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用水量的量化调整试验
2023-09-22聂建省
聂建省
(兰州铁路技师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0 引言
机制砂也叫人工砂,是通过制砂机、除尘设备等将岩石经逐级破碎、筛分、除尘加工成的粒径不大于4.75mm 的颗粒,用于替代混凝土中天然砂的材料。通过对机制砂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河砂的滥开滥采,对于河道保护、减少运输成本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在混凝土中使用机制砂来替代天然砂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石粉是指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其成分与母岩一致。许德兴[1]等人认为,石粉对混凝土的影响较大,适量的石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石粉含量过大和过小都会显著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在机制砂生产中,因制砂机以及生产工艺的不同,市场上大多数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粒型、石粉含量等都存在着较大范围波动,这对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带来了挑战。本文介绍了在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多少,对混凝土的单方用水量进行调整,使得混凝土的最终工作性能满足要求。
1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水泥:重庆华新地维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普硅水泥,其主要指标见表1。
表1 P·O42.5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粉煤灰:重庆华珞粉煤灰有限公司F类Ⅱ级,45μm方孔筛余量22.1%,烧失量3.10%,需水量比98%,28d强度活性指数76%。
机制砂1:重庆喆松鑫磊建材有限公司,石灰岩质,符合I区粗砂级配范围,细度模数3.2,MB 值0.8g/kg,石粉含量7.0%,压碎值22%。
机制砂2:重庆渝胜矿业有限公司,石灰岩质,符合I 区粗砂级配范围,细度模数3.1,MB 值1.0g/kg,石粉含量14.9%,压碎值21%。
机制砂3:重庆渝胜矿业有限公司,石灰岩质,符合I 区粗砂级配范围,细度模数3.1,MB 值1.0g/kg,石粉含量17.1%,压碎值22%。
机制砂4:重庆喆松鑫磊建材有限公司,石灰岩质,符合I区粗砂级配范围,细度模数3.2,MB 值0.8g/kg,石粉含量5.0%,压碎值21%。
河砂:湖南洞庭湖天然砂,属于I区粗砂级配范围,细度模数3.1,表观密度2670kg/m3,含泥量2.1%。
碎石:重庆市长寿区生产的石灰岩质5~25mm 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0.8%,压碎值8%。
石粉:重庆渝胜矿业有限公司,45μm 方孔筛余量12.6%,碳酸钙含量83%,MB 值0.9g/kg,流动度比102%,28d抗压强度比71%,标准稠度用水量28.0%,比表面积358m2/kg。
减水剂: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PCA-I聚羧酸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与水泥、粉煤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减水率26%,含气量2.5%,坍落度1h 经时变化量20mm。
拌合水:可饮用地下水。
2 配合比设计及结果分析
2.1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选用C35 强度等级配合比来开展不同机制砂石粉含量的混凝土性能试验,分析不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机制砂细度模数统一控制在3.1。配制机制砂混凝土时,砂率在河砂配合比基础上提高2%,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基本保持一致。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当机制砂石粉含量在7.0%以内,水胶比在0.38 时,同工作性能的混凝土单方用水量与河砂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基本一致,此时,河砂的砂率可作为机制砂的等效砂率;等效砂率可以将石粉从砂中区别开来,不将石粉全部作为机制砂,以区别通常意义上的砂率。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可以通过等效砂率来体现,在一定含量石粉时混凝土已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情况下,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坍落度因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增加而减小,故在调整配合比选取砂率或等效砂率时,需要兼顾石粉含量。
当石粉含量继续增大,石粉含量分别在8%、10%时,混凝土的流动性随之变差,要达到相同工作性能,混凝土的用水量或减水剂用量将相应增大。因此将机制砂石粉含量7.0%作为一个界限,对超过该界限部分的石粉进行量化计算,采用同水胶比来进行混凝土单方用水量补充,从而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满足要求。选用目前普遍使用的C40、C35、C30 配合比来进行试配,试配混凝土工作性能见表3。
表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调整
由表3 可以看出,机制砂石粉含量超过7.0%时,对超过7.0%的石粉含量部分应补充的用水量进行计算,调整用水量后的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工作性能要求,其坍落度实测值略大于石粉含量7.0%混凝土的坍落度,由于该石粉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与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基本一致,混凝土的粘聚性无太大差异。同理,随着粉体材料总量的增加,要制成同样工作性能的混凝土,就应该增加同样水胶比所对应粉体所需的用水量。
2.2 硬化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电通量
机制砂1、机制砂2、机制砂3石粉含量分别为7.0%、14.9%、17.1%,其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电通量见表4。
表4 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电通量
从表4可知,机制砂石粉含量在7.0%时,各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最高、电通量最小,且优于河砂混凝土。其主要原因在于适量的石粉能够产生良好的微集料填充效应,可以让砂浆连通孔变少,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空隙,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使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能得到提升。石粉颗粒具有完善胶材级配的作用,通过减小空隙率来减小用水量的需求。
随着机制砂石粉含量进一步增大,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逐渐放缓。石粉含量为17.1%时,混凝土7d抗压强度只达到同龄期河砂混凝土强度的70%左右。后期随着龄期的增长,该影响逐步缩小,至120d 龄期时,抗压强度趋于一致。56d 与120d 龄期的混凝土电通量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大有微增,但增幅不大,处于同一水平。而大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浆体中过量的石粉在混凝土结构中造成过度填充,增大了水泥颗粒间的距离,影响水泥水化胶结后的交联,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缓慢。随着龄期的增长,胶凝材料会充分水化与石粉一起形成致密结构,后期强度与耐久性有快速增长。
3 结束语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
(1)针对混凝土中机制砂石粉含量超过7.0%的部分,采用同水胶比来对混凝土的单方用水量进行补充调整,解决了混凝土工作性能差的问题,对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很小;
(2)采用大石粉含量的机制砂进行混凝土配制时,建议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验收龄期宜为56d以上;
(3)对早期强度增长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机制砂石粉含量控制不宜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