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声、父母诉求、专家观点
2023-09-24李美锟
李美锟
暑假,孩子一定是离不开网络的:和同学线上社交、浏览视频、使用网络工具搜索知识、购物、完成一些线上暑期作业……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但同时因为它,亲子之间、家庭内部之间也萌生了一些矛盾。关于怎样使用网络这个问题,孩子和大人都有话要说。
这个暑假,首个由行业、学界、企业携手推出的“家长暑期服务园地”在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在成都腾讯未成年人守护营地举办了一场关于暑期互联网使用话题的讨论,除了请来孩子和家长,还有来自的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关于网络使用问题的家庭策略。
孩子的心声:妈妈每天下班回家看手机,为什么我不可以?
现场一个踊跃举手的小男孩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他说:“我期待的暑假就是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是妈妈总是看着我,不让我碰手机,可她自己总是捧着手机看呀看,为什么就不让我看呢?”小男孩天真的问题让现场的大人都笑了。他的妈妈解释说,自己其实是在给家里购置一些日常用品,并不是在玩。她觉得孩子太小,不论是从保护视力的角度,还是自制力的角度,都不应该把手机交给孩子,他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如果网络成瘾就麻烦了。
来自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副会长唐洪博士对这对母子的对谈进行了回应。她认为,手机已经融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买菜、看病、乘车等,都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络,我们需要正视网络带给我们生活上的变化,它确实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孩子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已经不可能与网络隔绝,家长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孩子将网络视为生活中的一种工具,帮助孩子使用网络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一味地切断孩子与网络的连接其实也会在无形之中造成孩子在生活中受阻。我们不能让“原住民”成为“难民”。
家长的诉求:孩子上网时间太长了,该怎么管?
在圆桌讨论的现场,很多家长都不约而同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孩子上网时间太长了,该怎么办?家长反映,孩子使用网络基本上就是社交、看视频、打游戏,不论是哪种情况,都存在想停停不下来的情况,基本上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以家长训斥孩子为结束。当孩子大了,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前后,本来就有些叛逆,再遇上家长训斥,逆反情绪就会更加严重。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既担心孩子沉迷网络,又害怕处理方法不得当,使得孩子情绪失控,影响学业。
面对这样的情况,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方增泉教授提出,不论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孩子,还是学龄前的小孩子,他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完整的想法。他建议家庭制定家庭网络使用公约,但一定要充分参考孩子的意见,让孩子也参与到公约的制定中来,比如对于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长,由他自己提出,家长和孩子经过商议决定。方增泉教授认为,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并且由他自己来约束自己,才能有效地控制他在网络使用上的时长。当然,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尤其是母亲的网络素养,对于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家长正确、积极、健康的网络使用姿态,是孩子最好的表率。
专家观点:网络问题的背后,是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
“知心姐姐”卢勤
在养育中发生的这些问题,可能都不仅仅是因为手机或网络的问题,可能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家长和孩子相处,要记住5个字:学、听、说、用、信。智慧育儿,才能事半功倍。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方增泉教授
家庭网络素养需要重视“三高一低”:母亲网络素养越高,孩子的网络素养就越高;家长与孩子讨论网络内容的频率越高,孩子的网络素养水平就越高;孩子与家长的亲密程度越高,家庭关系越好,孩子的网络素养越高。家长干预孩子上网的频率越频繁越简单粗暴,孩子的网络素养越差。家长和孩子要共同成长和发展,家长要用自己的经验和社会阅历、智慧帮助孩子共同发展。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唐洪博士
如果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情绪上的满足,那么自然就会到网络上去寻求这种满足,如果孩子得不到来自家长正确的指点,他们沉溺于网络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家长应该和孩子共同尝试使用网络去健康和安全地生活,这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家长必须面临的课题和挑战。
中国互联网基金会 李倩老师
从来自20个省份5万多名孩子的调查问卷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最焦虑的问题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上网时长,他们和家长一样对于这个问题都很焦虑,所以家长一味地呵斥并不能解决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作为帮助者,教会孩子提升自控力的方法,并且提供更多适合他们的活动,让孩子们多接触现实。
腾讯未成年人守护营地品牌负责人马滢
家长教会孩子怎么正确地认识网络非常重要。比如引导孩子工具化地使用网络,利用网络给自己带来新的认知、拓展知识面。解决了这些底层认知问题,再有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加持,孩子使用网络的负面问题自然就会少许多。
腾讯未成年人守护营地教育专家梁玲玲
制定家庭网络使用公约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可以遵从“一不二要三问四用”原则:“一不”是不要随便把手机交给孩子;“二要”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选择和支付密码;“三问”要问除了上网还有没有替代解决的方式,问在哪里用,问他用网络做什么;“四用”就是选择性地去使用,要有限使用,要公开使用,要工具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