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数字+”优势 赋能交通安全
2023-09-25邵明晖
■ 邵明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我们要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技驱动、智慧治理,用“数字+”赋能交通安全,推动新兴科技与交通安全工作深度融合,不断创新交通安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着力提升交通安全治理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努力从根本上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提升研判预警“数字+”水平,推动安全监管从“经验预警”向“智能预警”转变
目前,黑龙江省已建成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交通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等基础应用及行业管理平台,形成覆盖全省的交通运输基础通信网络,为强化交通安全领域智慧监管奠定了良好基础。要强化事前预防、主动防控的意识,加大公路、桥梁、隧道等安全运行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建设力度,建立多点触发、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监测预警机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强对已发生的各类事故的规律性分析,把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和环节找准找实找具体,扎实做好事故多发场景的交通安全预警管控,科学制定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做到“发生一起事故、歼灭一批隐患、完善一类制度”,坚决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完善道路交通运行风险问题线索研判共享机制,看紧盯牢敏感部位、敏感时段,深入摸排道路运输、城市客运、水上交通、公路运营、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系统性区域性突发性重大风险,打通公安交管、交通运输、住建、农业农村、文旅、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风险监测、感知、识别、预警信息链路,实现跨部门信息数据实时共享传递,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治理的系统性、精准性,不断降低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健全交通路况信息实时发布机制,探索实施道路设施、驾驶行为、车辆和天气等多源数据融合的道路安全风险评估办法,高度关注雨雪雾恶劣天气、汛期、冬季冰雪路面、节假日密集出行、交通事故等对道路通行的影响,依托“交管12123”客户端、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和公路沿线LED 宣传板,第一时间向广大驾驶员、交通参与者及社会大众通报路况、车辆通行和天气状况以及交通管理工作措施,配合导航软件向广大交通参与者提供路径规划等个性化交通服务,不断提高有效提示和交通引导服务水平。
二、提升风险整治“数字+”水平,推动安全隐患由“突击整治”向“常态整治”转变
安全生产关键就是“防患于未然”,做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是重中之重。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常态化长效化推动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整治提供了技术支撑。要树牢“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深挖大数据潜能,积极推进图像智能识别、北斗高精定位、5G+AI、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交通安全治理中的应用,持续加强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严重安全隐患分析研判工作,常态化开展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整改,做到隐患不整改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强化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精细化治理,在城市交叉路口、急弯陡坡、临水、道路施工等安全隐患重点领域,加强交通管理设施规范化、智能化建设,持续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能力。加快推进道路交通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分级分类管理、信用数据公开的原则,完善信用法律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加大对失信驾驶员和交通运输主体的检查惩戒力度,让失信驾驶员和“带病”车辆寸步难行。
三、提升依法管理“数字+”水平,推动安全执法由“粗”向“精”转变
通过提升“数字+”水平能进一步强化交通安全执法科技支撑,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强车载动态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运用,加快公路治超检测设备等智能交通管控设施建设,全天候监测交通异常和交通违法,实现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自动发现、警示提醒,积极推动打击违法由“人防”向“技防”转变,着力提升主动、精准、系统打击违规车辆的能力和水平。强化交通安全智能执法刚性,加快新型执法管控装备示范应用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应用非现场监管及科技执法手段,着力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互联网+监管”、区域联网和信息共享,织密道路交通安全监测防控网,加大执法信息公开力度,不断提高交通执法效率和公信度。强化重点车辆执法监管,充分利用交通运输部门系统平台,对容易肇事目标车辆行驶路线、速度、轨迹等实行动态监控跟踪,实现精准预警、靶向查控,严厉打击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以及非法运营、酒驾醉驾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车辆“带病”上路、动态监控长期不在线、客运车辆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问题,严厉打击校车超员超速、不按审核路线行驶以及“黑校车”等违法违规行为,着力推动重点车辆隐患“清零”行动向纵深开展,确保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制度发挥作用、管出效果。
四、提升普法宣传“数字+”水平,推动安全教育由“单向说教”向“智能体验”转变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等支撑的互动式、体验式交通安全教育,具有直观易懂的强大优势。要加强新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渠道运用和宣传引导能力建设,积极推广场景体验、媒体融合等新手段新途径新技术,加快建设一批事故案例3D 影院等具有授课讲解、情景模拟、互动体验功能的交通教育实践基地。深入开展体验式、活动式、交互式的宣传教育,增强“全国交通安全日”品牌影响力,提升宣传教育的体验感和实用性,提升宣传劝导及教育引导水平,以潜移默化、浸润人心、久久为功的宣传教育实现由“他律”变为“自律”,筑牢交通安全发展的社会根基。优化驾驶员交通安全教育培训,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车辆智能化等社会发展需求,探索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驾驶考试管理中的应用,丰富车辆新技术、驾驶新要求等考核内容,健全完善驾驶员教育培训信息化体系,更好提升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要加强重点群体精准宣教,健全交通安全提示信息精准推送机制,用好“交管12123”客户端、“交通12328”服务监督电话、车辆动态车载终端,扎实做好特殊群体出行安全常识普及教育,及时向重点车辆驾驶员精准推送提示信息,增强提醒警示效果,有效引导人民群众树立交通规则意识,让“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思想自觉转化为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