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2023-09-21程雪玲

天津教育·中 2023年8期
关键词:深度初中英语文本

程雪玲

语言类课程以阅读教学为主,实现对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核心素养要求下,打破了传统以知识技能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意识等。为此,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必须从浅层次学习转变为深度阅读,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魅力,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素养,提高阅读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取得分数。那么如何促进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呢?本文基于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围绕新的教学观念提出教学意见。

一、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对应的就是浅层次阅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加工能力以及学习感受等方面有着不同影响。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作为浅层次阅读,更关注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阅读习题的完成。深度阅读引导学生深入发掘与解读,除了关注内容理解,更关注知识结构,关注阅读主体的知识框架和知识内涵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技巧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层次思考与阅读,以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施情况

对阅读教学,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只要理解了文本就完成了阅读理解,只要可以理解文本,后续的阅读习题也就不困难了。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将内容理解看作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潜意识地将重点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本单元一些语法知识和重点词汇,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面对阅读理解,第一反应就是去阅读一遍文本,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猜测生僻单词,然后继续理解文本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导致整个教学处于浅层次。此外,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整个过程未重视学生的互动与思考,无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高阶思维。

(二)基于深度阅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

笔者围绕深度阅读对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探究和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深度阅读讲究的是对阅读文本的深度解读,除了浅层次的语言,更重视信息层面和思想层面,而这正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所缺失的,对文本的解读停留于语言层面,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能够认识单词并理解其含义,对信息的获取都是围绕表层细节信息展开,零散杂乱,缺少主题引领和主线串联,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导致学生无法对文本进行深度思考。

其次,深度阅读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训练。在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论是提问还是互动都处于浅层次。学生在阅读文本和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思维活动一般只停留在简单的检索和归纳信息等方面,缺少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以及创造,忽视了文本的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维发展。

最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理解文本之外,更应该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价值观念、人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启示,能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但是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在这一方面非常缺失,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精神领域的发展,不符合现代化的育人观念。

三、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一)课堂有效导入激发学生深入阅读动机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深度阅读呢?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是阅读文章之前的准备过程,能够为后续的阅读教学奠定基础,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入阅读学习。因此课堂导入部分虽然不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但是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进入接下来的阅读中。同时,有利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为此,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

1.问题式的互动课堂导入方式。

以问题引发师生互动讨论,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最快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进入课堂学习,并调动以往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Making  Friends”时,其中阅读部分主要是简单的对话练习,主要围绕双方见面的简单交谈和认识新朋友展开。那么教师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就可以提出问题:“How to greet someone when they meet for the first time?”围绕中文的第一次自我介绍转换到本次课堂的英语交流“Making friends”,让学生回顾所学单词和短语,在讨论互动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主动进入知识回顾和表达,导入本次课堂学习内容。

2.直观导入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与阅读内容有关的实物进行课堂导入,通过直观、具体的形象实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勇于表达、乐于表达。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或视频,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The Birthday Party”相关内容时,其中的一段阅读内容是判断对错,关于“Mr.Brown and their daughter,Mary,are planning to party”,教师在课前导入就可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播放一段生日聚会的短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提取信息,思考生日需要准备什么礼物,从而导入文本阅读教学。

3.文化背景导入课堂。

英语不同于中文,不同的历史、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造就了文化差异。教师可以通过文化背景信息导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对文化的了解,激发其探究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更好地体验英语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在“The Birthday Party”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中西方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异入手,如从礼仪、邀请等一些日常生活方面进行讨论,带领学生更好地进入阅读理解和学习中,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认知误差。

(二)情境教学实现深度阅读体验

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度体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英语阅读环境,促进学生深度阅读。本文对情境教学的提出,强调情境的真实性,能够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将生活与英语阅读联系起来,发现阅读材料中与自身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真实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再现生活场景。

教师根据教材阅读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进入实际生活场景中,从熟悉的生活入手,调动情感,深入阅读。例如,在“Making  Friends”教学中,在阅读短文之后,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生活构建生活场景,如开学第一天应该如何交朋友,做自我介绍等,让学生根据所学英语知识进行模拟训练(几个学生一组,自行创编,进行现场演绎),从而围绕实际生活锻炼表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2.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进入不同的场景。不同曲风的音乐渲染出不同风格的场景与氛围,或欢乐,或悲伤,或喜悦,或平静,或激情,教师利用音乐的力量将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中。例如,在“Playing sports”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让学生进入英语阅读,教师可以播放与运动有关的音乐,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跟着音乐进入有关的体育场景,如《运动员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团结友谊进行曲》等。

3.角色扮演。

对一些故事类的阅读文本,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增强学生的体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内涵。例如,在“China and the world”教学中,其中第一个话题“Topic 1:China attracts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d.”是关于“The Great Wall”的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游,为外国游客介绍我国的长城,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介绍,用英语演绎,增强学生情感、思想方面的感悟。

(三)合作学习深入思辨与探究

合作学习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探究与讨论,最终完成任务。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主动思考探究,将相关信息在头脑中进行组织,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相互分析、相互促进。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实现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阅读学习。教师可以围绕阅读内容设计问题链,让学生围绕问题链进行合作探究,在问题的探究解决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进入阅读教学,关键是围绕具体的文本信息进行讲解,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 ,针对问题对所学内容展开思考,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该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重点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关注语言知识学习的同时,在分析、推断、批判作者观点和写作意图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从单纯的知识技能学习向思维品质等多维度转变。

例如,在阅读文本“The Great Wall”时,文本主要是对我国长城进行介绍,阅读教学目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单词、短语、语法等方面的知识,还重视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以及对文化习俗的掌握。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链。

Question 1: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

Question 2:History of Great Wall construction?

Question 3:Why the Great Wall was built?

Question 4:Talk about the Great Wall influence?

Question 5:A story about the Great Wall.

……

教师利用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信息,在阅读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学生除了对文本内容的掌握之外,更能深入思考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区别,从而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四)思维导图深度发展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像式的思维工具,在初中英语深度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从表层的内容理解深入到词句、语法、内容架构、思想内涵等方面的理解。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核心主题向外延伸,建立分支,继续延伸,形成一个层级关系清晰的思维网络。

1.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文章结构进行整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找出文章的主题,然后对主题进行细分,明确逻辑关系,建立分支,再结合文章内容完善思维导图的各分支内容,从思维导图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文章的整体结构。例如,在教学“ Keeping healthy”时,本单元是关于健康饮食的,其中一篇为“What Mothers Said to Eat”,文本中简述了很多妈妈讲述的一些健康事物,阅读文本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圖,以“What Mothers Said to Eat”为中心,将哪些妈妈说了哪些事作为主干,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完善。

2.梳理文章流程和内容。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记叙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利用思维导图画出事件发生的流程,从而根据事件发生的顺序分析事物的发展和内在逻辑。思维导图让文章内容和发展流程一目了然,清晰地展现出事情发生的脉络。例如,在“Saving the Earth”教学中,其中关于“To solve the energy problem,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re looking for new ways to produce power”的内容就提到了多种发电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发电技术的发展绘制思维导图,如biogas technology→ Electric vehicles → Maglev train。

四、结语

对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本文提出四点教学建议:有效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深入阅读动机、真实情境促进深度阅读体验、合作学习促进深度思辨和探究、思维导图实现逻辑思维的深度发展,旨在实现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深度初中英语文本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深度观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