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灌篮高手》看运动动画电影的技术开拓、美学取向与现实映射
2023-09-22韩明勇
韩明勇
自1996年电视动画版完结整整26年后,《灌篮高手》漫画原著作者井上雄彦所执导的电影THE FIRST SLAM DUNK于2022年12月在日本上映,并于2023年完成汉化配音与报批流程在中国大陆上映。据猫眼专业版显示,《灌篮高手》(井上雄彦,2023)仅预售票房便突破1.156亿元,超过《铃芽之旅》(新海诚,2023)成为中国影史进口动画电影预售票房冠军。[1]漫画原作者与动画导演井上雄彦特地发中文感谢中国观众:“对创作者来说,制作出一个全新的作品,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喜悦。希望这个‘第一次的灌篮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可以让大家也乐在其中。”[2]对于无数青年观众来说,《灌篮高手》系列作为日本动画经典IP可以说是童年不可或缺的记忆,也是心目中最珍贵和特殊的存在之一,被无数动画迷传唱奉为经典的《好想大声说爱你》《直到世界的尽头》成为时代和青春的注脚。
近年来不少日本经典动画IP开始“情怀杀式”复出口碑却毁誉参半,作为日漫体育题材圣经的《灌篮高手》却选择在全新的技术、全新的美学取向中以“第一次的灌篮高手”的形式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本文将从技术开拓、美学取向与现实映射三方面出发,审视和探究这部经典动画新剧场版的魅力。
一、运动动画的技术开拓与发展
《灌篮高手》作为日本体育运动题材动漫的代表之作,在运动动漫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毋庸置疑。它不仅同高桥阳一的《足球小将》、安达充的《棒球英豪》一起,合称为日本运动漫画三大巅峰之作,也是集英社创社以来继《乌龙派出所》《龙珠》《海贼王》之后第4部发行量超过1亿册的漫画。在首次动画化时,它就以电视动画开拓了画格运动动画的表现形式,成为日本典型的有限动画制作模式中成功制造出“动感”的优秀范例。在1996年,首次被改编为电视动画的《灌篮高手》就在运动动画方面进行了各项大胆的开拓,以体现井上雄彦想要呈现给观众的篮球观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电视动画版的《灌篮高手》在日本二维动画背景较难移动、作画张数存在限制的基础上结合了漫画手法,采取使用速度线符号、夸张的变形与动作、同一段作画反复重复等分镜和演出方式,在作画张数有限的情况下保证了运动动作的力度感,让观众身临其境,制造出了如同和球场上的全员们一同呼吸、思考的临场感。遗憾的是,原作者井上雄彦因为漫画连载的篇幅和故事结局的争执,与最初合作的出品方集英社和东映动画分道扬镳,也让《灌篮高手》动画版的故事在全国大赛开赛前戛然而止。
其实,在漫画连载结束后,东映动画的制作团队开始提出过各种IP重启计划,但原作者井上雄彦都以因为感受不到篮球运动的魅力为由否决。直到2014年,制作团队送来了采用当下相对流行的“三渲二”形式①制作的录像带后,井上雄彦才坦言感受到漫画作为一种画面带来的冲击力。为了将这种冲击和画面的动感回馈给粉丝,对电影知识一无所知的井上以门外汉的身份迎难而上,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全新的灌篮高手——《灌篮高手》动画剧场版。[3]
在时隔近30年之后,以“画格”为基本单位的有限动作动画已然不再适应当下的动画市场。全新的剧场版《灌篮高手》结合2D动画的表现形式与3D的技术内核,使用了动作捕捉、将球员动作精细打磨过的“三渲二”形式。近年来,日本动画中采用这一技术的运动动画越来越多,由于这一技术通过在3D物体基本颜色上创建平面颜色,使物体看起来有着连贯流畅的模型运动与透视,同时又保持着“非真实”的2D效果,因此格外受到运动动画导演的喜爱,如汤浅政明的电视动画《乒乓》、中国原创网络动画剧集《飞吧!篮球》都应用了这一技术。相比普通2D与3D动画,“三渲二”的优势在于可以既能保持动画平面的美术风格,减轻画师的工作负担,输减制作成本和周期,同时也具备更加自由、贴近真人习惯的运动方式。与多用近景镜头表现个别角色心理、一场比赛少则进行三五集、多则打上十多集的电视动画版不同,《灌篮高手》剧场版将叙事的中心放在湘北对山王的一场比赛中,且要表现出10个人同时在一场比赛中奔跑竞技的画面,尽可能使之贴近真实的赛况,这是漫画家的画笔所力有不逮的。在对比赛的流畅度与真实感成为首要需求、球员重复且大量全景镜头的前提下,CG建模与真人动作捕捉的使用成为必然。不同于传统的2D手绘动画,“三渲二”地方动画模型中的阴影与高光的显示为颜色块,而不是呈梯度式平滑混合,使3D模型看起来在保持了平面感的同时,运动更加流畅。与电视动画版鲜明活泼、庄谐并重的风格相比,采用动作捕捉、“三渲二”形式、低饱和度的剧场版《灌篮高手》在精准还原各种传球和运动姿态方面实现了全新的突破,尤其是在快速攻防转换动作、充满力量的灌篮动作,以及比赛终止前比分反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基于CG技术制作的动作都更加连贯流畅,配合实时录音的球场声效充满真实感。
一改剧版中围绕角色心理展开,并在不同角色之间切换的“冗长”节奏,采用新技术的剧场版《灌篮高手》展现出如同真实赛事般的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在《灌篮高手》的制作中,井上雄彦秉承着“表现出篮球运动的真实感”的信条,在3D技术建模环节采用了真人动作捕捉技术,并要求制作组严格按照自己的要求选择具有独特个性的动作捕捉演员,对每一个动作演员都提出了围绕角色原始设定的具体要求。例如,井上雄彦要求樱木花道的动作捕捉球员能够真正像个接触篮球的新手一样进行运动,动作上要在保持“夸张感”,着地的余势、弹跳起来要营造出“动能、跃动感溢出过剩的感觉”,同时进行“不漂亮的动作”[4],让观众切身地感受到这是一位刚接触篮球运动不久,技巧不足却充满热情和力量的青春期男孩。不同動捕演员的动作特性决定了角色的动作特性,从而以全新的方式保证了同一场篮球赛中不同运动员角色的人物呈现。目前,以“三渲二”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动画在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外市场上已经成为一个单独的品类,中国无锡、上海的多家工作室也参与到《灌篮高手》剧场版的制作中,这足以说明它对未来动画行业发展的重要程度。
二、删繁就简的美学取向
在对篮球运动本身真实魅力的追求下,井上雄彦选择了相对接近真实运动动作的新技术;在故事上,新剧场版的内容也基于漫画版的全国大赛改编,作出了新的调整。无论漫画还是电视动画,《灌篮高手》的主线都是叙述湘北高中的高一学生樱木花道希图赢得心仪对象赤木晴子的芳心而误打误撞加入篮球部后,如何从一个门外汉、退场大王逐渐成长为一个真心热爱篮球的运动员的故事。樱木花道单纯热血的性格、简单直白的想法和对篮球理解上的纯粹,是创作者挥洒创意与尽情填充青春想象的绝佳题材。围绕着樱木花道的见闻和进步,井上在故事中巧妙地穿插起“湘北五虎”的人物塑造与叙事链条。
针对漫画和动画电影两种媒介不同的特点,《灌篮高手》剧场版在声音和影像上删繁去简,在尽可能保留漫画里人物的造型和体态的同时,增加了动画电影的真实感。如果说电视动画版的《灌篮高手》更多集中在以樱木花道为首的热血青年们逐渐成长的故事,剧场版的《灌篮高手》更像一部名副其实的体育电影。这当然不仅是因为影片主要围绕着篮球展开,更在于导演井上雄彦通过球赛呈现与球员刻画,在抒发奔逸的少年意气之余,探讨何为竞技体育的生存之道这一主题。在众多优秀杰出的运动员视角中,选择了首发五虎中看起来相对“平凡”的宫城良田的视角,来串联所有人物;在“平凡人”的视角下,剧场版《灌篮高手》删繁就简、在“青春”“热血”“梦想”“情怀”等光环的加持下悄然选择了一条删繁就简的美学路线,展现出井上雄彦沉淀20年之后呈现的另一种纯然的生命样貌。主角宫城良田在设定上无论是与队友相比,还是单就个人特质来说,在“天才”与“池面”(即一般意义上的“帅哥”)辈出的日本动漫中并不算讨喜;尤其是与或性格张扬或外形优秀的“湘北五虎”相比,总是给人一种存在感不强的配角印象。按照官方设定,宫城良田出身于日本最南端的冲绳县,在别具运动天赋的哥哥引导下走上篮球道路,却也在哥哥意外离世后一直生活在哥哥荣光的阴影下;因为身材矮小瘦弱、身体素质平庸的缺点,他在篮球场上的发挥也并不如意,加上总是被人与表现优异的哥哥比较,甚至被哥哥生前的对手当面嘲笑,被教练在背后评价与其兄长相差甚远……与“樱木花道”式运动天才得心应手地接触篮球运动、经常在赛场上创造灌篮奇迹的天才经历相比,“宫城良田”式的成长经历强调运动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球场上每一分钟都充满艰辛,并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成功。
相比于漫画和动画较为欢脱与愉悦的表现风格,电影版在美学取向上显示出井上雄彦对青春与生命理解的积淀,配合现实基调的故事主线更显得沉郁。就连精神意旨的传承与赓续,都呈现出些许微妙的变化。与“樱木花道”充满赤诚热情、天真单纯的美相比,电影中宫城良田对篮球的热爱与纯粹则更趋向于千帆过尽后,蓦然回望地重拾自我了悟本心。这种幽微变化亦可视为年岁渐长、视野变宽的井上雄彦在创作心境上的一种转变,它不单体现在人物与故事层面,也同样反映于视听表现的手段上。传统的“樱木花道”剧集动画围绕着奇迹的创造、天才的表现,以及力挽狂澜、反败为胜的重大转折进行描绘,尤其是经常利用观众席、替补席上诸多人物的近景与特写、特别配制的音效对激动的情绪和夸张的反应进行描绘,配合精彩、出乎意料的灌篮动作达到“众人为之惊叹”的效果;但剧场版中,这些“引人眼球”的内容更多集中在比赛前的一段时间:在湘北高中对阵山王工业的全国大赛中,山王工业整齐划一的啦啦队为山王加油,让整座赛场宛如山王工业的主场一般,给湘北队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但在比赛开始后,主要镜头就集中在队员们的场上表现上,将观众的注意力从对主人公的情绪感受转移到比赛中战术的采取和队员间配合默契的感受上。在轻松诙谐的剧集版中,樱木花道时常在篮球场上突发奇想、洋相百出,时而让观众刮目相看、时而又让裁判大跌眼镜,观众能看到的是一位自诩“天才”的青年自信张扬的表演;而在整体更为纯粹的剧场版中,观众更多的是看到宫城良田在强大对手的夹攻与封锁下艰难行进,靠坚持和信念完成一场球赛的过程。“为了知晓世界是在外表的法则下运行的,我们必须离开洞穴,逃离这个由外表组织起来的、以强制话语(Discours contraignant)形式呈现的地点。”[5]在近20年后,井上雄彦选择删繁就简,将“洞穴”中种种戏剧性的桥段、富于传奇因素的高光点,从汗水沉积与泪水洗礼的篮球场上刨除,终于可以看到他致力讲述和表达的,不仅止于对青春成长的礼赞,更意在呈示竞技体育的魅力与精髓。
三、体育题材现实的映射与表达
相较湘北队为人津津乐道的两大奇才樱木花道和流川枫,多年来在难以完全克服的逆境中坚持成长、屡仆屡起的宫城良田可能会更贴近“真实”的篮球运动,也能更好地映射出篮球运动的乐趣与困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宫城良田这个角色也许才最符合井上对于“青春”的理解与认知。如果说之前的剧集动画更多描述“青春”的主题,那么剧场版动画就是将“篮球运动”本身作为真正的主角,男主人公宫城的种种行动轨迹,都不过是在为这一运动添加注解而已。樱木花道与流川枫的性格更加强势,观众的注意力很容易从运动转移到运动员的情绪与心理上来;而以性格内敛的宫城作为主角时,对篮球运动概念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和丰澹。井上雄彦一向擅长描写人物从低谷中走出、克服自身困难的转折,但在剧场版中却没有“正面”“彻底”地解决宫城良田的问题。与缺乏有力援手的赤木刚宪、无法面对被新人赶超的三井寿相比,他们的才能与实力却早已得到认可。可对宫城而言,他的失意不单源于痛失了支持和帮扶他的至亲,还有难以走出去的丧兄阴霾,以及他长久以来遭受的贬抑与对抗强敌时的挣扎与挫败。与喜获援手的赤木刚宪与感到队员教练鼓励的三井寿不同,宫城良田面临的问题更为现实,也更难解决。
为了彰显“真实”心意具有的力量,导演还为宫城设置了两重与“真实”相对的伪装:在幼时打球时,他穿着哥哥的球服,戴着面具,将“自身”隐藏起来。与其他人在学习和努力的过程中渐渐喜欢上篮球有所不同,宫城对自己打篮球的价值和目的始终是模糊的,对篮球的坚持究竟是基于个人的热爱还是出自对哥哥的心意始终有待商榷。长大之后,他始终以桀骜不驯的神情与强横骄傲的姿态示人,默默隐藏自卑与伤痛。“所有进入真实的途径(在17世纪的剧院看到这一切的观众的经验,或者更普遍地说,自行获得真实之经验的任何人),归根结底,总是揭开伪装,如果这一行动积极区分真实与外表,则它必须假定外表的真实是存在的,伪装的真实是存在的。”[6]哥哥的球衣曾经是小宫城隐藏自己的伪装,但也是支持他在篮球道路上倔强且顽强地坚持下去的重要理由;长大之后的宫城也认真对待每场比赛与每个对手。正如球场上他的剖白“我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就是现在了”一样,篮球确实已经成为他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骄傲的“伪装”也是骄傲的“真实”。影片结尾,已然来到美國篮球界发展的宫城与老对手泽北在赛前“巅峰相见”。此种反高潮的收敛结局也表达导演对篮球运动与竞技体育的理解:赛场之上不存在永远的强者,往昔不被人所看好与认可的弱势一方,却有可能在永不言弃、砥砺前行的状况下在运动场上成就自己的辉煌。
结语
在以真实的体育运动为创作导向的全新制作中,宫城良田这样一个本身人气就不算高、难以引起戏剧性的冲突,同时处于协调和运球的控卫位置上、难以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选手,终于成为井上雄彦亲自选择的剧场版动画主人公。从全新制作的《灌篮高手》中可以看出,井上雄彦固然推崇青春与热血,激赏那些追逐梦想的少年,也对那些迷途知返、猛然回头的青春浪子表现出十分的欣赏;但在多年沉淀之后,他更多将焦点放在对竞技体育生存之道的探讨上,同时密切关注着现实中个体超越痛苦的可能性。运动场不仅是充满青春期大胆想象的乌托邦,更是平凡之人超越自身和痛苦的荣耀之地。
参考文献:
[1]灌篮高手_猫眼电影[EB/OL].(2023-04-20)[2023-05-11].https://www.maoyan.com/films/1383605.
[2][4]映画で、もう一度『SLAM DUNK』に出会う、原作·脚本·監督:井上雄彦[EB/OL].(2023-04-22)[2023-05-11].https://www.slamdunk-movie-courtside.jp/interview/17.
[3]学术趴编辑部.掉滤镜!我们来还原《灌篮》电影的真面目[EB/OL].(2023-04-22)[2023-05-11].https://mp.weixin.qq.com/s/WWioAZ8PTz92RMP-ZKebbw.
[5][6][法]阿兰·巴迪欧.追寻消失的真实[M].宋德超,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20: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