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含风露待月来
2023-09-21张雅娜
张雅娜
初见梅花,是在电影《家》里。
黑白镜头下,面容清丽、身材颀长的梅表姐,站在深冬影影绰绰的光里,身后是一片盛开的梅林。电影里,无论是梅芬送给觉新的手绣梅花,还是作为背景反复出现的梅园,梅的象征意义无处不在。年少时的很多记忆都零碎模糊了,能够清晰留在心里的片段实在寥寥,可关于梅花与那个叫梅的女人的故事,竟是念念不忘。
懵懂的年龄,还不能懂得梅表姐的故事与爱情有关。只是面对悲剧,幼小的心灵会感到难过,就像平时不小心打碎了碗碟,看着满地碎片,那种破碎感生出的惊惶与疼惜,尚不能体会剧中人爱而不得的痛,与生离死别的悲。
那时候,外婆还很康健,也并不年老。我的生命里还没有经历过失去之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都围绕在身边。我的世界很小,却圆满。还不能想象,有一天,外婆也会老去,会永远离开我。
记忆里,外婆的村庄留给我更多的是夏天的镜像。唯有漫长的暑假,我才可以跟着外婆回老屋,看风吹麦浪,听傍晚塘边的蛙鸣。盛夏的夜晚,外婆用玻璃瓶装了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我的眼里便也盛满了星星。
总是渴望能在一个飘雪的冬天,去外婆家看不一样的烟火,心里一只小鹿蹦跳地期待着,又说不清具体是什么。直到妈妈带着我走在通往外婆家的小河边,戴着红色风雪帽的我顿时奔跑成她视线里的小红点。
那个冬天,就在外婆家屋后的小河边,我惊喜地发现了一株黄色蜡梅—那枝条纤瘦、凌乱,花蕊上还零星散落着未化尽的雪。我不记得当时是被蜡梅的香吸引,还是被那一抹鹅黄打动,顾不得河邊结冰地滑,几乎是小跑着过去与它相认。无数次在记忆里描摹的黑白影像,那一刻终于在眼前栩栩如生起来。我从不曾想到它散发的香气,竟像吸附在灵魂深处,有着前世的味道。
或许,我潜意识里一直在寻找那一抹幽香。多年后,我收集了各种品牌的香水,却没有哪一味道能媲美当年蜡梅的幽香带来的醉心。它似为我存在,我亦寻它已久,我们是彼此的故人。
也就是那一次在外婆家,我第一次见到了远房表哥。瘦高个儿,一脸酷酷的样子。在一屋子人热情的簇拥里,面无表情的他格外引人侧目。
越过满屋的喧哗,仿佛被某种力量牵引,我漫不经心地望过去,发现表哥正静静地看着我。我们的视线短暂相遇,又迅速收回,大半天时间过去了,彼此没说一句话,交错的目光却像一道道闪电,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陌生而动人。
晚饭后,外婆要表哥带我去屋后看梅花,顺便折些梅枝回来。只有我俩的时候,他脸上才露出好看的笑。看着满树的蜡梅,他一边折枝一边低声说:“你知道吗?听姐姐说,我们小时候是定了娃娃亲的。”
这毫无头绪的话语,令我像一只受惊的小鹿,瞬间红了脸,匆忙接过他递来的蜡梅,转身跑回了妈妈身边。我并不敢问妈妈,心里隐隐明白,妈妈对我未来的期许,在远方。
妈妈也酷爱蜡梅,她完全没注意到我异样的神情,只是捧过我手里的蜡梅,像个如获至宝的小女孩儿不停地嗅着,一脸的欢喜和陶醉。那个快乐的小女孩儿,俨然也是我。
那次之后,我再也没见过表哥。时隔多年,妈妈忆起那年冬天,我好奇地问起娃娃亲的事。妈妈看了我一眼,笑得云淡风轻:“你俩小时候都长得好看,那是我们说笑的。”
后来,妈妈移植了一株蜡梅树,在楼下的院子里。寒冬腊月,一树梅骨朵儿,像一只只停歇在树枝上的黄色精灵。我春节回家,每次经过它,还会想起那年的梅香。
妈妈知道我极爱梅花,在我回武汉前,将一捧开得正艳的蜡梅塞进我的车里,反复叮嘱:“勤换水,好好养着。”
那一捧蜡梅陪伴了我一季,在春的末梢,才一点点枯萎。夜深人静时,偶能听见一两朵梅掉落在蓝色印花布上的细微声响。梅像完成了使命般,乳黄的花骨朵儿静静地躺在那里,直至完全凋落成一束枯枝。那疏影横斜的样子,倒像个老物件一般,有了日深月久的韵味,愈发显得雅致、妥帖了。见过了它的美,无论最终它以什么状态呈现,那好便永远留在了心里。
我一直觉得,梅是有灵性的,仿佛有灵魂幽居其上,你若真心爱它,它亦是晓得的。所以,待第二年春天,花瓶里的枯枝竟长出了一粒粒绿色的新芽,实在令人称奇。若不是灵性有知,一束枯枝怎能长出新芽呢?
枯枝发新芽。妈妈说,这寓意着吉祥。那一年,我的爱情果然像梅花般清逸醉心。瘦高个儿的他,散发着清朗、冷峻的气质。他会在我说想他时,扔下手里千头万绪的工作,立马奔赴而来,哪怕只是在人群中,彼此笑望着远远看一眼。岁月绵长,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细节,相伴的每一天都透着平凡的光亮。
就像一部电影让我对梅花滋生出的特殊情愫一样,那些相守的情节终是难以忘怀的美好。经年之后,虽然初见的热烈在岁月的消磨里逐渐淡远,但仍会在回首时一次次莞尔,那些铭刻于心的片段,都是深爱过的证据。
想起他,大雪就到了。他的四合院白墙黛瓦,有着江南的味道,满园的花草开得盛极,他说正移出重植。他仍记着去年我说要在四合院白墙的疏影处种上蜡梅,那是我最爱的花儿,那是我。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这个冬天,风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四合院里的那株蜡梅的幽香,正阵阵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