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考“新风向”,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2023-09-22郑敦滨
郑敦滨
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忽略了教材的重要性,甚至弃教材于不顾,而让学生押题、刷题,死记硬背各种答题的套路、模板。殊不知在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新高考“四新”联动的背景下,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因此,深入地领会“新课标”之精神,敏锐地把握“新高考”的风向是当下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新风向
(一)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考衔接”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焦点。回顾高考改革的历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规定:“校内评价或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均应以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国家相关教学文件为依据。”相应的,从2020年开始,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传统的“以考定教”的备考模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语文教学了。
近些年,语文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也日益密切,更加重视“教、学、评”的一体化。例如,2020年全国卷Ⅰ卷文学性文本阅读第1题的D选项关联了《老人与海》,2021新高考Ⅰ卷古代诗歌阅读第15题的A选项关联了《琵琶行》,2022全国乙卷古诗阅读主观题关联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022年全国高考的多套试卷均在文言文阅读中关联了教材中的实词,要求学生对比、辨析,如新高考Ⅰ卷中的“寡人”“乘”“蔽”。写作试题亦呈现此趋势,如2022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要求学生以“学习今说”为题进行写作,这显然与《劝学》《师说》关联起来了。总之,诸多试题与教材均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关联。
高考命题的材料每年都不同,但其所承载的知识点都在课内。试题的命制呈现出教学与考试二者同向并行且相互影响的趋势。我们应依据“新课标”,回归教材,加强“教考衔接”,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之前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教法,学会重视教材,回归教材,立足于教材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二)思辨类试题的比重在逐年增长
“新课标”对“提升思维品质”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新高考语文试卷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些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一些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统观近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反猜题、反套路”始终贯穿于命题的全过程,考查的重点聚焦在教師的日常教学是否落实“新课标”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上。以近几年的新高考试卷中的作文题为例,命题越来越体现思辨性,思辨型作文于2020年“起步”,2022年“全线开花”,经历了由一元向二元对立和多元论述的演进。试题不再要求学生针对确定的论题展开论述,不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是意在引导他们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认识和思考世界。
二、新教法
基于新高考的这种新风向,我们应回归“新课标”,立足于新教材,挖掘课内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无疑应当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着力点、发力点。下面,笔者就如何挖掘语文教材资源,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新教法。
(一)以教材为本,整合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激起思维的浪花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研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往往都是经典之作,都极具思想与审美价值。教师可以科学地整合语文教材中带有思辨性质的文本,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比较阅读活动,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深入地思考问题,培养其思维能力,在对比中激起思维的浪花。
笔者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将新版语文教材必修上册荀子的《劝学》与庄子的《逍遥游》整合起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在阅读中,他们发现:荀子提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借助、凭借)于物也”的观点,而庄子则认为“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凭借、依靠)哉”。这二者似乎是矛盾的。笔者便顺势于矛盾处设疑:“荀子与庄子的观点是相悖的吗?应当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两种观点呢?”学生在深入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二者看似矛盾,实质上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 —荀子的“善假”是指现实社会中人们想有所成就就要善于借助外物,而庄子的“恶乎待”则是指精神世界中的绝对自由,这也恰恰是儒家“入世”思想与道家“出世”思想的体现。得出以上结论后,笔者并没有让学生停下思考的脚步,而是继续引导他们联系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如“简”与“繁”、“是”与“非”、“争”与“让”、“有用”与“无用”……进而让他们辩证地思考二者的关系,探究其背后的对立统一性,在对立统一中发现世界的多元性与复杂性。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展开思考,有效培养其思维能力。
教师要善于整合教材中的各种资源,搭建对比的支架,将学生引导至思维的深处。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诸如此类的阅读素材比比皆是,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它们。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促织》与《变形记》,让他们探究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异化”以及“异化”背后的深层原因,培养其深入思考的好习惯。又如,引导学生比较阅读《烛之武退秦师》与《鸿门宴》,让他们思考两篇文章中“不合常理”的地方并加以佐证,发展其批判思维。再如,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江城子·密州出猎》或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与《声声慢·寻寻觅觅》,让他们以发展的眼光品读词人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增强其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整合、处理教材中的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其思维能力。
(二)以教材为本,开展辩论活动,引导学生在争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语言表达和思维活动往往是相伴相生的。离开了语言,思维就不存在了;离开了思维,语言也不会存在。笔者认为,多种形式的语言交流活动,特别是课堂辩论,是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绝佳途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资源开展辩论会、读书讨论会、小组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争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针对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阿Q正传》,笔者将该单元学习任务中的第一题“有人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我们民族落后的‘国民性的集中体现,也有人说‘精神胜利法是人类摆脱绝望处境的一种常见的精神反应,对此你怎么看”加以改造,以“精神胜利法是人生的解药还是毒药”为辩题,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辩论会。在辩论会上,正反双方的辩手各执一词,展开了激烈的论辩,瞬间“点燃”了课堂,活跃了思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辩论,他们学会了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唇枪舌剑的辩论中,学生要站在己方的立场寻找事例和道理论据作支撑,要打磨语言来增强说服力,要有条有理、逐层深入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要敏锐地捕捉对方逻辑上的漏洞加以驳斥,或从对方的论辩中汲取有益的部分来修正、完善己方的论辩等。这无疑对学生的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以及批判思维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这样的资源不胜枚举。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学习任务中的第四题“一项阅读调查显示,有相当比例的成年人倾向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也有不少成年人倾向于电子阅读。对此,有人认为‘读屏意味着碎片化的浅阅读,有人则不以为然”,又如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中的第一题“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究竟是必需品还是调味品”……我们可以精心改造这些资源,将其设置成辩论会中的辩题,让“辩论”走进课堂,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以教材为本,挖掘思辨性作文素材,引导学生在创作中点亮思维的灯塔
前文提及的高考作文题“学习今说”,其命题灵感应当是来源于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任务中的第三题“《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是“教考衔接”的显性体现,即直接从教材中获取写作资源。
新高考作文与教材的衔接更多的是隐性的关联,体现在对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创新性和批判性的考查。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思维品质。当然,这种思维品质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深入挖掘并运用教材中的思辨性作文素材,让学生在创作中点亮思维的灯塔。
例如,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中的第四题“人们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捷,那么人们可能会失去什么呢”。其实,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得”与“失”的关系。教师可稍加改造,引导学生围绕“得与失”或“取与舍”进行写作。通过初步思考,他们能从自身的角度悟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看淡得失”等二者之间对立统一又可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教师再顺势引导,启示他们走出狭隘的自我空间,融入家国情怀,由利至义,由物质至精神,站在更高的境界中去探讨“得与失”或“取与舍”的内涵。
又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学习任务中的第四题“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低线·底线·高线”进行思考与写作。
语文教材中这些颇具价值的思辨性作文素材值得教师去深挖。运用得当,便能有效引导学生展开理性的思考,发展其创新思维,培养其批判思维。这既是落实“新课标” “新理念”的重要路径,也是培养人才的良好策略。
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教师唯有树立“教考衔接” “依标备考”的意识,立足于教材,整合教材中的素材,深入挖掘课内的资源,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其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方能“以不变应万变”。通过开展语文教学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我想这也是每一位有情怀的语文教师的毕生追求吧!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