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双修,孔子教我们做知书达理之人
2023-09-21闫燕秋
闫燕秋
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教养,只有内外双修,才能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
你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吗?
我曾经认为自己是,直到发生了那件事。
2022年9月,我去一个叫柿子沟的地方旅游。当地民宿像极了我小时候的家,连门口种的植物都一样—丝瓜、柿子,院落里还有熟悉的狗吠声。陶醉在童年记忆里,我顺手扭了一根丝瓜,摘了一个柿子。
这时,民宿管家走过来,说:“每年我们都因为游客摘柿子而发生不愉快的事件。游客觉得摘个柿子没什么,可柿子是我们村唯一的经济作物和农作物,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一个人摘一两个柿子或许没什么,可是,旅游旺季每天都要接待好多人,每人摘一两个,就会摘很多。”
我顿时羞愧难当。我出自书香之家,并不缺少文化,却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自己的鲁莽。
知书达理是一种教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就是人的教养。
做知书达理之人是中国家庭对孩子的基本要求,从放学归家的“站如松、坐如钟”,到学校里的小学生守则、课堂纪律、五讲四美三热爱,无不在教化我们变得知书达理。
社交场合,我们喜欢和知书达理之人接触,多数人也认定一个人可以没有闪耀的学历,但不可以不知书达理。
即使是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非常注重教育孩子成為知书达理的人。
陈云常这样告诫子女:“做人要正直、正派,无论到哪里,都要遵守当地的规矩和纪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说到做到,如果情况有变化,要如实告诉人家。这些事看起来很细小,却要这样做。”
那么,到底什么是知书达理呢?在当今文化中,知书达理更多被归类到礼貌、礼仪、素质一类。其实不然。“知书达理”指人有文化教养,《三字经》中提到,知书达理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以及待人接物处事时的敬重态度。
由此不难看出,知书达理与礼貌是有一定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
联系在于,知书达理的人与他人相处时会显得很有礼貌;区别在于,知书达理反映的是人内在的品质和道德水准,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由内至外的友好有节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行为,而礼貌只是对人谦让恭敬的外在举止。
因此,我们既不能说一个社交场合彬彬有礼而私下总做坏事的人知书达理,也不能说一个乐于助人但没有口德的人知书达理。
这样的内涵令我想起文质彬彬这个成语,继而想到它的出处—《论语》。
文质彬彬是知书达理的最优解
文质彬彬原意是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和知书达理很是匹配。与这个成语有关的典故最早出自《论语·雍也篇》。
《论语·雍也篇》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是孔子的传世名言,也是知书达理的最完美诠释。为什么呢?先来解析几个关键字:“质”“文”“野”“史”。
“质”很好理解,代表内在;“文”是“纹”的古字,本义是文身,引申为纹饰、文采;“史”有虚饰浮夸之意;“野”的本义指郊外,与居民聚居地相对,由此,“野”又有粗鲁无礼、蛮横、不开化的意思。
明晰了以上这些关键字的本义,这段话就可以翻译为: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这段话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未经加工的质朴是朴素本真的,但容易流于粗野;后天习得的纹饰,虽然华丽可观,但易华而不实;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君子,才是真的知书达理。
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堪称对知书达理最深邃、通透的诠释。所谓知书达理,就是内外如一、文质并举。
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知书达理,社会会变成什么模样?
《论语·为政篇》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的意思是:以政令为民众树立理念,进行价值引导,以刑法来规范百姓的行为,民众虽然能免受政令与刑罚,但没有羞耻之心。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以德为价值目标,以礼来约束、统一他们的行为,民众不但有耻辱之心,而且还可以在“德”“礼”的感召下,主动自查自纠,让思想和行为尽量合乎道德和礼仪,德行日臻完美。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段话,我们重点解释一下“耻”和“格”。
“耻”的左偏旁是“耳”,右偏旁是“止”,意思是听到被人议论而自检,然后自动停止自己的不当言行,这就是知耻。
一个人知耻,就有了知书达理的内驱力、自觉性,变得极为有教养。
再来说“格”。根据《说文解字》:格,木长貌。格的本义是特别长、无限长的枝条,放在“有耻且格”的语境中,再联想一下我们常说的“格物致知”,我认为较为恰当的理解应该是:抓着枝条的末梢顺着脉络探寻本源、本质,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更高的智慧和认知。
所以,“有耻且格”的人一直知书达理,而由这些人组成的社会,社会治理成本会降至最低,社会风气会特别好。
学《论语》做个知书达理的人
我们该如何尽快提高教养,做到知书达理呢?
“每事问”—凡事谦虚一点儿总没错
无论任何场合,谦虚一点儿总比冒失要稳妥。不信,可以在家里试验一下,当你发现问题时,用谦虚的语气请教、求教,效果一定不同。那时候的你是一个知书达理之人,也做到了诗礼传家。
“教学相长也”—知书达理是双向共赴
一说培养子女知书达理,我们就认定是自己单方面向子女灌输教诲,其实不然,知书达理也是双向共赴。
分析一下“教”与“学”两个字的本义关联即可明了。《礼记·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礼记》又曰: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对“教”和“学”进行字义溯源,就是希望大家能意识到,我们在教育子女知书达理时,自己的教养也得到增广,教别人也是在教自己。
“见不善如探汤”—远离没教养之人
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所言“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见到善的行为,就像怕赶不上似的去努力追求;看见不善的行为,就像手伸进了沸水中那样赶快避开。所以,见到没有教养的人,最好离得远远的。
从今天起,做个承认自己不够知书达理的人,并有意涵养知书达理的家风,不难也不远,而且和年龄也无关。
小朋友在幼儿园吃饭遇到美食不争不抢,是知书达理;夫妻相敬如宾,孝敬双方的父母,把一碗水端平,是知书达理;爸爸妈妈从来不在孩子的面前吵架,也是知书达理……
人人可做,事事可为。举手之劳,书礼尽显,何乐而不为?