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创新教学策略

2023-09-25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五中学黄声豪

天津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文本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五中学 黄声豪

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要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群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综合性较强的阅读方法,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量,锻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理解与分析文本的能力,加深对文本思想情感的理解,感受语文阅读的乐趣,逐渐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教育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使用单篇教学方法,根据教材顺序进行讲解,虽然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想情感与写作技巧等,但是容易出现知识碎片化等问题,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在群文阅读模式下,可以实现对阅读内容的补充,优化传统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满足语文核心素养要求。

一、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创新教学意义

(一)完善课堂教学

一是补充教学方法。群文阅读属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能够实现对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的补充,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发挥以生为本理念的作用,确保学生可以自主构建阅读。所以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利用精简的语言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进入课外语文阅读活动,消除阅读活动之间的界限,完善阅读教学体系。

二是构建自主协作开放式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针对文本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也要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共同交流思想,逐渐完善知识经验。在群文阅读中,教师需要针对具体议题进行分析,实现文本内容的整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逐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二)提升教师素养

一是锻炼教师内容开发的能力。与单篇阅读不同,群文阅读议题的开放性较强,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所以在备课阶段,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在课堂中落实教学理念,避免局限在课堂中,做好教学内容的开发工作。

二是帮助教师完善知识体系。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群文阅读方法是针对传统阅读教学的一种创新,但是要想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作用,需要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验,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教育能力。教师还要主动更新知识体系,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

三是进一步完善课堂结构。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能够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所以在使用群文阅读教学法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锻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三)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是丰富阅读量。初中生需要面临升学压力,因此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会采取压缩阅读时间等行为,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应试技巧,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从实际上来讲,这种教学方法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甚至会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抵触心理,逐渐丧失阅读兴趣。在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行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从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层面出发,针对教育目标进行调整,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提升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利用阅读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同时,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利用群文阅读为学生提供不同文本比较阅读的机会,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开阔学生的阅读视角。

二是积累写作素材。研究发现,许多学生存在写作能力不强等问题,甚至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混乱。而使用群文阅读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巩固阅读基础,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提升其读写结合能力,为后续写作积累素材,掌握语言表达方法,为写作提供支持。

三是开展群文阅读时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针对不同文本类型进行分析,使用多样化的阅读方法,针对议题内容进行研究,锻炼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由于学生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缩短学生的阅读差距,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四是提升语文能力。利用群文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满足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在阅读中,学生需要针对不同的文本进行整合,逐渐提升思辨能力,在阅读中掌握基础知识,强化文本解读能力与鉴赏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创新教学策略

(一)制定阅读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制定目标。

为了完成群文阅读教学任务,教师需要挖掘教材内容,制定能够指导学生阅读和学习的目标。一是分析教材要求,确定阅读知识点框架,理顺教学思路。二是研究不同单元的知识点,完成细化处理,在群文阅读中做好统筹规划。三是分析不同单元的阅读提示、课后练习等,确定阅读知识要点。四是结合阅读知识要点设计教学目标,确保各环节顺利开展,形成完整的目标系统。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目标:结合诗歌节奏、韵律等进行朗读,了解作者的思想,明确创作背景,深入研究诗歌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作者乐观的精神。完成目标制定后,教师需要设计活动环节,同时在课堂中增加相关素材,如《秋词》《陋室铭》等,并要求学生继续探讨,根据作者遭遇--创作背景--所做之事--精神状态的顺序进行解读。完成探讨后,由一名学生进行总结,教师也要及时做好课后延伸工作,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等方式收集与本文相似的文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教学目标能够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帮助学生学习古人的品格与思想,逐渐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2.做好不同文体设计。

一是散文群文阅读目标。散文是抒发作者真实情感和写作方式比较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在语文教材中,散文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所以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做好散文设计,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展现教学重点,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教师要做好《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三篇文章的设计,在兼顾单元导语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写景文章的特点,抓准写物特点,掌握生僻字词,在朗读中融入情感,仔细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优点,完成写作任务。

二是小说群文阅读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需要掌握文章作品鉴赏方法,进一步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由于小说一般出现于初三阶段,具有教学任务重、时间短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升阅读质量。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单元导语入手梳理小说情节,尝试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人物形象,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所以在小说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导语内容,确保目标设计的合理性。

(二)制定群文阅读议题

1.常见议题。

议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也是开展群文阅读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文章体裁、作者、内容、主题等进行设计。

一是主题。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针对教材进行了创新设计,借助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单元结构进行教学,而在议题设计中可以结合单元主题进行研究。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教师以“科幻与探险”为主题,通过对学生特点的分析,为学生提供“险处隐藏奇景”等议题。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教师确定“少年成长”的人文主题,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提供“成长的领悟”等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本单元为写景散文单元,以四时美景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所以教师设计议题时可以选择“四季之美”等。

二是内容。中国诗词题材丰富多样、内涵深远,所以教师在设计议题时可以结合具体内容,提升议题的针对性。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饮酒(其五)》时,教师可以选择《归园田居(其一)》《过故人庄》等,以“田园中的诗意”为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朗读训练,在探讨与交流中领悟诗词内容,加深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三是作者。在诗歌教学中,作者介绍属于重点环节,只有掌握作者的相关信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思想内涵。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水调歌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时,教师可以从作者的经历入手,以“苏东坡的旷达”为议题,组织学生针对诗词语言和情感等进行探究,了解作者的旷达,逐渐认识到舒适安逸是难以让人成长与发展的,只有经历逆境才能促进思维发展,实现不断进步。

四是体裁。由于文体不同,在特质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做好议题设计工作。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用残损的手掌》《乡愁》《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给初升的太阳》组合在一起,以“通过意象领悟诗歌情感”为议题,组织学生针对意象进行研究,加深学生对诗词情感的理解。

2.其他议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议题设计不仅需要做好常见议题研究,也要从其他角度进行创新。

一是语文要素。利用单元教学中的语文要素,可以提炼出合适的议题,实现对各个知识点的有效划分,坚持由浅入深原则,做好不同单元与内容的设计。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精读方法,了解大意内容,提炼关键词句与段落等,所以教师可以设计“领悟关键句段的美妙”议题,借助语文要素确定议题,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线索,满足综合素养训练要求,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二是手法和写作风格。文章的写作手法是极为丰富的,借助多样化的写作手法能够实现对诗歌语言的深入分析,所以在设计群文阅读议题时可以尝试从这一层面进行设计。例如,教师可以将《钱塘湖春行》《登高》《饮湖上初晴雨后(其二)》《卜算子·咏梅》进行组合,组织学生探究借景抒情的方法。由于诗词流派较多,在语言风格上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可以从语言风格层面设计议题,让学生感受不同作者的语言风格特点,为后续诗词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确定选文组元策略

1.选文。

完成议题设计后,教师需要结合议题具体内容,做好文章筛选工作。由于群文阅读中的文本选择不受课内和课外的约束,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确保选文的合理性。一是精选。例如,以“四时美景”为议题时,教师可以将《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组合在一起;以“小人物的美”为议题时,教师可以将《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等组合在一起,满足群文阅读教学要求。二是优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材与议题相关文本不足时,教师可以选择课外文章进行补充,以延伸学生的知识层面,在丰富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母亲的性格”为议题,将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与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组合在一起,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母亲的品质,针对母亲的个性特点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感受母亲的伟大。

2.组元。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群文属于议题探讨中的重点,教师应当重视文本选择,采用适合的方式做好文本安排工作。教师可以从关联性较强的文本出发,针对文本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等进行分析,找出议题之间的联系,做好反复论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进而形成正确认知,实现对议题的深入探究。

一是并列反复。在群文阅读中,教师需要确保文本保持并列关系,完成对议题的反复论证,通过对学情等进行分析,选择代表性较强的诗歌文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做好阐释。例如,以“律诗特点”为议题时,教师可以选择《钱塘湖春行》《望岳》等文章,引导学生理解律诗的特点。

二是并列分论。并列分论主要是指文本之间为并列关系,通过对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说明,进而形成完整的议题。例如,以“《诗经》爱情观”为议题时,教师可以选择《关雎》《蒹葭》等文章。

三是阶梯递进。在阶梯递进中需要确保文本为依次递进关系,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实现对议题的解释。例如,在以“领悟苏东坡”为议题时,教师可以选择《和子游渑池怀旧》《水调歌头》《定风波》等,让学生在逐步探究中逐渐理解苏东坡,加深学习印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中的重点。教师需要从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出发,做好群文阅读议题设计工作,针对选文组元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特点,增加具有吸引力的内容,确保群文选择的合理性,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在不断的阅读中掌握知识,提升阅读能力,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文本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群文活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