨,同比增长21.3%。

全球精炼铜消费缓慢增长,2022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达到2604.8万吨,同比增长3.1%。分地区消费结构来看,中国是世界上铜消费量最大的国家,2022年精炼铜消费占比53%,而美国则以7%的占比位列精炼铜消费量的第二位,中美合计消费占比达60%。

全球铜终端的消费结构,设备、建筑和基建占比分别约为30%、30%和15%。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用铜新领域将加大新能源板块的用铜量。

从全球增量来看,2023年,铜矿增量将主要来自紫金矿业项目、QB二期、Quellaveco矿山扩建、OyuTolgoi地下矿产量爬坡、洛阳钼业KFM和TFM改扩建等。

紫金矿业的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产能将提升至45万吨,巨龙铜矿一期项目已经达产,二期预期2024年底投产。Teck的QB2在2023年年初投产。2023年是矿山的集中投产期,新扩建矿山的增量非常可观,结合折损量,预计2023年全球铜矿增量为70万-80万吨。

方正证劵预计,随着全球铜矿供应集中释放,2023-2025年矿端供应或将大幅改善,但新增产能或将逐年走低,预计2025年后全球铜矿产量难有明显增长。

随着疫情的全面好转,传统领域需求复苏,叠加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新兴领域的高速发展,全球精铜供需缺口将持续加大,预计2023-2025年,全球精铜供给缺口将分别达到16.1万、24.6万、59.7万吨,中国精铜供给缺口将分别达到382万、373万、380万吨。

无论全球还是中国,铜均处于短缺之中。

9月11日,沪铜主力连续的价格为69260元/吨,近三个月一直在67000元-71000元/吨波动。

2022年中国精铜产量达到1106.2万吨,同比增长5.7%;表观消费量1606.9万吨,较上年增长了107.1万吨,处于稳步增长态势。目前中国冶炼产能仍处于高速扩张期,精铜产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由于产量小于消费量,中国铜精矿进口常年保持增长趋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铜精矿进口量达到2527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8%,再创历史新高;2017-2021年的年均增速为7.9%。中国铜精矿进口集中度较高,主要进口国包括智利、秘鲁、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和墨西哥,2022年从这五国合计进口量为1865万吨,占当年总进口量的73.8%,其中,从智利进口量最高,达到844.7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3.4%;从秘鲁进口量也高达626.5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24.8%。中国的铜精矿出口量极其微小,与进口量相比可忽略不计。

中国精炼铜下游主要应用于电力、家电、交通运输、机械电子、建筑等领域。电力消费是中国用铜的主要领域,新能源快速发展有望持续提升用铜占比。从中国铜的下游需求结构来看,2022年中国电力耗铜量最大,占比达到46%,其次分别是家电14.2%、交通运输12.3%、建筑8.2%;中国电力消费是用铜主要领域,但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用铜新领域将加大新能源板块的用铜量。

铜在风电中的具体应用组件为塔筒电缆、机组内部升压器、机组外部升压器、风电场内部电缆、电机、开关设备、控制电线和电缆、接地电线和电缆等,应用范围较广。对于海上风电来说,各组件的铜使用强度均较陆上风电有所提升,尤其是电缆,电缆铜用量占比可高达59%。尽管不同技术对铜使用强度略有影响,但由于电机和增速箱用铜量在风电场整体的比例不高(8%-21%),整体影响有限。WoodMackenzie和星展银行的数据显示,陆上风电每GW装机需要消耗4000吨铜,海上风电每GW装机需要消耗12500吨铜。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同年3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未来中国电力系统将发展成为智能化、清洁化的高效电网系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电网每投资1亿元,可产生800-1000吨铜消费量;电源每投资1亿元,可推动200吨铜消费量。

国家电网表示,2023年电网投资预计将超过5200亿元,十四五期间,电网规划投资累计将超过2.9万亿元,假设2024-2025年电网投资保持3%的增速。方正证劵预计,2023-2025年中国电力用铜需求分别为676万、696.3万和717.2万吨,叠加双碳目标背景,电力行业将对铜需求形成有效支撑。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铜和铜合金主要用于散热器、电机、连接器、充电桩、充电线等部位。

ICSG报告显示,燃油车、混动车、插电混动车、纯电车的单车用铜量分别为23千克、39千克、60千克、83千克;新能源汽车电子自动化程度更高,需要更多连接器及线速产品,拉动对铜材的需求。

为了推动碳中和,各国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2400万辆。根据SMM的预测,2023年交通运输耗铜量占比将提升至12.9%、2025年提升至14.2%,用铜结构不断优化。

相比于其他商品,铜周期相对较长,因为矿床勘查是一個长期缓慢的过程,一般需要7-10年时间。在中国仅矿山地质勘探阶段大型矿床最少需要5年,长达十几年。由于时间较长,铜的周期形成也相对较长。

从2002年开始,铜价经历了多次上涨和下跌周期。

2002-2007年中国需求爆发,但铜供应缓慢增长,这导致铜价大幅上涨;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短短几个月内断崖式下滑,LME铜价从历史高位8940美元跌至2810美元,跌幅达到68%。

2009-2011年,随着危机过后多项刺激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全球流动性宽松,铜价开始止跌回升。

2011-2016年,铜矿产能步入释放周期,铜价开始回调。2016年之后,全球经济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下开启复苏,与此同时,铜矿产能释放峰值已过,铜价开始触底反弹,而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政策趋严更是加剧了供需缺口的扩大。铜价开启螺旋上涨。

2020年3月,随着新冠疫情持续爆发,叠加全球流动性宽松、供给端受限等因素,铜价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2020年3月LME铜现货结算价最低点约为4685美元/吨,2021年LME铜现货结算价上涨到最高约为10416美元/吨,此后有所回调。

2022年7月疫情过后,全球流动性宽松叠加供给端放量受限,铜价迎来了新一轮上涨周期。

从历史看,铜价上涨周期短则1-2年,长则4-5年。从2022年7月至今,铜价已经上涨1年2个月。从历史的周期来看,国内铜价似乎处于方向选择的关键期。

猜你喜欢

铜价消费量铜矿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铜价下行压力增大,再生铜企业利润回落
2015年全球废钢消费量同比下降
氧化铜矿硫酸搅拌浸出工艺研究
2014年国际橡胶消费量增加6.7%
铜价仍有回升机会
N2015083 中国铜铝消费量料在未来十年达到顶峰
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36.2亿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