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红线!美国对俄罗斯抵近侦察愈发频繁

2023-09-22蒋天立杨东霖

军事文摘 2023年17期
关键词:侦察机乌克兰俄罗斯

蒋天立 杨东霖

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持续性打压俄罗斯,挤压俄罗斯的发展空间,不断拱火。乌克兰危机持续至今,战火仍十分激烈。美国更是在俄罗斯周边领域持续开展对俄的抵近侦察,以示对乌克兰的支持以及对俄罗斯的挑衅。事实上,美国对俄罗斯等竞争对手的抵近侦察由来已久,美国想以这种方式来彰显自己的霸主地位。随着世界格局的悄然变化,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各国关系暗流涌动,美国对俄的抵近侦察持续缩小安全范围,不断挑战俄罗斯的底线,大肆触碰国际公约的红线,致使对峙局势愈发严峻。

美方对俄抵近侦察的渊源

美方对俄罗斯开展抵近侦察是为了掌握俄罗斯军事动态,最大限度地获取其军事发展的相关情报,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工业基础和军事装备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自然也就成为了美方的重点关注对象,美国一再制裁和打击俄罗斯,通过信息域、认知域等多种领域的入侵获取其发展动态,通过抵近侦察刺探其情报,这都是出于挤压俄罗斯发展空间的国家战略考量。

事实上,在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的抵近侦察就已经十分频繁,二战结束后,苏联的空中力量和美国相比处于下风,在军事技术领域美苏两国存在着一定差距,美军的高空侦察机在苏联的领空附近基本畅行无阻,RB-57战术侦察机、U-2高空侦察机多次进入苏联领空区域实施侦察,俄罗斯虽然对这种行为表示强烈谴责,但缺乏有效手段对美的高空侦察进行反制。1957年,苏军萨姆-2防空导弹服役。1960年,美军进行抵近侦察的U-2飞机被萨姆-2防空导弹击落,这结束了美军高空侦察机在苏领空附近畅通无阻的历史,也正式揭开了两国侦察与反侦察的序幕。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非常注重发展空中力量和反侦察手段,目的就是为了能即时的对敌侦察做出反制。

近年来美对俄的抵近侦察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但美方对其竞争对手的抵近侦察愈加猖狂,北约的海空军力量逐步逼近俄罗斯的边境,美国在全世界创立军事基地,开展各种侦察演练与装备测试,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对俄开展抵近侦察,以便即时获取其发展进程和情报,对国家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变。

2012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连任,北约及其成员国假借维护海上安全的名义向黑海及波罗的海派遣舰队和空军,并立刻进行其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武器装备的部署,这些装备与设施采用了美国许多最新的军事科研成果,具有很强的侦测能力。2014年,克里米亚地区归入俄罗斯联邦后,美军侦察机一再逼近克里米亚地区,在周边开展抵近侦察,并将俄罗斯海军、空军基地作为主要的侦察目标,获取俄罗斯军事基地的武器情报,及时展开对这些武器的研究。2018年,美国对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开展了秘密侦察,共有7架美海军侦察机抵达叙利亚附近的地中海东部海岸,对俄驻叙赫麦米姆空军基地进行侦察。此后,美方对俄罗斯及其军事基地的抵近侦察愈发的常态化,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对俄罗斯的持续性侦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峰。

二战结束后,美国就经常派遣U-2飞机进入苏联领空侦察

除了利用空中力量进行侦察外,美国还不断地逼近俄罗斯的领海,不光派遣潜艇对俄罗斯的领海进行探测,同时派遣舰队在俄罗斯领海航行。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因为美军的这一行动不仅侵犯了俄罗斯的领海权益,还是对国际公约的公然挑战。近年来,美对俄开展的抵近侦察不仅以获取军事情报为目的,更带着挑衅和傲慢的态度,一再尝试触碰俄罗斯的红线。2020年,美海军公开了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在俄罗斯北极圈海域活动的消息,据悉,美国这艘潜艇从挪威北部港口出发,到达巴伦支海域,对俄北方舰队进行了侦察和模拟攻击演练,在完成任务返回挪威后,美军还公开了海狼级核潜艇的照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宣传报道这次演练的成功,美方这一十分霸道的行为遭到了俄罗斯方面的强烈谴责,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美国这一行为是对俄罗斯赤裸裸的挑衅,更展现了其以自我为中心,不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为了维护其世界霸权,挤压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美国已经将国家形象抛之脑后,无所不用其极。

2020年,美军侦察机高频现身黑海对俄抵近侦察,多次被俄战机驱离。美方的空中侦察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国际空域使用规则,美在要求其他国家严格遵守国际空域使用规则的情况下,自身却一再跨越红线,这样的行为是霸权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集中体现。其频繁抵近侦察,获取情报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其霸主地位,战略威慑对方。美国游走在警戒线的边缘,不断触碰别国的底线,这样的行为已经招致许多国家的强烈不满。

未来抵近侦察的发展

乌克兰危机展现了未来智能化、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以高科技力量为主的密集型精兵作战、新质无人化作战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数量规模型的战术已经被淘汰,信息领域与军事领域的融合造就了全新的现代化战争特点。在战争的科技含量日益增高的同时,美国的侦察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与隐蔽。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军的RC-135型战略电子侦察机多次抵近俄乌边境上空进行侦察活动,以监视俄罗斯动态,获得战争情报,给乌克兰提供情报支持。该机最大航程达9100千米,实用升限1.2万米,配备有4台强劲的F-108-CF-201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860千米/小时,拥有先进的监听与通信设备和光电侦察系统,可以对多个目标进行持续的侦察,同时具有十分优秀的隐蔽性。在乌克兰危机中,美方的RC-135截获了不少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战局情况的改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军的侦察情报网络就如同乌克兰的“眼睛”一般。

美海狼级核潜艇

美MQ-9察打一体无人机

此外,美军对俄开展的抵近侦察正在趋向无人化、信息化。在2023年3月,俄罗斯的MQ-9无人机在黑海上空进行侦察,因进行剧烈机动动作而坠毁。此事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与热议,俄国防部称这已不是美方无人机第一次在关闭应答器的情况下进入俄罗斯的军事区,这是一种挑衅,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无人技术的发展为侦察提供了更加高效隐蔽的信息载体,其对于侦察技术革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短短十几年时间内,侦察方式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而这也成为了美国大肆挑衅、宣扬对立的全新手段。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战争无人化的迅速推进,美对其竞争对手的抵近侦察将会更加频繁。

美对俄抵近侦察的战略考量和意图十分明显,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经济下行趋势大大缓解,借乌克兰危机,美国挤压了俄罗斯的发展空间,还从乌克兰手里拿下天价武器订单,俄乌两国深陷泥沼而难以脱身。而美国却惟利是图,仅仅派出侦察机对乌克兰进行所谓的战略支持,在搅浑局势的同时毫发未损。

如今美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基地和侦察系统,各种新式侦察装备的部署正在进行当中,越来越多国家的信息域将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入侵,这已经成为了美国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美国没有底线的抵近侦察、双标的国际立场表明,加强认知域、信息域的新质作战力量建设迫在眉睫,只有及时地对美方无原则的侦察做出反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信息安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的制胜机遇转瞬即逝,拥有一个强大的情报网络和侦察系统能帮助指挥官更快掌握战场实时动态,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战术调整,灵活地应对处置各种突发情况。总之,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侦察系统和反侦察能力,各国才能避免陷入美国所铺设的天罗地网。

猜你喜欢

侦察机乌克兰俄罗斯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SR-71侦察机
SR-71黑鸟式侦察机
失控的乌克兰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新摩登时代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