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2023-09-25昆山开发区兵希幼儿园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1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陶行知儿童

文/俞 琳 昆山开发区兵希幼儿园

特殊儿童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思想研究中认为,开展家庭教育时,必须要充分分析孩子的身心特点及成长需求,深度挖掘特殊儿童的长处,以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评判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有成效,最重要的就是看家长有没有形成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因此,家长们要以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为依托,并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做好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陶行知教育思想助力特殊儿童家庭教育

1.最好的老师是父母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教会孩子如何好好做人,如何做真人。因此,“追求真理做真人”成为陶行知先生治学的终极目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发挥引领作用。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家长的行为举止就是他们学习的镜子,身体力行的教育作用远大于简单的说教。孩子从观察父母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了解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逐步形成自身的行为准则。

2.平等的家庭关系

衡量家庭关系和谐与否,必须要看在家庭教育中是否构建了平等的关系。在很多抱有传统观念的家庭中,家长就是权威,孩子经常被父母支配。陶行知先生认为,在关系不平等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很容易出现创造性思维流失、主动性丧失等问题,变成一个缺乏主见、不能独立的个体。所以,家长在教育特殊儿童时,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以自我为主导的错误思想,应该给予儿童充分的尊重,以他们为主体,在科学、民主的教育方式下努力创造和谐、平等、互相尊重的环境。

3.开放的家庭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家庭教育最好的方法是将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家长应该建设一个民主而开放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家长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和言行是否合适、是否符合正确的教育观念;反思自身的教育方法是不是缺乏创新。家长要主动贯彻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教育思想及理论,努力学习“社会教育思想”的知识。

由于特殊儿童最大的成长障碍在于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所以,引导孩子多接触一些社会生活,将社会当作教育孩子的课堂,将社会生活当作教育的教材,才可以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价值。家长也要努力让孩子看到更多的生活问题及社会问题,消除孩子内心的自卑感。

依行知理念、思特殊儿童

1.端正态度,合理应对

许多特殊儿童由于自身的各种缺陷而受到同伴或周围人的嘲笑和歧视,这也导致了特殊儿童产生更为严重的自卑情绪,从而附带更多的消极行为。在这种负面情绪及心理因素的影响下,特殊儿童的心理会受到双重打击,从而出现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特殊儿童更加无法正常地融入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家长是儿童最信赖的人,家长教育孩子时,应端正自身心态,摆正教育态度,包容孩子的缺陷,对特殊儿童的不同问题,形成科学认知。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悲观失望的情绪,也不要溺爱孩子。

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及理论来说,家长应当首先明确自身教育目标,端正心态,理智看待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缺陷,这可以为后续的家庭教育实施创设条件;充分分析孩子的生活实际情况,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坚持开展家庭教育,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受教育机会,提升教育效果,这可以为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发展创设条件,具有积极作用。

2.加强学习,提升素养

在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下,父母是孩子生活的镜子,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为了更好地提升家庭教育效果,帮助特殊儿童形成健康的身心状况,让特殊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缺陷可以在不断的教育中得以改善,家长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去学习更多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围绕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深入掌握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对优化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特殊学校是特殊儿童学习及成长的主要场所,为提高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家长也要与特殊学校的老师建立合作关系,多沟通,动态掌握孩子在学校中的情况,如口语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人际关系等,并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提升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教师在特殊教育方面的经验较为丰富,家长在与老师的不断交流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专业化技能,如与特殊儿童沟通的技巧、让特殊儿童更有自信的方法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家庭教育素材。

3.重视实践,适应社会

陶行知先生认为,特殊儿童最大的成长障碍在于社会适应能力薄弱,融入社会比较困难。经过观察可以发现,许多特殊儿童的性格都比较内向,在生活中不愿意和其他人接触,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孩子的社会交际功能丧失,给特殊儿童的成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陶行知先生表示,进入社会可以让孩子的视野更为开阔,学习到丰富的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提高特殊儿童的独立性。

父母可以多带领孩子深入社会,在公共环境下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孩子得到更多的生活经验。比如,父母在商场购买日常用品时,可以让孩子在购物环境下学习更多的购物知识,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充分感知生活的趣味性,并了解日常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孩子就可以自行购买物品。

综上所述,特殊儿童也与普通儿童一样,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未来与希望。与普通儿童相比,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较低,加之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比较薄弱,需要特殊儿童家长学习更多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方法,密切联系特殊儿童生活环境、实践能力,密切分析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并依此设计出针对性较强的家庭教育方案,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如此方能让特殊儿童健康成长,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陶行知儿童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