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血标志物检测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3-09-21张秋月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二聚体标志物脑梗死

张秋月

作者单位:252600 山东聊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脑梗死是指当脑组织在各种原因的综合影响下,出现局部血液供应障碍后,可出现的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变性坏死,机体可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1]。导致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另外患者长期在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以及各类基础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下,也可增加脑梗死的发病率[2]。脑梗死好发于中老年人,前驱症状缺乏特殊性,部分患者可存在头晕、肢体麻木等表现,由于上述症状缺乏特异性,所以多数人员并未对其给予足够重视,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 d 内可达到顶峰[3]。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对疾病进行干预,可直接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由此可以看到脑梗死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目前临床上针对脑梗死主要采取的诊断方式为影像学技术,如常见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该诊断方式可有效提升疾病检出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患者在脑梗死发生24 h后影像学表现才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4]。因此临床应结合更有效的检测方式对脑梗死进行早期诊断,在脑梗死的早期阶段,患者体内呈现高凝状态,血管内膜已出现损伤,凝血系统存在异常[5]。因此将凝血系统异常与血管内膜损伤的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本研究选择2022 年1—12 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脑梗死患者以及同期40 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两组受检者凝血指标水平,旨在研究凝血标志物检测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分组 选择2022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脑梗死患者以及40 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按照病灶大小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病灶体积>10 cm3为大梗死组(26 例),病灶体积为4~10 cm3为中梗死组(18 例),病灶体积<4 cm3为小梗死组(16 例)。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脑梗死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分值16~42 分为重度组(25 例),分值6~15 分为中度组(20 例),分值<6 分为轻度组(15 例)。为避免上述人员比较出现冲突,将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异较小(P>0.05)。

1.1.1纳入标准 ① 观察组患者符合脑梗死的相关诊断;② 存在神经功能障碍;③ 在研究开始前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内容,并获取同意。

1.1.2排除标准 ① 合并血液系统严重疾病;② 存在精神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③ 存在免疫功能异常者。

1.1.3伦理学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21-32)。

1.2仪器与试剂 试剂盒购自上海博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EP Ⅲ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由德国德灵公司提供,STAGO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购自法国思塔高公司;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

1.3研究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1.8 mL,加入内含0.2 mL 3.2%枸橼酸钠的抗凝管中(静脉血与抗凝剂比例为9∶1),颠倒混匀5 次,以2 500 r/min 离心15 min,分离血浆,在2 h 内完成检测。使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和质控品,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Ⅲ,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

1.4观察指标 ① 比较两组受检对象的凝血标志物相关指标的水平;②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与梗死面积大小对观察组患者分组后,比较各组受检者的凝血标志物指标水平。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均由SPSS 20.0 统计软件完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2.2对照组与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对照组受检者的抗凝血酶-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DP、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凝血标志物水平比较(x±s)

2.3不同病灶大小脑梗死患者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 小梗死、中梗死、大梗死组的抗凝血酶-Ⅲ水平逐渐降低,纤维蛋白原、FDP、D-二聚体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不同病灶大小脑梗死患者的凝血标志物水平比较(x±s)

2.4不同疾病严重程度脑梗死患者凝血指标水平比较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抗凝血酶-Ⅲ水平逐渐降低,纤维蛋白原、FDP、D-二聚体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疾病严重程度脑梗死患者的凝血标志物水平比较(x±s)

3 讨论

脑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在社会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的背景下,脑梗死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6]。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局部脑组织供血出现障碍,该部分脑组织可出现病态性坏死,疾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7]。同时脑梗死发病急、病情变化大,临床在应对此类患者时,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检验手段,明确疾病诊断,并以此为依据,展开相应的治疗,这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8-9]。实际临床工作中多是通过影像学技术手段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该方式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多数影像学技术手段是在脑梗死发病后24 h 内检测到相应的变化,容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利于相关治疗手段的实施[10-11]。因此针对此类患者,临床还需寻求更完善且准确的检验方式,以便患者发病后能及时明确疾病情况。一般来说脑梗死患者多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纤维功能机制以及凝血功能可出现紊乱。脑梗死的本质为高凝性疾病,疾病可导致局部供血出现障碍,进而使局部凝血因子含量上升,血液黏稠度以及纤溶功能均发生改变,由此形成血栓,因此在其检验过程中,可利用凝血标志物进行检测[12-13]。纤维蛋白原又名凝血因子Ⅰ,作为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该指标水平可在生理情况下上升,但同时在多种疾病情况下也可出现该指标上升,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感染、动脉粥样硬化等。对于FDP 而言,机体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水解纤维蛋白原后,纤维蛋白肽A 以及肽B 得以释放,在凝血因子以及钙离子的共同作用下,不溶性稳定的纤维蛋白可由此而形成,继而促进血液的凝固。抗凝血酶-Ⅲ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80%~120%,当该指标出现消耗增多时,其活性降低,意味着机体可能存在脑血管相关疾病[14]。D-二聚体作为纤溶蛋白降解产物能反映血栓形成后溶栓活性的指标,可将其看作特异性纤溶过程中的标志物。血栓形成的确诊关键性指标为D-二聚体水平上升,由此可以看到该指标有助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纳入研究的人员均接受凝血标志物检查后,对所获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健康人员在四项指标对比中数据均处于较低水平;在梗死程度不同患者的比较中,大梗死组人员所获分值居于最高,且中梗死组人员分值高于小梗死组人员,上述指标数据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疾病不同严重程度来看,在观察组人员的凝血标志物比较中,结果显示对照组受检者的凝血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重度组凝血指标水平最高、中度组次之、轻度组相较于前两组疾病人员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脑梗死的早期,机体内部便呈现高凝状态,内皮细胞出现损伤,凝血系统存在异常,因此凝血标志物在疾病早期便发生变化,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加深而出现凝血指标水平上升的现象[16-17]。根据这一特点,临床在诊断脑梗死患者时,可对其凝血标志物进行检验,以明确疾病的发展情况,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信息,进而根据相关信息给予必要的治疗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8]。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临床上脑梗死的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患者发病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基于此,临床应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以及检验方法明确疾病情况,凝血标志物检测作为脑梗死的诊断方式之一,在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影像学技术比较,检验患者的凝血标志物水平有助于对早期脑梗死进行诊断,进而在疾病发生初期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因病情加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利益冲突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二聚体标志物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