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泰斗”潘际銮:追寻最快乐的时刻
2023-09-21本刊综合
◎本刊综合
人物简介
潘际銮(1927 年12 月24 日—2022 年4 月19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苦难生活,乐观面对
1927 年,潘际銮出生于江西九江一个普通铁路职员的家庭。饥饿、病痛、战乱从小伴随着他,可他自己觉得小时候过得很幸福。
抗日战争爆发后,潘际銮一家人开始了前往云南的长途流亡。在这个困难时刻,他又不幸得了伤寒病,高烧昏迷不醒。可是父亲没有放弃,毅然背起他继续上路。父亲从不把自己的愁苦流露出来,总是显得乐观、开朗,还不时唱上一段京剧来消除大家的紧张和不安。
父亲的行动与生活的磨炼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培养了潘际銮承受困难与挫折的坚韧性格。
图1 潘际銮院士(图/清华大学官网)
自主学习,发现乐趣
对潘际銮来说,读书是最大的乐趣。在小学一年级结束的暑假,他已经把二年级的数学自学完了,三年时间他就完成了小学的学业,而且每次考试几乎都是100 分。在困苦单调的生活中,学习和思索让潘际銮的内心变得更充实。无论是在迁徙途中,在辍学期间,还是患病在家病休,他总是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下去。
在高中一年级时,父亲失业了,家庭经济一时极度困难。潘际銮只得外出做临时工,贴补家用,但是他从未忘记把书本带在身边,偷闲学习。
“焊”为国家,收获快乐
1944 年,潘际銮以云南省会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入读机械系,从此展开了飞翔的翅膀。
图2 潘际銮介绍焊接机器人(图/中国新闻网)
在研究生阶段,潘际銮弄懂了一个当时国际焊接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从此,他不再满足于获得知识,而开始追求创造。
1960 年,清华大学要建立中国第一个自制的核反应堆。那年潘际銮33岁,他十分清楚核反应堆建设的重要性,如果稍有泄漏,其后果是灾难性的,但他大胆地挑起核反应堆焊接工程的研究生产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奋斗,两层楼高的核反应堆奇迹般地诞生了!几千米的焊缝,无气孔、无裂缝,这宣告了我国氩弧焊技术当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为了实现大型工件的焊接自动化,潘际銮苦苦研究数十载。2006 年,“爬行式气电立焊机器人”正式面世。这款机器人可以在垂直立面或弯曲面上自主跟踪焊缝,自由爬行,是国际焊接领域中的首创。
潘际銮说:“这辈子我做事有两个驱动力,年轻时候父母很少过问我的学习,靠的是兴趣,后来是成就感,当自己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成绩,为国家建设解决了实际问题时,那才是最快乐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